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明元

双月刊

1672-4860

xbskswust@yeah.net

0816-6089240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创刊,以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经济管理、高教研究。读者对象为科学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形势下中拉伙伴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黄乐平
    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均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层次高、升级快的特点.当前,中美竞争加剧和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孤立中国,并巩固美拉合作以排挤中国,给中拉伙伴关系带来挑战.拉美"左转"虽有利于中拉整体合作,但并不意味着拉美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支持力度会明显提升,可由结点国家升级为支点国家.新形势下中拉伙伴关系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用提质实现继续升级:首先,通过产能合作和建构价值链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其次,加强综合安全和全球治理合作;最后,在利益和安全共同体基础上通过建构共有观念寻求共同价值构建价值共同体.

    中拉伙伴关系中拉命运共同体中美竞争拉美"左转"俄乌冲突

    探析墨西哥高等教育阶段的跨文化教育——以跨文化大学为例

    林瑶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墨西哥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人口主要由印欧混血人和印第安人组成.印第安人由于历史问题和在经济上所处的弱势地位,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并遭受社会的歧视.为了扩大墨西哥高等教育覆盖面,加强墨西哥主体群体和印第安人的跨文化交流,2003 年墨西哥政府筹划建立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即跨文化大学.本文通过对此类大学建立的背景、目标、创新点和成效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指出跨文化大学在经费、师资以及学校自治权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并建议其通过扩大经费来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及提高印第安人的参与度,推动跨文化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墨西哥跨文化大学印第安人高等教育

    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内河航运发展

    崔一楠唐岑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南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工矿企业.为了保障三线建设企业所需设备、物资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交通部、西南地区各省积极推进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在航道、港口码头、民用船厂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经过多年建设,西南地区各省构建了以金沙江、长江干流为主,一级支流为辅的航运通道,围绕三线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了兰家沱港、猫儿沱港、水富码头等一系列港口码头,推动了东风船厂、重庆船厂、思南船厂等民用船厂的发展壮大.三线建设时期,西南地区内河航运的发展不仅有效满足了国家战略的需要,还为改革开放后的四川、贵州、云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线建设西南地区航道港口码头民用船厂

    从三线建设到"新三线建设":四川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借鉴、价值指向与时代进路

    杨丽梅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建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新三线建设"发展思路.这一思路与 20 世纪三线建设思路高度契合.三线建设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高校迁建工作,这为四川高校建设的总体布局、精神培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无疑为"新三线建设"时期四川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必须服务国家战略,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产教融合,必须坚持开放互鉴,必须坚持精神传承.因此,"新三线建设"时期,四川高校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推动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共建共享,均衡发展;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差异化发展,推动四川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三是要坚持基础为先,注重产教融合;四是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四川高校高质量建设对外高水平开放;五是要进一步继承与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助力四川高校高质量建设新突破.

    三线建设"新三线建设"四川高校高质量发展

    论竞技体育中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廖天虎余益林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民法典》中首次正式确立了自甘风险规则,但并不是所有发生在竞技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风险都可以适用自甘风险规则进行抗辩.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具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只能适用于"自愿"参加文体活动且因该活动的"固有风险"而遭到伤害的案件,而排除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条件是加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的区分取决于行为人对规则的违反程度以及其注意义务的高低.如果加害人的行为是出于泄愤、挑衅以及其他故意的目的,或者较大程度地违反规则导致行为人受伤的,则不能免除其侵权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但要注意刑法介入竞技体育活动的界限,需要以行为人严重违反体育规则、对生命健康以及身体安全法益造成重大损害且通过行业自治及其他手段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救济为前提.

    自甘风险竞技体育适用限制

    数字时代粮食供应链重塑与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

    韩佶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体系在确保高效、可持续性和有韧性的供应链上面临诸多挑战,变革粮食供应链旨在探索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工业 4.0 时代有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行路径和创新方案,即粮食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和粮食供应链的数字化重塑.从需求激增到供应链中断,粮食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移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为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铺平道路,将孤立的发展链条整合到智能、互联和有韧性的数字化粮食供应链中.数字技术应用于改造粮食供应链,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帮助粮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产业价值并重塑体系模式.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粮食安全战略是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能否实现自身粮食安全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审视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判数字潜力、关键要素、风险管理等核心议题,探寻实现粮食供应链转型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共赢"路径.

    数字技术粮食供应链重塑粮食安全中国方案

    城市翻译能力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郝俊杰胡辉莲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城市竞争日益体现为城市能力的竞争,同时也将城市翻译能力在城市能力体系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城市翻译能力的理论建构,不仅实现了翻译能力研究的主体扩容,也有助于城市翻译实践的理论升华和创新发展.本文结合城市翻译实践和翻译能力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城市翻译能力的定义、要素、体现及建设途径,阐明了城市翻译能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城市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包括翻译人员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与翻译管理能力.在"全球城市"时代,城市翻译能力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营造文化氛围、加快知识更新、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城市竞争力翻译

    当代网络语言狂欢中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母语意识:困境与应对

    张雪梅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是网络语言的积极引领者和重度使用者,他们的日常表达和学术生产场域被网络语言严重入侵,坚守和强化母语意识成为外语学界面临的一大困境.为助力"重视中外融通和重视博学教育"这两项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对身处网络语言狂欢之中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母语意识进行审视,并提出两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导向的母语意识坚守和以专业内涵升级为宗旨的母语意识强化.

    网络语言狂欢外语专业研究生母语意识

    流水线上的文学生产:论网络文学创作的"工业化"倾向

    赵柯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之下,网络文学创作走向流水线生产,呈现出工业化生产的趋势.而网络文学浓厚的商业性、情节的可拆分性成为其工业化的内因,庞大的写手群体、见长的市场需求及通畅的营销渠道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是,网络文学的工业化生产成为文学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提高出品率、繁荣网络文学产业的同时,也使创作标准化制约了作者的文学想象力、创作力,对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又产生制约影响.

    网络文学创作工业化生产

    川剧经典折子戏《评雪辨踪》的英译对比研究

    王晓珊胥璧宁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是戏剧演出不断嬗变、传统戏曲不断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本文探索了折子戏的起源与特点,解析了川剧经典折子戏《评雪辨踪》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比分析了该剧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杜为廉译本的不同翻译风格及其英译特色,通过实例探讨两个译本在语言表达、文化传递和音韵处理方面的差异与特点,为戏剧翻译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提高中国传统戏剧英译质量,促进戏剧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折子戏《评雪辨踪》杨宪益译本杜为廉译本英译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