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果枸杞花色苷染色羊毛织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黄旭张炜栋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黑果枸杞花色苷对羊毛织物的染色和功能性整理,分别使用 80%乙醇/水混合溶液和蒸馏水提取黑果枸杞中的花色苷,并对 2 种提取液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用提取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通过吸附反应模型研究黑果枸杞花色苷对羊毛织物的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提取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花色苷类化合物,不同溶剂提取的花色苷结构存在微小差别.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黑果枸杞花色苷对羊毛织物的染色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黑果枸杞天然染料羊毛织物动力学热力学

    再生聚酯纱线的超临界CO2萃取除油工艺

    郑福尔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聚酯在纺纱时需加入纺丝油剂,油剂会影响后续染色过程.为减少油剂对后续染色过程的影响,采用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研究了再生聚酯纱线在超临界体系下的除油效果,选取除油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作为研究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除油后纱线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除油温度64℃,除油压力 21 MPa,除油时间60 min,CO2流量415 kg/h,在此条件下再生聚酯纱的除油率可达到 78%,超临界 CO2除油后的纱线表面油剂有一定减少,纱线物理结构未受到影响.

    超临界CO2流体响应面再生聚酯除油率

    基于GeoGebra曲线的图案设计及其应用

    朱永慧刘冬云张毅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图案设计效率、丰富图案设计方法,基于 GeoGebra 软件进行图形提取和二次设计.在GeoGebra软件中调节曲线表达式中的参数数值,使曲线产生动态变化并生成曲线图形.根据图形构成特征进行因子提取,引入形状文法将所提取因子进行重构并构建设计因子库,最后结合图案设计理念对设计因子库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对GeoGebra曲线进行因子提取与重构,可以将数字化图形的生成方式融入图案设计中;运用设计因子库进行图案设计,将创新图案应用于设计实践,可以实现现代图案的创新设计,丰富图案设计方式在产品中的表达.

    数学曲线图形GeoGebra提取与重构设计因子库图案设计

    基于可拓语义和美度计算的苗族服饰纹样设计

    冯小迎王卫星彭莉胡宁峰...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苗族服饰中苗绣纹样设计只探讨其文化内涵而忽略自身的美学价值,且苗绣纹样的布局设计存在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语义和美度计算的苗族服饰纹样设计方法.通过提取苗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苗绣纹样的文化美学特征,构建可拓语义表征模型;并运用可拓变换获取纹样设计元素集;构建以平衡度、对称度、节奏度和整体度为主的美度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美度计算公式得到美度值最高的纹样布局样本,以此指导苗绣纹样设计元素的布局设计,最终得到新的纹样图案,以此研究黔东南苗族服饰纹样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为苗族服饰纹样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创新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可拓语义苗族服饰纹样文化美学特征美度计算布局设计

    绣缀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

    邹平李璐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绣缀工艺以其特有的多变性和造型性,丰富了服装立体裁剪的整体表现力.针对绣缀法分类模糊及其在立体裁剪技术理论及应用上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研究绣缀法设计的服装,总结绣缀法的分类及技术要点、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操作方法及技巧,提出基于绣缀法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原则.包括衣身造型线的确定原则、人体不同部位绣缀造型确定原则、绣缀隐蔽省道原则、绣缀凹凸整理原则、夸张造型绣缀原则、逐渐调整造型原则、重点绣缀原则、绣缀正反面互用原则等.对绣缀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展了立体裁剪的设计技术空间,进一步延伸了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应用.

    绣缀法立体裁剪技术原则服装针法

    大数据牵引背景下的服装设计开发模式

    朱伟明叶金津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牵引背景下,随着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和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化,大数据资源以数据要素的形式牵引着传统服装设计模式的改变.通过对服装设计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类甄别,探讨大数据在多方面赋能服装设计协同价值创造,多维度比较传统服装设计开发与以大数据牵引的服装设计开发模式,以大数据赋能服装精准设计,构建基于大数据引导下的服装设计框架;将该框架应用于MZ品牌的开发案例中,从商品企划、设计开发和预售下单 3 个方面论述大数据在服装设计开发中的实践应用.大数据时代设计模式的演变将更加聚焦于设计师与海量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大数据牵引服装设计开发模式的迭代,可实现更高精准度和更快反应能力的服装设计开发.

    大数据服装设计产品开发模式

    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的影响因素探究

    陈彩霞叶宝文朱奕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影响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的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构建研究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消费者对直播购物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和信任均对使用直播购物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此外,直播中的社会临场感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直播的信任,但对直播的使用意向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服装消费者使用直播购物,对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直播营销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服装消费者直播购物使用意向TAM模型

    毛型制服面料弹性测试对比与分析

    张艳茹王凤霖陈敏姜爱娟...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含氨纶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双组分复合弹性纤维制备的毛型制服面料之间的弹性差异,参照不同的弹性测试标准和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毛型制服面料的弹性回复性能进行测试,比较面料组分、测试条件等对毛型制服面料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面料初始弹性相近的条件下,含PBT/PET双组分复合弹性纤维的毛型制服面料相较含氨纶型面料具有更好的弹性耐久性;随着反复拉伸次数增加,含氨纶面料和含PBT/PET双组分复合弹性弹性纤维面料弹性回复率下降,塑性变形率增加;当面料中弹性纤维含量一定时,面料中其他组分如涤纶、毛等组成纤维比例的差异会对面料的弹性差异造成一定影响;当测试选用的定伸长率或定负荷值小于屈服点对应值时,定伸长率值或定负荷值与屈服点对应值越接近,面料的塑性积累越多.

    毛型制服面料氨纶PBT/PET弹性

    巴素兰处理前后牦牛绒纤维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评价

    储子晴刘叶张雪冰罗浩...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牦牛绒纤维和巴素兰牦牛绒纤维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纤维细度、表面形态、卷曲、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对比分析了巴素兰处理对牦牛绒纤维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素兰牦牛绒表面鳞片被剥除,牦牛绒平均直径为 18.71 μm,巴素兰牦牛绒平均直径为 17.42 μm,故巴素兰处理后牦牛绒细度减小且差异显著;巴素兰处理后牦牛绒纤维平均卷曲数增加,平均卷曲率下降,对纤维的伸长率影响显著;牦牛绒平均断裂强力为10.53 cN,巴素兰牦牛绒平均断裂强力为11.10 cN,2 种纤维的断裂强力差异不显著.巴素兰牦牛绒静态定向摩擦效应比牦牛绒低 7.62%,动态定向摩擦效应低 6.88%,表现出更佳的防毡缩性能;弯曲刚度相对于牦牛绒从 0.160 6 gf·cm2/cm降至 0.139 2 gf·cm2/cm,柔软度更好.

    巴素兰牦牛绒纤维结构防毡缩柔软度

    辐射制冷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程喜慧陈萌窦跃杰李纪伟...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辐射制冷技术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开发和应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辐射制冷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辐射制冷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原材料种类和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辐射制冷纺织品,概述了辐射制冷纺织品的设计思路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总结了辐射制冷纺织品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性基材提升服用性能、引入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未来辐射制冷纺织品的主要研究方向.

    辐射制冷纺织品太阳辐射红外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