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文格波

双月刊

2095-1116

znyxkxzz@vip.163.com

0734-816078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研究快报、个案报道、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欢迎全国各界医学人士来稿,本刊实行最佳论文评选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根据论文下载次数或点击率,结合专家评审,每半年评出一篇优秀论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并公布在该杂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缺氧相关lncRNA预后模型的构建

    金银铃郑金华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缺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预后模型。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筛选UM lncRNA表达谱及临床信息数据。采用Lasso回归、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鉴定UM缺氧相关ln-cRNA 预后标志物并构建预后模型;ROC评估预后模型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绘制列线图。根据中位风险评分将UM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比较高、低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采用KEGG对基于缺氧相关lncRNA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983个缺氧相关的lncRNA。共筛选出7个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UM缺氧相关lncRNA预后标志物(AC100791。3、SOS1-IT1、LHFPL3-AS1、AP005121。1、AL121820。2、LINC01006、AC104825。1)并构建其预后模型。预后模型的风险评分是UM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ROC结果显示,预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高风险组总生存期低于低风险组(P<0。001)。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磷酸化通路、乙醛酸与二羧酸代谢、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原的加工与呈递、P53信号通路富集于高风险组人群。结论 基于7个缺氧相关lncRNA构建的预后模型可预测UM患者的预后价值。

    葡萄膜黑色素瘤缺氧lncRNA预后模型

    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余校宇龙江超黄明海
    559-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验证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57例脓毒症患者为建模组,另以7∶3的比例收集同期110例脓毒症患者为验证组。两组均根据是否并发ALI分为ALI组与无ALI组。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影响因素,R软件构建脓毒症并发AL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ALI发生率为33。85%,验证组ALI发生率为31。82%。肺部感染(OR=16。505)、降钙素原(PCT,OR=2。6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R=1。098)、氧合指数(OR=0。867)、APACHEⅡ评分(OR=1。750)是脓毒症并发ALI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列线图预测ALI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858、0。877,H-L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好,校准曲线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模型预测ALI发生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 脓毒症并发ALI影响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PCT、TNF-α、氧合指数,据此构建AL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较好,可为个体化预防脓毒症患者并发ALI提供参考。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列线图模型影响因素

    阿加曲班对合并HHcy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炎症指标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熊建屈战利任瑜季一飞...
    56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对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炎症指标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合并HHcy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阿加曲班+常规治疗)。分析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分析治疗前Hcy、hs-CRP、HDLC、LDLC、TC、TG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Hcy、hs-CRP、LDLC及TC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T、APTT于第5天升至正常范围,观察组于第3天即升至正常范围。在入院第2~4天时,观察组PT、A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第6~7天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第1天比较,第7、30、90天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血Hcy水平、hs-CRP、LDLC与NIHSS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显著降低HHcy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Hcy及炎症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加快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

    阿加曲班急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秦海燕
    567-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自杀行为,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112例BD患者,根据其自杀行为情况,分为有自杀行为组与无自杀行为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BD患者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BD患者中,52例(46。43%)有自杀行为,包括有自杀意念31例(27。68%),有自杀企图21例(18。75%)。有自杀行为组女性、双相Ⅱ型、首发症状抑郁、有家族精神障碍史患者占比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抑郁发作次数多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双相Ⅱ型、抑郁发作次数、首发症状抑郁、有家族精神障碍史为BD患者自杀行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BD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概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双相Ⅱ型、抑郁发作次数、首发症状抑郁、有家族精神障碍史等。

    双相情感障碍自杀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体外冲击波联合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

    李楠王宏庆吕雪莹王虎军...
    570-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皮质类固醇注射(CSI)治疗足底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PF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SI治疗)和观察组(ESWT联合CS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简化McGil疼痛问卷(SF-MBQ)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AHS)评分、双足底压力差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比7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3个月时的SF-MBQ评分及双足压力差降低,AOFAS-AHS评分升高,观察组治疗1个月时血清CRP、IL-1β水平降低(P<0。05)。结论ESWT联合CSI注射治疗PF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踝足功能,降低足底压力差,抑制炎症反应。

    体外冲击波皮质类固醇足底筋膜炎疼痛足底压力炎症因子

    高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仝其广赵珊珊马芙蓉张苗苗...
    574-577,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 987例,将确诊的CHD患者1 559例作为CHD组,非CHD 428例为对照组。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正常HDLC组、高HDLC组、极高HDLC组。比较不同HDLC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正常HDLC组比较,低HDLC组总胆固醇(TC)降低,吸烟史、甘油三酯升高(P<0。05);高HDLC组、极高HDLC组体质指数和吸烟史占比降低(P<0。05);高HDLC组糖尿病占比降低(P<0。05);极高HDLC组TC升高(P<0。05)。肌酐随着HDLC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男性、女性CHD组低HDLC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CHD组极高HDLC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HDLC组比较,低HDLC组CHD发生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50%占比升高,而极高HDLC组则均降低(P<0。05)。与稳定型CHD比较,低HDLC水平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占比升高(P<0。05)。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HDLC组CHD风险增加,而极高组CHD及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降低。结论 极高HDLC对CH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并存在性别差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

    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变化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

    郝剑温雪丽荣伟强张斌...
    578-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免疫球蛋白(Ig)、淋巴细胞亚群(CD+)、动脉血气及乳酸清除率。分析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4+、Th1/Th2、IgA、IgM、IgG、氧分压(PaO2)低于健康组,肌钙蛋白 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AA、CD8+、CD19+、CD23+、CD40+、乳酸清除率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SAA、CD8+、CD3+、CD4+、Th1/Th2是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SAA联合预测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SAA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

    不同病情程度肺结核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β干扰素的差异表达及其对疗效的预测

    李双良陶艳何蓉会张昌艳...
    582-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病情程度肺结核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和β干扰素(IFN-β)的差异表达及其对疗效的预测。方法 选取12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和活动期组;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普通肺炎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AG和IFN-β水平。诊断试验和ROC分析检测AAG和INF-β对肺结核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AAG、IFN-β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活动期组低于稳定期组,无效组低于有效组(P<0。05)。联合诊断效能分析显示,血清AAG和IFN-β联合检测对疗效预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AG和IFN-β联合检测对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不同病情程度肺结核患者血清AAG和IFN-β呈现显著差异,血清AAG和IFN-β联合检测对患者疗效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肺结核AAGIFN-β联合检测

    胎儿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在筛查胎儿心脏结构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万玉婷蒋励帅许融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在筛查胎儿心脏结构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前筛查的93例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病例,根据其心脏结构异常表现分为右心发育不良组(n=48)和左心发育不良组(n=45例),选取同期筛查的45例正常胎儿为对照组,以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孕周(GA)等生物学生长参数为自变量,各心脏测量参数主动脉瓣(AO)、升主动脉(AAO)、肺动脉瓣(PA),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内径为因变量,建立各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比较各组胎儿Z-评分差异,ROC曲线分析对比各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对心脏结构畸形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发育不良组PA、LPA和RPA-Z值下降,AO、AAO-Z值上升(均P<0。05),左心发育不良组PA、LPA和RPA-Z值上升,AO、AAO-Z值下降(均P<0。05)。与左心发育不良组比较,右心发育组PA、LPA和RPA-Z值下降,AO、AAO-Z值上升(均P<0。05)。ROC曲线特征显示,AO、AAO、PA、LPA、RPA的Z-评分均具有诊断胎儿心脏结构畸形的效能(均P<0。05),其中左心发育不良以AO-Z-评分诊断价值最高,右心发育不良以PA-Z-评分诊断价值最高(P<0。05)。结论 胎儿主动脉和肺动脉超声Z-评分可评估胎儿心脏结构生长发育情况,可为临床产前胎儿心脏结构畸形筛查提供临床指导。

    胎儿心脏筛查心脏结构畸形心脏测量参数心脏Z-评分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癫痫患者血清IL-2、IL-6、TNF-α、HMGB1及TLR4水平的比较

    郜俊锋曹建秦延昆
    589-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癫痫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的水平。方法 选择70例癫痫患者为癫痫组,按照不同发作情况、不同脑电图异常程度分为不同组;另选择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IL-2、IL-6、TNF-α、HMGB1及TLR4的水平。结果 癫痫组IL-6、TNF-α、HMGB1及TLR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异常、中度异常、轻度异常癫痫患者比较IL-6、TNF-α、HMGB1及TLR4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全身性发作癫痫患者与部分性发作患者比较IL-2、IL-6、TNF-α、HMGB1及TLR4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IL-6、TNF-α、HMGB1及TLR4水平明显上调,且与脑电图异常程度有关系,可为癫痫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癫痫脑电图异常细胞因子HMGB1TL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