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吴式瑜

双月刊

1005-8397

mtjgly@163.com

010-64251130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乙7号楼307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Journal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覆盖领域: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煤化工,煤质分析及化验,煤炭燃烧及炉具,低热值燃料发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砥砺奋进五载春秋 扬帆起航铸就新篇——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郭庆华董事长专访

    1-3页

    覆岩离层注浆系统粉煤灰搅拌桶结构优化探讨

    郭文清姬海清马芳刘艳辉...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煤灰制浆搅拌桶装置被广泛用于覆岩离层注浆技术上,本研究主要针对粉煤灰制浆搅拌桶装置实际运行中淤堵、板结、排渣等问题,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浆液制备过程中板结、堵塞、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浆液制备环节对覆岩离层注浆系统的影响.着重从粉煤灰搅拌装置的结构及运行参数(水灰比、冲洗水压)双重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搅拌桶桶底采用多孔管技术,采取适当压力的水流对桶底积泥进行扰动来解决搅拌桶桶底粉煤灰板结问题;入料处增设多孔管对团状粉煤灰进行冲击,确保制浆均匀;通过中试试验,结果显示,设置开孔直径10 mm的多孔管,开孔间距 300 mm,设置下垂板,在给水压力 0.3 MPa,水/灰比(体积)1.07 时,可以解决搅拌桶板结、电机烧毁及下游过滤设备堵塞等问题.

    搅拌桶板结淤堵多孔管

    带式输送机防撕裂智能检测装置在葫芦素选煤厂的应用

    郭勇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葫芦素选煤厂采用传统重力传感器防撕裂检测装置监测带式输送机撕裂问题,检测精度低,易造成输送带撕裂或划伤,对于后续工序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光学的带式输送机防撕裂智能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供报警信息,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故障扩大化,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光学三角回波分析双目智能分析带式输送机防撕裂

    远程停送电系统在中煤大同洗选装运公司的实践与思考

    高鹏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中煤大同洗选装运公司远程停送电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调试.从断路器延伸手柄升级为电动操作机构,集控系统增加控制点位,到生产控制网与停送电管理网数据联通,审批流程与操作权限的详细制定.基于停送电线上审批系统,实现了停送电流程无纸化传递、流程审批与远程停送电控制连锁等.实践表明:设计开发的先进性、功能部署的实用性、设备应用的可靠性均达到要求.

    远程停送电电动操作机构移动端APP审批系统

    选煤厂模块式远程控制停送电技术研究

    成荣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选煤厂远程停送电技术现状,研究一种原理独特、安全系数更高、功能更加丰富的模块化、产品化的智能停送电技术.以电路锁和电子挂牌技术为核心,提高远程停送电可靠性.该技术可以适用于选煤厂及其他工厂内,可用于MNS、GCS、GCK、GGD等在内的多种柜型的改造,可以被用于新建选煤厂工程或是选煤厂智能化改造中无人停送电模块的应用.

    选煤厂智能停送电模块化

    光电射线智能干选优化工艺设计实践

    崔俊强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设计出发,对光电射线智能干选工艺中超大块处理、除杂、筛分系统、分选系统、压风系统和除尘系统各环节关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狭小现有车间改造、单层厂房布置和关键溜槽突破等方面提供了设计思路,可供同类项目建设借鉴.

    光电射线智能干选机分选系统压风系统除尘系统

    软启动和变频器在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中的应用选择

    张文杰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要求、软启动和变频器启动过程的调速原理及主要运行参数,通过图表及现场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两种启动方式的优缺点,提出针对不同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方案.

    带式输送机软启动变频器异步电机

    选煤工艺设计关键参数相关性探讨

    王洋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煤煤质、产品质量要求和分选设备类型是选煤工艺设计的 3 个关键参数,以 2座选煤厂的煤泥分选环节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不同产品质量要求和不同设备选型时的分选效果,采用正交分析法分析探讨了3 个关键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程度及其相关性.

    原煤煤质产品质量分选设备正交分析选煤工艺设计

    煤气化渣分选前后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何丽君杨汉钊卫中宽王常艳...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化渣具有复杂的物理化学特性,其中的无机物及重金属会带来环境污染风险.通过BET、SEM和XRF等表征技术,探讨在最佳分选条件下气化渣中残碳和气化尾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规律,重点考察重金属在残碳和气化渣尾矿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化细渣和粗渣的平均比表面积分别为122.20 m2/g和41.07 m2/g;在密度为 1.60 g/cm3 时,细渣的占本级残碳回收率达76.54%,粗渣为42.60%;分选后,残碳组分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而气化尾渣中化学组成无明显变化,重金属总量减少.

    煤气化渣微观表征残碳重金属

    绿色甲醇生产与应用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探讨

    武云飞王莹莹朱家龙卫中宽...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绿色甲醇与下游应用深度融合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推进绿色甲醇生产与应用协同发展是一个涵盖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市场推广及政策支持的综合性过程.其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引领,加快CO2 加氢与生物质转化技术迭代升级,降本增效;构建完整产业链体系,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拓宽在化工、汽车、船舶、氢能等领域应用,提高市场认可度;辅以政策支持,为企业创造有利发展条件和环境.长远看,绿色甲醇在化工领域特别是医药、农药等新兴产业拥有巨大潜力,是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应用领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