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明元

双月刊

1672-4860

xbskswust@yeah.net

0816-6089240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创刊,以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经济管理、高教研究。读者对象为科学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研究

    孙可旺陈宜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职能的创新,发挥了生态文明战略检察监督的兜底作用,体现了民法典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价值引导.当前,检察机关参与传统村落保护还存在法律法规不足、公益诉讼介入滞后、较难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应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检察公益诉讼融入社会治理.

    检察公益诉讼传统村落保护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风险实证分析

    赖举侯泽福阚俊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供给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激励下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容乐观.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因素众多,其中法律风险处于重要地位.本文抓住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性,从知识产权的确权、交易、保护过程入手,以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转化模式以及具体的转化方式为着力点,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三个方面的法律风险:权属分割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价值评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和高校科技成果保护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包括:明确高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及分割比例、选择适当的价值评估方式、建立健全本单位技术秘密保护制度等.

    科技成果转化权属分割价值评估

    教育治理信息化:理论意涵、现实困厄及实践路向

    李小龙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治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推手.当前教育治理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信息化教育治理价值目标缺失、体制机制影响下的教育治理信息化活力不足和技术应用困境下的教育协同治理与实践的疏离.为突破上述困境,未来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实践应以促成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三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形成突破口,重塑技术的教育价值导向,深化主体信息化教育治理理念,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打破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共建、共享、共治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治理信息化协同治理现代化新技术实践路径

    情境、文本、话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建构的三重场域

    刘莹黄世平
    91-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叙事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将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契合研究生需求特点的探索,也是符合研究生接受特点的尝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从场所、氛围和技术三个维度进行叙事情境的建构,创设师生互动的共情场域;从宏大叙事、微观生活和热度话题三个部分实现叙事文本的架构,营造师生互通的共享机制;从风格、表达和体系三个层面推动叙事话语的转换,达到师生互融的共鸣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温润人心、教化育人的作用.

    情境文本话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叙事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生成逻辑

    李宝鑫杜斌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与时代合理性,是诸多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课程思政理念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它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在理论发展、历史传承与实践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合力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应然样态.只有在追踪溯源与回应现实中整体把握课程思政理念的生成逻辑,才能更好地结合具体发展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课程思政理念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核心要素及实践路径

    王娇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明确核心要素,提出实践路径,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通过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并得出两者融合的理论依据,进而构建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在核心要素方面,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等关键点.融合发展的有效实施,可通过顶层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机制完善的实践路径.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封3页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传播达19个国家和地区

    封4页

    《<周易>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研究》出版发行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