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技术
模具技术

阮雪榆

双月刊

1001-4934

mjjs@sjtu.edu.cn

021-62812525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模具技术/Journal Die and Moul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报刊发行局发行,邮发代号4-589。主要报导国内外模具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进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形锻件风冷温度场仿真优化

    周逸辉李大永周国伟张志武...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处理是决定金属最终组织性能的关键,其中冷却过程温度场控制是热处理的核心.大型环形锻件尺寸规格大、风冷热处理条件下温度场一致性差、控制难.针对上述难题,本文通过环形缩比件风冷正火实验与测量,反算对流换热系数,开展环件风冷散热的模拟仿真,研究环形件风冷温度场演变情况,并给出风冷工艺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环形件风冷正火过程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变化,合理设计导流台和风速能够改善流场分布,并显著提高环件散热效率.本方法能够为大型环形锻件风冷正火过程的温度场分析以及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环形锻件风冷正火对流换热温度场

    基于数值模拟的铝合金通信机箱盖压铸工艺设计与优化

    刘军刘洋沈玉康高凯...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通信机箱盖铸件为研究对象,根据铸件产品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压铸工艺参数,并设计了浇注系统.通过CAE软件对其充型过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压铸工艺中铸件的部分位置可能出现卷气及冷隔缺陷.生产试模结果与初始工艺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初始压铸工艺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对初始压铸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并对优化后的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产品试制,卷气和冷隔现象得到大幅改善,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通信机箱铝合金压铸工艺数值模拟

    基于纪念币压印成形数值模拟的模具受力分析方法

    余振源许江平李阳吴克桦...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纪念币压印过程中模具受力问题,采用一种自行开发的有限元软件Coin FEM进行数值模拟和载荷映射的分析.首先,通过压印数值模拟获取坯饼在模具作用下的受力数据,讨论了压印成形和模具力分析的实现过程,以及连接这两个过程的边界力映射算法的关键技术.然后将获取的作用力映射到模具上,进而进行模具受力分析.最后,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对该压印成形以及模具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吻合较好.纪念币压印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通过背景网格进行载荷映射的模具受力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坯饼的模拟结果分布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为坯饼与模具之间的作用力的正确性提供保障.通过载荷映射的方法,可以获得模具节点的受力信息,进而求得模具的应力应变.与商用软件模拟结果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并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

    压印成形数值模拟载荷映射模具受力分析有限元法

    某随钻测井仪钻铤接头内螺纹裂纹失效分析

    朱玉宁秦才会王仡仡季新标...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随钻测井仪作业后发现钻铤接头内螺纹存在裂纹,造成该仪器无法作业;通过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能谱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验、金相组织分析来综合确定裂纹的产生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腐蚀环境和复杂应力条件下,接头内螺纹裂纹始于齿顶侧壁的凹坑,开裂形式为穿晶解理断裂,兼具腐蚀疲劳断裂与应力腐蚀开裂;且钻铤材质沿晶界存在较多的沉淀,导致腐蚀敏感程度增加,也是裂纹产生机理之一.

    随钻测井仪钻铤内螺纹裂纹失效分析

    3D扫描技术在活塞顶零件逆向设计中的应用

    苗壮壮刘海涛孙奔杨海霞...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3D扫描设备修复失效活塞顶.首先,运用3D扫描仪3DScanGO Laser对失效零件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应用Geomagic Wrap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点云及三角面片优化处理.通过GeomagicDesignX软件重构失效活塞顶参数化模型.最后,应用PolyWorks检测软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测与分析.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型重构检测分析

    基于RBF-NSGA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刘冠玉纪洪奎宫晓然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注塑件缩痕和翘曲的问题,以标准回收桶的桶体为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运用Moldflow模流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构建工艺数据与质量数据对应样本.应用Isight软件对数据进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模型建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运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对算法优化后的工艺数据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输出的最大缩痕指数、翘曲变形量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分别为1.94%和1.27%,误差较小.且优化后的模拟最大缩痕指数为1.449%,相较于Moldflow推荐工艺降低64.8%;优化后的模拟最大翘曲变形量为7.882 mm,相较于Moldflow推荐工艺降低23.48%.生产的试验样件外观良好,尺寸满足装配要求.试验生产结果与分析结果吻合,表明该方法可指导生产.

    注塑工艺仿真Moldflow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

    AZ91D镁合金筒形件拉深工艺研究

    种习文邓沛然徐辉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H1F60小松伺服压力机,采用电磁感应模内加热系统,对1 mm厚的AZ91D镁合金薄板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拉深成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板料不能成形圆筒件,温度升高到100 ℃后,板料被成功拉深成圆筒件,板料的极限拉深比随温度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最后下降,400 ℃时,极限拉深比达到最大值1.91,此温度下板料的拉深性能最好;而当压边力、冲压速度增大后,板料的拉深性能却随之降低.

    AZ91D镁合金温度压边力冲压速度极限拉深比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控制系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贠娟妮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重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特别是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智能控制系统在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具体应用.该系统通过神经网络对注塑模具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同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旨在提高其针对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预测准确度和泛化能力.实验数据显示,此系统在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响应迅速、运行稳定,且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总体而言,所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为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实际应用价值,有望为注塑模具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机器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智能控制系统

    空调外机卷边型顶盖的模具设计优化

    张建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调外机顶盖的产品特点,通过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毛坯形状尺寸,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完成了产品的卷边.产品冲压成形采用6道工序(毛坯切角→拉深成形→四周切边→四角切角→全周侧向折边→全周卷边),本文重点介绍第1工序——毛坯切角的形状尺寸计算和第5工序——全周侧向折边的工艺、模具结构以及模具的工作原理.采用优化后的模具成形、改善了顶盖卷边外观,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钣金卷边冲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缺陷与模具调试技术

    李玉强余海兵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盒是将电芯壳体安装在其内部的大型冲压结构件,其在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起皱、回弹变形等缺陷.同时,电池盒涂胶面尺寸不一致会影响焊装的密封性,其质量要求高于一般的白车身覆盖件.本公司所开发的某电池盒复制模具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利用率,将焊接密封的法兰面放在压边圈上,同时缩小拉延筋和产品之间的间距,减小坯料尺寸进行拉深成形,其成形难度和质量控制难度大幅增加.本文从模具拉深成形的调试阶段入手,对成形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其他类似零件的模具开发提供参考.

    新能源电池盒冲压缺陷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