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邹树梁

双月刊

1673-0755

nhds@chinajournal.net.cn

0734-816052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2001年继承《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9年10月创刊,刊号为ISSN1673-0755CN43-1357/C,双月刊,大16开,120也,国内外发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华大学核能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邹树梁教授任主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特色栏目。在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比中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IRS模型的核电事故致因传播机制研究

    戴立操梁紫怡张美慧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152 起核电厂执照运行事件报告(Licensed Operation Event Report,LOER)进行风险致因分析,得出风险致因复杂网络的相关数据,借助改进SIR传染病模型,结合核电运行事件风险传播的特征,构建了适用于核电领域的改进传播模型.文章对核电运行事件致因传播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比了不同因素对传播风险的影响差异,对当前的核电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核电运行事件报告风险传染传染病模型传播动力学

    当下即未来:共产主义在历史中的不断生成创造及其逻辑

    黎学军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主义的存在及其认识是一个与实践内在相关的、不断生成与创造着的现实,在时空维度上社会诸形态的每一个当下场景都是共产主义逐渐绽放的一个链条.从存在的视角看,共产主义是人类全部历史经验存在的活化及其延展,其指称一个由汩汩喷涌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的实践过程;从存在者的视角看,其是不断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共产主义实践在存在者的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连接着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流动图画.在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观的视角里,质疑者对共产主义的质疑主要错误在于割裂了共产主义的实践与抽象之间的联系,由此造成了他们对抽象理念采取了隔断时空的分析.

    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观生成创造

    雅努斯的两面:《乌托邦》中的历史哲学

    郝春鹏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于1516 年发表了著名的《乌托邦》.这是一部推陈出新之作,它不仅承接了柏拉图的古典思想,更开启了新的历史意识.通过模糊事实与真实的区别,《乌托邦》统合了历史与哲学这两种不同学科,构建出一种不同于古典历史学的历史哲学,为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思想基础.然而,正如新大陆的发现始终伴随着美洲文明的衰落一样,《乌托邦》所启发的新历史意识也始终停留在欧洲大陆的历史规划之中,乌托邦本身仍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形而上学,"新的未来"始终也只是老欧洲的未来.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历史哲学

    马克思自由劳动的双重意蕴与劳动幸福的实现

    魏艳平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语境中的自由劳动概念兼具虚假和真实双重意蕴,虚假的自由劳动即雇佣劳动,真正的自由劳动即能够确证人本质的劳动.马克思基于社会形态对人与劳动关系的分析指明了自由劳动的发展进程,从对前资本主义社会非自由劳动的揭露到对资本主义社会虚假自由劳动的批判,最终设想在以劳动作为现实人的第一需要的基础上消除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对抗性矛盾、扬弃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对立,使"需要"成为共产主义分配的尺度,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构起真正的自由劳动.当下,我们要在正视消费至上等异化现象的同时,坚持通过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逐步实现从虚假自由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劳动、从低层次的自由劳动向高层次自由劳动转变,最大限度实现劳动幸福.

    自由劳动雇佣劳动异化劳动劳动幸福

    健全高质量劳动力市场体系的着力点探究

    黄秋生王萍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撑,需要健全高质量劳动力市场体系,其着力点在于打造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立上下协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完善公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保障机制,由此形成一个竞争有序、标准规范、制度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高质量劳动力市场体系,从而依托高质量劳动力市场体系发展的成效,助力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劳动力市场体系着力点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黄小彤陈静宜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成的.从价值理念、思维方法、路径保障和系统兼容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有机的联系:以"民为邦本"思想为基的"人民至上"之价值理念飞跃;以"知行合一"思想为基的"实践第一"之思维方法迁升;以"革故鼎新"思想为基的"守正创新"之路径保障升华;以"和衷共济"思想为基的"和平包容"之系统性开放.新时代,阐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既能更为全面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也能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格局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现代性回响——基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以来的文献回顾

    刘谦唐伊豆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凸显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密切联系.自2009 年举办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年会以来,十余年时间里,中国教育人类学学者深入教育系统和各类教育实践的广阔田野,在现代性议题下形成鲜明回响.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推进民族教育研究范式现代化转型.第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族教育理论阐释.第三,在聚焦乡土社区与流动社会中的教育、反思组织制度与自我表达之间的互动、刻画精神面向的变化三个方面,积极回应教育变迁中的现代性议题.第四,推动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教育人类学现代性民族教育共同体意识

    韧性能力提升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基于北京市区域社会的典型案例分析

    李燕凌熊汉滮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提升韧性,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提出"'技术—组织—制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分析框架",并就北京市的"杜苏芮"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技术韧性、组织韧性、制度韧性的建设与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相符,尤其是技术韧性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市域治理韧性治理政府改革

    "卡脖子"困境下我国芯片企业科技创新与政府干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李玉琼伍丽萍邹清明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构建芯片企业科技创新和政府干预的两方演化博弈模型,据此对博弈双方的初始值、成本、强度分别进行数值模拟仿真,探究博弈双方参与行为的博弈动态过程和演化效果.结果表明:芯片企业选择"参与"策略和政府选择"干预"策略是理想的演化稳定策略;政府采取资金激励政策和监督管理措施,能够促使芯片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对政府的资金激励成本进行合理的把控,否则会阻碍博弈双方参与到芯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研究结果可以为推进芯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前沿科技领域芯片产业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演化博弈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校附属医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刘杏花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范式,与高校附属医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存在高度的耦合性.以系统思维指导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有助于高校附属医院实现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当前,高校附属医院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系统意识不强、系统推进不足、建设内容不全、协同发力不够等问题.因此,高校附属医院必须正视问题,从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责任共同体",把握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完善促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贯通联动的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医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高校附属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