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曾良

月刊

1671-1785

njsyxb@nj-public.sc.cninfo.net

0832-2340042

641112

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范长江新闻思想融入高校新闻专业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谢凯费天翔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范长江新闻思想融入高校新闻专业思政课教学,是加强传承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应有之义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之需,也是促进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探索.推进范长江新闻思想融入高校新闻专业思政课教学,应以范长江新闻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容要义、历史价值和实践要求为基本要点,以显性和隐性融入两条教学路径为手段支撑.在准确把握讲清"新闻道理"与讲好"新闻故事"相结合、扎根"思政主渠道"与用好"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优化"教师供给"与对接"学生需求"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范长江新闻思想高校新闻专业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入

    论家庭教育公平的出场语境与概念意涵

    柯文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教育公平是我国学界尚未广泛研究但又亟须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出场语境来看,家庭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研究的学术增长点;家庭教育公平是"双减"研究的重要向度;家庭教育公平是家庭教育研究的应有之义.基于形式性公平和实质性公平,可将家庭教育公平的意涵进行四重判读,分别是家庭教育公平的"权利说"和"机会说""资源平等享有说""平等对待说""美好生活向往说".

    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陈振媚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传播所带来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算法时代,算法传播主体的智能化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力,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稀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传播方式的感性化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局限性,传播渠道的多维化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独特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充分考察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在培养算法素养的话语创新主体中增强话语的引导力,在构建学科特色鲜明的话语内容中增强话语的解释力,在创设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方式中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在打造多元联动的话语传播渠道中增强话语的凝聚力.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及其实现

    严辉龙闫丽萍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彼此情感交流融汇后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和情感成效.共通情感在理论维度体现为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维度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现实维度展现为热爱伟大祖国,未来维度呈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情感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的情感支持,也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情感纽带.要系统把握共通情感生成的基本要素、视野要素和情感要素,涵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情感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谐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坚持共通情感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

    共通情感情感共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路径

    刘永红李文颖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运而生使得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式突破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风险,给法律规制带来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过程中暗含数据合规、隐私保护、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侵权等风险.为避免上述风险进一步扩大,必须秉持风险预防原则和比例原则,遵循相关伦理道德准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人工智能治理制定专门法律、构建沙盒监管、强化协调和能动性、设立自治机制,以期更好地应对风险与挑战,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风险风险规制

    论人权司法保障的文化渊源与现代化传承

    李钰琛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权司法保障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制度形态.中国人权司法保障文化根植于慎刑、情法相融以及和谐无讼等思想之中,并深刻影响中国人权司法保障实践.人权司法保障文化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承路径,必须依托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了实现人权司法保障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必须借鉴和融合世界优秀人权司法保障经验,同时要扎根中国国情并坚持中国特色,并且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人权司法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慎刑和谐无讼

    让与担保法律地位演进的法社会学分析

    吴昊洲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与担保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典型担保物权实践形式,已从一个存在于灰色地带的民间实践转变为在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一定承认的非典型担保形式,再进一步转变为通过国家制定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得以确认的担保制度.这一过程彰显了重要的法社会学原理,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加灵活、实际担保能力更强的物权担保形式.这不仅促进了让与担保的产生,而且也推动了国家制定法和法学家法的变革.

    让与担保法社会学物权法

    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度困境与优化

    陈哲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轫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裁量基准运动在控制行政处罚权的滥用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并自下而上地赢得了认可,已成为行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方面,行政裁量基准正"高歌猛进"般发展,但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并未勾勒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度全貌.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度构建应立足于功能主义立场,着眼于环境执法运行的全过程,以价值和功能为导向,以制定规范、控制手段以及司法监督为核心内容,才能发挥出该制度在行政法上的控权功能和在环境法上的建构人类环境活动的功能.

    行政裁量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闪耀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星空的巴蜀画派——《巴蜀画派史论》第二卷序

    何一民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蜀画派在中华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经历唐和两宋的繁荣之后,巴蜀画派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巴蜀画派史论》第二卷系统梳理了巴蜀画派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了近现代以来巴蜀画派的成就及重要人物,并充分肯定了巴蜀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中的价值和地位.该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为巴蜀画派的研究注入了活力.此外,该书深入揭示了巴蜀画派的历史意义,为人们全面理解该画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依据.

    中国绘画艺术巴蜀画派《巴蜀画派史论》第二卷

    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