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张清华

双月刊

2095-2562

gdshxb@163.com

0668-2923438 292329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原名《茂名学院学报》)属非营利性综合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理论与应用研究、实用性技术成果(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社科)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版设有:化学与化工、生命与环境、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信息与控制、数理与经济、建筑与管理等。人文社科版设有: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化、历史、教育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C3N4/Ce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唐小龙孟祥龙张树欣何清运...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步煅烧法合成了一系列g-C3N4/CeO2 复合物光催化剂,当Ce的质量分数为 0。5%(0。5Ce-CN)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活性,其降解对氯苯酚、双酚A、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和罗丹明B的性能分别比g-C3N4 提升了 49%、50%、41%、25%和 52%。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g-C3N4/CeO2 复合物光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从光致发光(PL)结果可以看出,g-C3N4 和CeO2 组分之间适当的能带排列显著改善了电荷的分离和转移,0。5Ce-CN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光电流分别是g-C3N4 的 14。5、9。7 和 5。7 倍。同时,0。5Ce-CN还展现了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以少量CeO2 复合g-C3N4 高效降解不同污染物,降低了成本,为制备高性能g-C3N4 基复合光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两步煅烧异质结降解

    新型铁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以及Hirshfeld表面分析

    柯志林付春晓范艺蓝张淑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个结构新颖的铁配合物[Fe2(L1')2(DMSO)2]·DMSO·C4H10S2(1)(H3L1'=(E)-2,4-二氯-6-((4-((3,5-二氯-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4H-1,2,4-三唑-3-基)(羟基)甲基)苯酚,DMSO=二甲基亚砜,C4H10S2=1,3-二甲基-1λ4,3λ4-二硫双环[1。1。0]丁烷)和[Fe2(L2')2(DMSO)2]·DMSO·C4H10S2(2)(H3L2'=(E)-2,4-二溴-6-((4-((3,5-二溴-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4H-1,2,4-三唑-3-基)(羟基)甲基)苯酚)。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结构相似,均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两配合物均通过苄位羟基桥连形成双核铁配合物。Hirshfeld表面分析表明,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分子间主要相互作用力为X…H(X为Br或Cl)。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晶体结构Hirshfeld表面分析

    TiO2-BiVO4-RGO复合催化剂与等离子体协同脱除空气中甲醛的研究

    柳开智孙泽飞魏龙福丁慧贤...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VOCs)的典型代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将二氧化钛和钒酸铋两种光催化剂通过溶剂热法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出TiO2-BiVO4-RGO复合催化剂,并将其与等离子体结合进行脱除甲醛研究,常温下,空速为16500 h-1 时,甲醛的脱除率高达 91。4%,产生了较强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iO2-BiVO4-RGO复合催化剂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产生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说明等离子体产生的富能电子、活性自由基能够与TiO2-BiVO4-RGO复合光催化剂作用使其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实现甲醛的氧化脱除。在同样条件下,溶剂热法制备的TiO2-BiVO4 复合催化剂与等离子体结合对甲醛的脱除率为 87。1%,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在脱除甲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复合催化剂等离子体催化协同作用甲醛脱除

    劣质原油的电脱盐工艺优化

    彭艳陈宏孔辰泽林健...
    21-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纳波-奥瑞特-拉帕混合原油为对象,考察了破乳剂类型、破乳剂用量、混合强度、电脱温度、电场强度和电脱级数对电脱盐脱水效率的影响,确定了静态试验评价阶段最佳工艺条件:40 μg/g的破乳剂用量、1200 r/min的混合强度、120℃的电脱温度、1200 V/cm的电场强度以及二级电脱级数。在小试确定工艺参数基础上,通过中试阶段现场设备的调试,使得脱后原油含盐(NaCl)的质量分数为 2。87 mg/L,油中含水质量分数为 0。15%,降至工业标准范围内。

    电脱盐破乳剂工艺优化劣质原油

    氮掺杂蜂窝状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刘志森冯煜鹏谢文玉张志远...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一步炭化法,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聚苯乙烯(PS)微球为硬模板,三聚氰胺为氮源,按不同投料比进行掺杂,成功制备出氮掺杂蜂窝状多孔石墨烯材料(NhG),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按 3 倍当量掺杂比制备出的NhG1-3 电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5 A/g 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 79。3 F/g,经过 10000 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5。29%),有望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

    超级电容器氮掺杂多孔石墨烯比电容

    掺混劣质原油对电脱盐污水水质特征的影响

    梁家豪蔡维中李长刚谢文玉...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劣质原油掺炼是提升炼油企业成本效益的有效策略,但对其电脱盐污水水质的影响仍鲜有报道。实验以沙特原油为大宗原油,纳波重质原油为劣质掺混原油,研究掺混比分别为 0、25%、50%和 100%时电脱盐污水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条件下电脱盐污水的主要极性有机物均为脂类(24。5%~44。4%)、脂肪族类(17。2%~37。5%)和木质素/富羧基脂环分子结构化合物(24。2%~56。8%),主要非/弱极性有机物为酚类(12。4%~33。2%)和含氮化合物(11。2%~21。8%)。电脱盐污水COD、总油、电导率、总氮和NH4+-N的浓度与纳波重质原油掺混比呈正相关。纳波重质原油掺混促进含氮非/弱极性化合物和O3S1 类极性化合物的溶解,含量高于纳波重质原油和沙特原油电脱盐污水。

    电脱盐污水污染负荷溶解性有机物劣质原油水质特征

    取芯测压一体化测井仪研制及应用

    刘铁民冯永仁田志宾褚晓冬...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石油公司对地层流体和大体积岩芯的迫切需求,保证勘探出的地层流体和岩芯样品能充分满足物性化验分析的材料需求,获得各个岩层的岩性与含油性特征,并能直接测试地层压力和获取流体样品,研制出一种能够获取直径。3。81 cm、长度 5。5 cm的岩芯和地层真实流体样品的一体化组合测井仪。所研制的组合测井仪可以通过坐封PARKER密封地层,进行测压和取样作业,还可以在同一深度通过机械运动机构控制空心金刚石钻头钻入地层,利用取芯电机带动空心金刚石钻头高速旋转,获取与流体样品同层的大直径岩芯。该一体化测井仪的研制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多种作业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岩芯和流体的收获率。该设备已在陆地油气井、疏松煤层、大斜度井、小井眼井等典型复杂井况中得到广泛应用,证明仪器地层适应能力强、安全可靠。

    一体化组合测井仪地层流体岩芯取芯效率复杂井况

    基于普光地区嘉二段储层模型正演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刘洪铭徐坤王身建陈琦...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主要分布在嘉二段,厚度较薄,孔隙度及渗透率普遍较低,储层与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关系复杂,直接预测储层存在较大的难度。根据嘉二段储层地质特征,结合不同类储层测井与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其正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嘉二段储层测井特征以较低密度、较高速、较高阻抗、较低伽马和较高孔隙度为主,储层速度与阻抗大于石膏与灰岩而小于白云岩,储层密度小于石膏与白云岩而大于灰岩。嘉二段储层正演模型主要包括单套储层模型、多套储层模型与楔状储层模型。单套储层模型中,储层厚度超过 22 m时,其储层顶部反射出现增强;多套储层模型中,厚度小于 9 m的储层在正演剖面上无明显反射特征;楔状储层模型中,厚度超过 13 m的储层在正演剖面上随着储层厚度的增加顶部反射逐渐增强。

    普光地区嘉二段测井特征地震响应正演模型

    太古宇变质岩潜山优势岩性评价新方法

    李文元张志虎谭伟雄张磊...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海域太古宇变质岩分布面积广,整体以长英质含量较高的片麻岩和混合岩为主,具有发育规模性优质储层的岩性基础。文章通过分析渤中 19-6 气田 17 口探井的岩性、矿物、元素与储层物性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太古宇变质岩三大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暗色矿物代表元素Si、Na+K、Fe+Mg的浅色矿物发育指数。结果表明,浅色矿物发育指数可以快速、定量评价变质岩优势岩性。评价方法在渤中 19-6 气田开发井中应用,对变质岩优势岩性评价效果良好。此评价方法充分利用元素录井数据,在随钻阶段即可识别优势岩性,对变质岩潜山储层快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优势岩性元素录井浅色矿物发育指数变质岩潜山

    气井积液诊断及气举排液采气技术应用

    石延辉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田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气井产液现象,当气井产量高于临界携液流量时,气体可将产出液携带出井筒,井底不产生积液,当气井产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时,由于液体滑脱导致井底产生积液。气举是日常排出井底积液的常用手段,在气田开发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判断井底是否积液是确定气井排液时机、选取气举井的基础,文章通过计算气井生产过程中的合理油套压差,绘制不同压力、不同产气量和产液量下的合理生产油套压差梯度图版,再将气井实际生产中的油套压差与合理油套压差进行对比,对井底是否积液进行准确判断,并通过气举排除井底积液,恢复气井产能。

    积液诊断气举排液气举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