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陈宇周长年朱金唐彭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量为 30%的P34HB/PLLA纤维,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发现,2 000 m/min的卷绕速率下制备的P34HB/PLLA预牵伸纤维(POY)经 1.40、1.75 倍牵伸和定形后得到的全牵伸纤维(FDY-1 和FDY-2)的断裂强度分别为 1.66、2.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3%、28.8%;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POY、FDY-1、FDY-2 结晶度分别为 62.51%、62.05%、61.36%;XRD衍射仪测试结果也表明POY的结晶度与FDY结晶度相近,这表明在POY成形过程中,纤维中的结晶已经接近完成,P34HB提高了PLLA结晶效率.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结晶性能

    基于分形图案的透孔织物的设计和开发

    孙丹周蕙于颖李广莹...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丰富花式透孔织物的花纹种类,利用平纹和透孔组织的特点,采用分形图案设计,将平纹和简单透孔组织结合,形成有规律的花式透孔组织图案,以谢尔宾斯基地毯图案作为花式透孔组织的分形图案纹样,进行花式透孔织物的组织设计、上机设计及工艺参数设计等,并进行试织.结果得出:采用谢尔宾斯基地毯图案作为分形图案进行纹样设计,使平纹和透孔组织形成的花式透孔组织图案更有规律性,同时纹样新颖,具有装饰性,分形图案的使用也为多组织组合形成多种类的透孔花纹图案提供了新思路.

    分形图案平纹组织透孔组织组织设计谢尔宾斯基地毯图案

    简单大提花织物的三维仿真

    尚静雨蒋高明李炳贤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机织大提花织物的快速设计,构建了组织图和意匠图模型,建立组织图与意匠图之间的信息转换和对应关系,并将织物结构数字化储存;在深入研究简单大提花织物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组织结构控制点的数量与位置,建立平纹织物和非平纹织物的基本模型;借助JavaScript和C#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基于模型实现简单机织大提花织物的结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少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织物可视化设计与仿真.

    机织物大提花几何模型三维仿真

    纺纱方式和木棉纤维含量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喻莉赵连英顾学锋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含木棉混纺纱线的性能,扩大木棉纤维的应用范围,研究了纺纱方式和木棉纤维含量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采用集聚纺和涡流纺分别纺制了 80/10/10、70/20/10、60/30/10/比例的 6 组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观察纱线的外观形态,对其捻度、毛羽、条干、强度、回潮率和含水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混纺比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捻度的影响较小;提高木棉纤维的比例,混纺纱的回潮率和含水率上升,吸湿性能提高,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条干均匀度均降低,毛羽增多;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比例为 80/10/10 混纺纱综合质量最优,可用于中高档内衣、卫衣面料的开发.

    集聚纺涡流纺混纺比木棉纤维吸湿性能

    轻薄型精纺纯毛可机洗毛织物的开发

    王科林刘雍张佐平韩振邦...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毛织物可机洗、提升其服用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解决毛织物不易护理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比丝光羊毛与普通羊毛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染色性能的差异,针对性地设计纺纱、织造和整理各道工艺参数,纺制出轻薄型普通羊毛和丝光羊毛织物,并对 2 种织物的主要物理指标和水洗尺寸变化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羊毛相比,丝光羊毛纤维的鳞片层基本被剥除,纤维整体呈现均匀、光滑的外观,染料上染百分率高,颜色更浓深;纺制出的轻薄型丝光羊毛织物水洗尺寸变化率满足GB/T 26382-2011《精梳毛织品》中可机洗类产品水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要求,属于可机洗类产品,实现了产品开发预期目标.

    毛织物丝光羊毛可机洗精纺毛织物

    涤纶织物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的构建

    李好帅郑兆临刘雁雁王宏阳...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植酸(CS/PA)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白度及其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均匀沉积了CS/PA涂层,极限氧指数由 21.0%升高至 28.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垂直燃烧测试中织物能够自熄且无熔滴,损毁长度由16.0 cm降低为 7.6 cm;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 52.0%,总热释放量下降 33.3%;CS/PA涂层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整理后涤纶织物白度下降了 2.5%,为利用环保和无有机溶剂方法制备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涤纶织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涤纶生物基阻燃植酸壳聚糖层层自组装

    高温高压染色法负载纳米TiO2制备防紫外线涤纶针织物

    许展瑜肖乐欣代爱明周橙...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2 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 3 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2 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2 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 14.76 提升至50+.3 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 23 和纳米TiO2 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 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 40 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 40 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 4 级.

    涤纶针织物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防紫外线性能

    清洗方法及清洗温度对羽绒清洗效果的影响

    张娟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羽绒清洗流程繁多、耗水耗能大等问题,采用超临界CO2 清洗法与传统清洗法、超声波与酸性蛋白酶结合法对羽绒进行清洗,探讨不同清洗温度对羽绒白度、蓬松度、残脂率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清洗方法对羽绒表面微观变化的影响,得到超临界CO2 清洗法的较优清洗温度为 80℃.该条件下,清洗后羽绒的白度值为 62.8%,蓬松度为 17.9 cm,残脂率降低到 0.97%,微生物含量达到标准的限量要求,且羽绒表面相对光滑,无明显损伤,达到传统清洗效果.超临界CO2 清洗法全过程无污染、零排放,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可实现羽绒新型清洁化加工生产.

    羽绒超临界CO2清洗白度蓬松度微生物含量

    BiOI/ZnO/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亚麻织物上的应用

    韩梅高树珍宋丹阳白欣宇...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多功能亚麻织物,以二水合乙酸锌为锌源,壳聚糖为基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锌/壳聚糖(ZnO/CS)复合材料,而后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碘氧化铋/氧化锌/壳聚糖(BiOI/ZnO/CS)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BiOI/ZnO/CS复合材料的基团、晶型、光化学性质和形貌进行表征;最后将复合材料负载到亚麻织物上,通过SEM对整理前后亚麻织物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亚麻织物的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20%BiOI/ZnO/CS对紫外光有最强的吸收能力,且成功负载到亚麻织物上,经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 100%,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达 144.72,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对拓宽亚麻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壳聚糖ZnOBiOI抗菌抗紫外线

    基于三维试衣的中老年凸腹粗腰体型旗袍结构优化

    王诗怡王薇吴世刚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中老年女性因体态变形所导致的穿衣不适问题,针对中老年凸腹粗腰体型女性,以旗袍为例,分析其穿着正常号型旗袍的弊病,并借助CLO3D虚拟试衣软件和 3D图易立裁软件构建凸腹粗腰体型模型,采用虚拟立裁的方式自动生成优化后的特体纸样.对正常号型旗袍纸样与特体纸样进行叠加分析,获取影响凸腹粗腰体型着装的重要部位因素,并通过虚拟试衣与样衣制作、真人试穿进行主客观动静态实验,验证纸样叠加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虚拟模特与真人穿着修正后的旗袍更加合体,解决了前腹部紧绷,后腰以及两侧缝堆砌衣褶,裙摆向上翘等问题,为凸腹粗腰服装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的服装数字化定制提供新的可能.

    中老年人特殊体型凸腹粗腰旗袍CLO3D3D图易立裁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