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金融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

胡新智

月刊

1003-1812

ncjr@abchina.com

010-85107815

10000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9号

农村金融研究/Journal Rural Finance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80年,1994年开始与台湾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期刊交换;1996年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第五名;同年八选世界期刊博览中心参展,并成为会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

    姜长云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2024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呈现了一系列突出亮点.即:凸显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重视运用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统筹强化软政策引领与硬政策支撑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新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强调以坚持"三个提升"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赵黎
    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现代化转型,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论文在阐述与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成效,阐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同时,论文结合目前学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从现实困境与需求出发,提出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理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研究表明,面向未来,可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营型集体经济服务型集体经济市场经济

    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盘活逻辑与实践策略

    王文彬段文雅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也已成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由村集体自主经营、风险与收益共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且成效良多,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十分凸显.论文借助整体治理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碎片化困境、盘活逻辑和实践策略.一方面,系统支持不足、竞争力缺乏、主体认同不强、利益分配混乱、产业经营乏力等构成了困境内容;另一方面,政府加强战略部署、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价值、夯实多元主体信任认同、增强利益联结、深化组织建设等都是重要的盘活逻辑.为此,整体改善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时,需采取持续完善系列政策体系、激发新时代集体经济精神、加速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和培育专业经营型人才等策略.

    农村集体经济现实困境盘活逻辑实践策略整体治理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基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

    王芳毛静宜张晓静李奇锴...
    3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绿色发展效能等政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绿色发展金融约束缓解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杨海军邹银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以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论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以及理论逻辑,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三个主要变量的发展水平.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引入农旅融合中介变量,借助中介模型验证数字经济通过间接促进农旅融合新产业模式兴起带动乡村振兴.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2.间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间接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生活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乡村产业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农旅融合中介效应

    民营粮食收购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冷志杰席汇泽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针对东北三省中小民营粮食收购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选取东北三省中小民营粮食收购企业收储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一是这类企业选择供应链融资模式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信用类融资模式""存货类融资模式";二是在下游购销企业主导的粮食收储供应链金融中,以其自身资质向中小民营粮食收购企业提供担保的意愿不高;三是中小民营粮食收购企业认为政商关系总体在合格以上.其次,运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得出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影响机理:贷款期限对信用类融资模式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服务水平正向影响着存货类融资模式选择.最后,得出政策启示:政府应提高服务水平精准到选择存货类融资模式的企业,通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鼓励中小民营粮食收购企业兼并,鼓励银行扩大资产负债率的融资条件到8%-20%.

    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粮食收储多变量Probit模型政商关系

    《农村金融研究》2024年度重点选题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