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潘世伟

月刊

1005-8273

mdllyj@sass.org.com

021-64274736;53060606-2538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38室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ournal Studies on Mao-Zedong and Deng-Xiaoping Theor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权力和权力监督思想

    严书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权力和权力监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瑰宝.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共性和个性论述权力和权力监督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为的是防止国家政权和公务人员由"公仆"蜕变成"主人",并且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两大相应举措:民主选举制和均等工资制.列宁创造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力和权力监督的思想:明确提出并论述民主集中制;创建并不断强化党政监督机构;领导开展清党运动和反腐败斗争.有效开展权力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答的课题.中国共产党解答这一课题的信心和定力体现在三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引;给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建立并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马克思主义权力和权力监督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自我监督

    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郝铁川薛阿敏
    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明确规定为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原则之一,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改革意识的历史性进步,是落实下一步改革"七个聚焦"要求的重要保证.推进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要把"先破后立"思维转变为"先立后破";要突出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地制定党内法规和法律;要强化敬重明规则、抛弃潜规则意识;要破除通过集体决策、正规程序就可做出违法决定的错误意识;要破除那种认为执行的是领导的决定,就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的错误意识;要关注社会第三方对我国法治环境的评估报告.

    法治轨道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共同富裕目标下劳动收入应有份额的存在逻辑及实现条件

    杨小勇朱俊英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在为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而奋斗,实现这一目标客观上要求劳动收入份额达到应有高度.为此应建立和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劳动收入应有份额"范畴和"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劳动收入应有份额实现条件"论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劳动收入应有份额具有存在逻辑和实现条件,其实现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因素同时达到相应水平为条件,包括很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合理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制度、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具有对等稀缺程度、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资双方具有对等谈判能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等.这些条件将在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劳动收入应有份额也会随之实现.

    新时代共同富裕劳动收入应有份额存在逻辑实现条件

    面向共同富裕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路径

    李艳
    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作为推动共建共享、调节社会分配、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无形中被赋予新使命.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赋能实现共同富裕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在规范支撑、主体结构以及财政保障领域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主体结构,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撑,不断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轨道.

    农村社会保障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主体结构财政支撑

    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动向及现实危害

    曹文泽侯劭勋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呈现为网络传播:传播主体隐蔽化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发生裂变式传播,以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表达解构历史、以"精准推送"的方式寻觅和渗透目标群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无序传播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最近动向,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既要坚守底线强化监管,也要主动加强教育引导,让广大网民明辨是非,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传播新动向应对策略

    科学史上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式与历史虚无主义

    李启咏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启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知识,其优秀文明成果值得学习借鉴消化吸收,但"西方中心主义"的科学史知识偏见需要警惕.中华民族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具有科学精神,在古代取得了大量科技成就.西方近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存在范式异同,并没有垄断绝对真理.对此,应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反对科学史上的西方中心思维定式与历史虚无主义,加快构建中国科学史自主知识体系.

    科学史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毛泽东对"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特质的确立——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龙其鑫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脱胎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建的"人民代表会议"这一权力机关.毛泽东对"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进行了历史性探索,相继参与创建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形式,实现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广泛性与代表的阶级性相统一、既落实"民主"又维护"集中"、旨在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议行合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又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权力机关建设道路,从而为新中国民主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特质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简析

    谢晓娟兰莹莹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探讨了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科学探索,人类才能逐步揭示自然奥秘.毛泽东主张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合理利用资源,改造自然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毛泽东的自然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毛泽东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领导建构现代中国的世界意识论析

    陈晴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领导建构现代中国具有深刻的世界意识,主要体现为:将解决中国问题当作解决世界问题的着力点.民族主义在与国际主义的对立中传入中国,但毛泽东认为,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对立只是形式上的,外在于中国革命实践.对此,毛泽东始终在世界历史发展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背景下理解和解决中国问题,相信中国革命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发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中国文化,倡导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去掉"糟粕";强调"骨气""自力更生"等民族品格以应对世界格局变化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挑战.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毛泽东着力推动升华中国人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并将之用于推动建立现代国家和现代国民意识、解决世界问题.

    毛泽东世界意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方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分析

    张顺洪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西方国家占尽资本主义先机,而资本主义本质决定了它们必然对外实行扩张和掠夺政策,欺压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大国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过去走不通,现在也走不通.过去走不通,一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不会让中国走这条道路;二是因为中国没有走这条道路的客观条件.现在走不通,是因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必将陷入严峻的贫富两极分化处境,从而不可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必须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