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夏桂松

季刊

2097-0633

njtvu_yyxb@163.com

025-82212117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46号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Open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三大困境

    闫彩虹施坚
    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 40 年的发展快车道上成绩斐然,已成为一门具有中国向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意识形态"显学".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学科也逐渐暴露出学科范围相对模糊、学科研究方法缺乏规范以及学科功能发挥错位等学科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清晰度,也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科前沿难题的深涉和破解.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困境的揭示,不仅有利于廓清学科边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夯实学科边界研究的切入点,而且有利于构建学科边界研究的致思路向,推动学科基础理论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科边界学科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功能

    以"数治"达"高质":技术赋能教育话语治理

    李新华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是语言的具体实践,是立德树人的基本抓手,也是现代教育的形式载体.数智时代,在推进中国式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作为新型的人际交往虚拟场域,其衍生和发展势必给技术创新赋能教育治理相关研究描绘出崭新的范式图景,但无疑也给谈心谈话这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回归与强化带来了在数字文明时代铸魂塑形的技术挑战.基于此,教育话语的质效提升必须在把握机遇中积极应对技术僭越、资本裹挟、智慧传播、虚实融合等挑战,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来驱动话语治理的主体塑造、内容改革、表达创新、价值传递,以寻求育人本质与技术辅助间的动态平衡,确保在教育数字化技术势能释放中提高话语影响力、实效性,强化以智能升级创新教育治理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教育话语教育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尚定军姚登旺刘娟娟
    15-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近 10 年以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研究采用CiteSpace对我国 2013年至 2023 年期间高校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高校劳动教育研究在成果数量、期刊分布、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及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特征.未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研究将紧密围绕劳动教育时代特征与意义,理论内涵得以不断丰富,进一步指导开展实践探索;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探索课程改革路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多学科交叉合作,共促高质量成果产出.

    劳动教育高等教育信息计量可视化分析

    基于Kano模型的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提升策略

    马赫林海华朱晓琳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可以提升学习效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根据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构建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 5 个需求维度和 20 个需求要素.通过Kano模型问卷收集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需求信息,根据最高频次法和Better-Worse系数法确定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归类.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学习支持服务提升策略:以必备属性为保障,完善评价支持服务项目;以期望属性为支撑,提升资源、过程支持服务项目;以魅力属性为方向,强化团队支持服务项目;以无差别属性为依据,改进管理支持服务项目.

    农民大学生开放教育Kano模型乡村振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支持服务

    数字时代地方高校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机制与路径

    余艺艺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教育需求,而终身教育的流行则始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终身教育的发展始终"如影随形".数字时代终身教育面临数字化转型,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组织更深入广泛的参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逐步提升,地方高校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地方高校和区域融合发展受到了校地双方空前的关注.地方高校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有了更加包容和谐的外部环境,但仍面临着政策制度不够完善、自身资源相对紧张、组织合作仍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地方高校应该秉持开放融通和协同创新理念,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地方高校终身教育体系

    开放大学创建数字化市民夜校的可行性初探

    王玉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市民夜校面临资源配置不均、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时间和空间限制等挑战.开放大学凭借其远程教育经验和数字化资源,具备推动市民夜校数字化转型的潜力.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经验、教育资源库建设、技术平台支持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能够为市民夜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可采取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社区参与和协作机制、开发智能化学习支持系统和建立持续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创新策略推动开放大学数字化市民夜校的创建.

    开放大学数字化市民夜校终身教育

    老年教育"直通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南京老年开放大学系统为例

    陈云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管理模式对系统教学活动的一体化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托南京市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借助南京老年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优势和组织运行模式,通过制度建设和优化系统机制,构建起市级老年开放大学直接将教学资源、教学指导与服务"直通"社区教学点的教育管理新模式.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制定明确制度、优化"直通"机制等实施路径,该模式得到了有效推广与应用,但仍需采取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促进老年教育向更多社区延伸、让"老有所为"成为老年人更高的追求、优化系统机制建设、促进积极老龄化社会建设等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推广水平.

    老年教育"直通车"管理模式老年开放大学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社区康养职业人才培养策略

    陈社育于雨倩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康养职业人才的培养和康养人才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对社区康养业态的照护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教育培训、产品销售与公共管理等六类主要岗位群的职业素养要求加以分析、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围绕职业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职业人文素养设立培养目标,创新社区康养职业人才培养理念,提出相关人才培养策略:采取以"德"为基,立德树人,培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采取以"岗"定技,以"融"为本,促进产教融合,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培养体系,培养从业者的职业专业素养;采取以"智"为要,推动康养职业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培养从业者的职业人文素养.

    社区康养职业人才岗位群职业素养

    德国双元制对构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借鉴研究

    笪鸿雁黄炜王婧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双元制是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教育模式.当前,构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构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有效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促进企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政策支持,借鉴其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跨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教育借鉴

    高本"3+2"分段培养中英语课程衔接的协同思政路径

    潘敏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衔接是实现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贯通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基于拉尔夫·泰勒的组织学习经验理论,以两个学段英语课程实现衔接为目的,提出英语课程的协同思政路径,即统筹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协同组织思政内容、联动实施思政评价.各门课程在思政目标上各有关注点,又合力完成思政总目标;以四条思政内容主线贯穿各门课程的思政内容及元素,实现学段间纵向衔接、学段内横向融合;以一致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相同的评价流程、联动的评价内容贯穿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评价.协同思政路径帮助实现课程间的互动衔接,提升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实效,为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提供新的参考.

    协同思政英语课程职业教育分段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