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潘世伟

月刊

1005-8273

mdllyj@sass.org.com

021-64274736;53060606-2538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38室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ournal Studies on Mao-Zedong and Deng-Xiaoping Theor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学社会主义视阈中党的理论创新的原理性成果

    王公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社会主义的生态理念、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全球愿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原理性理论成果.这些原理性理论成果的提出不仅极大激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生命力,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了理论基础,也有力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功构建起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态.

    理论创新原理性理论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概念内涵与完善路径

    周敬青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一重大概念,标识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在概念上涉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体系等内容;在完善路径上涉及价值定位、目标导向、问题化解等方面.探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概念内涵和完善路径,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对于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建设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财富积累机制及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超越

    丁晓钦崔泽鹏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是西欧资本主义资本积累机制历史演进的理论反映,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研究方法,为分析当代世界的财富积累机制提供了研究视角.西方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外源性,本质是剥夺性,世界影响是建立依附性世界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财富积累机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从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进程中创造出的全新财富积累路径,主要特征是内源性,本质是共享性,世界影响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财富积累路径、发展理念、世界历史意义层面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财富积累机制西方资本主义模式资本积累理论

    试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治定力

    杨莘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政治定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新政治要求.对此,可以回顾邓小平如何在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保持政治定力,确证政治定力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坚持正确的改革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看待安全与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等,邓小平展现了其作为历史伟人的非凡政治定力,值得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

    政治定力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

    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维度

    赵勇吴艳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以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为前提,从制度论、实践论、比较论、价值论等维度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行了深入理论思考.系统分析邓小平如何论述社会主义优越性,形成对邓小平社会主义优势论的整体性认识,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基本维度价值启示

    开启中国现代化征程的政治宣言——重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郭春生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是一份具有丰富现代化理论思想的文献.报告确定了中国现代化性质,规划了中国现代化方案,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文献.回顾这份报告,既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理论符合世界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也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重温毛泽东这份报告,不仅能带来重要启示,也会大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治藏方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固发展

    陈永亮张晏宾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治藏方略是毛泽东思想在西藏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凝练.毛泽东治藏方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西藏历史和现实,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方法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穿其中,蕴含和平解放西藏、维护和贯彻《十七条协议》、"慎重稳进"的民主改革、"中央帮助"西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等基本内涵,具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西藏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人民服务"理念贯穿治理西藏全过程以及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治藏原则鲜明特质.毛泽东治藏方略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毛泽东治藏方略中国共产党西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焦凤梅马云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以提升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扫清旧封建主义思想,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这一时期,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思想改造、改革旧文化教育体系、开展识字和扫盲运动、实行"双百"方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形成了诸多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

    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塑看民族复兴的精神之基

    薛渊杨文选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文化复兴的探索、思想整顿、制度确立及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奠定了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基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推动形成包括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内的系列新时代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精神文化愚民政策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下乡与乡村宣传新模式

    徐剑雄束晓冬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电影下乡是文艺为政治服务历史传统在新中国的赓续,亦是乡村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因缘际会,电影下乡成为建构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的载体.电影教育工作队的组建、调整,解决了电影如何下乡的难题,建构了党的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电影下乡是文化工作,也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找到阐释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的多维切入点.我们党通过电影下乡活动建构起群众性的集中的寓宣传教育于艺术的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取得了丰富经验和显著成效.党的领导是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得以建构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乡村宣传教育新模式破解了农民文化教育的难题,促进了宣传教育社会化、大众化.

    乡村宣传模式电影下乡经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