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族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族语文
民族语文

黄行

双月刊

0257-5779

mzywbjb@cass.org.cn

010-68932381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

民族语文/Journal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倡实事求是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中国诸语言的事实为主要研究对象,促进我国民族语言科学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痛悼念孙宏开先生

    《民族语文》编辑部
    3页

    瓦罕塔吉克语的词重音:功能与分布

    李兵侯典峰
    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前期研究(Li 2023a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瓦罕塔吉克语词重音的性质、功能和分布,并采用以音系规则为基础的方法对词重音的常态和非常态分布给与同一解释.瓦罕塔吉克语的词重音域由词汇词和非限定性动词定义.词重音是形态重音,其功能是标记特定的形态范畴和屈折范畴.在分布方面,词重音指派是在抽象的音系表达层次上完成的;词重音指派先于音节化;元音是词重音的承载单位;词重音的非常态分布是音节化诱发的元音增音造成的表层现象.

    瓦罕塔吉克语重音功能分布

    原始台语*(?)b、*(?)d声母在德宏傣语的反映形式

    杨光远刘建琼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方桂构拟的原始台语*(?)b、*(?)d声母在大多数台语支语言中分别表现为b、d声母,而德宏傣族语言文字中均没有b、d声母.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b、*(?)d声母在德宏傣语中的演变历程,认为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3世纪的阿洪傣文来证明德宏傣语存在过b、d声母;第二阶段以15世纪《百译馆译语》中的德宏傣文文献来证明b声母变成了 m,d声母变成了 n;第三阶段m声母在德宏方言的景谷傣语、金平方言以及红金方言的一些傣语中变成了 v,德宏方言区n声母变成了 1.

    原始台语*(?)b、*(?)d声母德宏傣语反映形式

    独龙语孔当话的弱化音节

    杨将领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独龙语孔当话弱化音节构成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几种形式类型、结构及其在各词类的分布情况,并通过独龙语内部拟测和亲属语言比较,进一步分析、探讨独龙语弱化音节的性质、来源以及弱化音节在词法韵律和句法韵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弱化音节词法韵律句法韵律

    我国羌语支语言的复辅音声母:类型及源流

    燕海雄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羌语支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共时类型复杂多样,历时发展循序渐进,在汉藏语言中极具语言类型学价值和历史语言学意义,是探讨汉藏语言音节结构演变的极好材料.在现代羌语支语言中,可以充当前置辅音的音类有塞音、擦音、鼻音、边音以及颤音等,可以充当后置辅音的音类有擦音、颤音、边音以及近音等.复辅音声母有多种来源:有的是古代的遗留;有的在古代形式的基础上进了一步,但现在仍表现为复辅音声母;有的在上述基础上更进一步,现在表现为单辅音声母.复辅音声母和单辅音声母之间互动频繁,主要表现为复辅音声母的简化.这个简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演变的动态过程.

    羌语支单辅音声母前置辅音后置辅音类型

    怒苏语老姆登话的指示词及其空间范畴

    谭丽亚陈海宏
    4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示词一般多为横向的"近—远"二分或"近—中—远"三分,而云南怒苏语老姆登话的指示词既有横向的"近—远—更远"三分,又有纵向的"高—平—低"三分.在语法功能上,怒苏语老姆登话的指示词除了用作指示限定词外,还派生出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部分指示词有单指和多指之分,甚至还和量词同音异义.在实现手段上,怒苏语老姆登话的指示词不仅通过语音屈折手段来表达空间范畴,其内部还通过隐喻或泛化机制表现为一定的空间性级差序列.怒苏语老姆登话繁复的指示词系统与怒族人民所居住的怒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山川走向有密切的指向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性、连续性和象似性,有其独特的时空认知背景.

    怒苏语老姆登话指示词空间范畴语音屈折

    布赓语四音格词及其类型特点

    赵姣田洋龙润田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音格词是布赓语中一类重要的语言单位.从形式类型看,布赓语的四音格词有 ABAC、AABB、ABCB、ABCC、ABCD、AB AB、AABC 等 7 种;从韵律特征看,重叠是四音格词韵律和谐的主要因素;从构成方式看,主要有重叠、复合、派生3类;从语法意义看,主要表程度的加深、动作的反复以及遍指;从句法功能看,能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布赓语与其他南亚语的四音格词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来看,布赓语四音格词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其语言结构的发展以及从汉语等语言借贷有关.

    南亚语四音格词类型特点布赓语

    藏缅语陈述选择复句关联标记特征分析

    范丽君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根据关联标记的位置对29种藏缅语(含方言)的陈述选择复句进行归类分析,发现藏缅语陈述选择复句关联标记的位置以双标记模式"G-P,G-Q"为优势模式;在"P-G-Q"模式中,"P-G,Q"应该是较早的模式.藏缅语陈述选择复句关联标记多为多音节词,无同源关系,且意义多与"否定"或"假设"相关.文章认为,关联标记的组成成分越复杂,其功能越单一;关联标记从实语素组合形式向虚词方向发展;藏缅语关联标记模式的多样态势与语言的语序类型有关.

    藏缅语选择复句关联标记分析型

    彝缅语的通用类别词

    姜静
    8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用类别词是量词系统中泛用程度较高的一种,其所搭配的事物至少跨越两个生命度等级,分类的作用已不太明显.在彝缅语各语言及方言中,通用类别词的形式、数量及分布情况既相似也有不同之处,体现了彝缅语各语言、方言间的亲疏远近,也说明通用类别词多是后起的,其来源多样.

    彝缅语通用类别词来源

    《蒙古字韵》的(e)字母

    麦耘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字韵》用八思巴字为元代汉语注音时,经常用到(e)字母.本文不采用传统的看法,而从统一的视角,梳理出其5种用法:①喉牙音中有韵图三、四等对立者,代表带[+紧]特征的四等介音[j],有别于三等的[i]介音;②代表二等喉牙音开口字中与四等合流的介音,即[j];③在三、四等不对立的地方,代表硬腭介音,涵括[j]和[i];④表示后继元音有同化式音变,可理解为变得较"紧";⑤表示清声母尤其是送气清声母(及h]声母)较紧张的色彩.

    八思巴字母(e)四等介音二等喉牙音开口元音同化紧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