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技术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技术与装备
农业技术与装备

赵菁

半月刊

1673-887X

nyjsyzb@126.com

0351-404872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农业技术与装备/Jour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农机推广专业科技期刊,其前身是《农机推广》。本刊以农机化学术研究、农机化实用技术推广、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机具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为重点报道内容。适用于农机科研、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管理和农机教学人员等阅读。其办刊宗旨是:面向基层、服务三农、普及创新、贴近百姓、围绕大农业、服务大农机、当好政府部门的喉舌,农机工作者的助手、农民致富的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耕文化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合建设探究

    傅丽群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精神内核中蕴含的内容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高度契合.农耕文化与学校劳动教育有效融合,既能赓续传统文化,又能为劳动教育育人构建新的载体,但农耕文化与学校劳动教育融合也面临诸多挑战.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完善农耕文化进课程体系、农耕文化进社团、农耕文化渗透到社会实践等途径,推动农耕文化融入学校劳动教育,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提升.

    农耕文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合

    新时代高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研究——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郑永春宋宇鹏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的大类课程药用植物学为例,从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教学的增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课程考核的指标体系健全等5个方面,构建了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新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及提高就业率,培养出中药产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高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机械制图课程多维进阶式教学模式探索

    沈启敏
    95-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制图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制图、读图以及应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探索了多维进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在提高学生制图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完成技能型人才从理论知识获取到实践技能锻炼的全过程培养.此研究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和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机械制图多维进阶式教学改革

    雨涝灾害影响下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刘一景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年常发的雨涝灾害,阐述了雨涝灾害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分析了雨涝灾害后易发的病虫害,从灾前病虫害预防和灾后病虫害防治2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措施,对减少因雨涝灾害而产生粮食损失意义重大.

    农作物雨涝病虫害防治

    山葡萄致病致灾气象指标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高迎娟尹文玉刘壮华王传贺...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园田气象基础数据积累和田间调查入手,对山葡萄致病致灾的气象指标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山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气象因子进行了普查和筛选,对病害、灾害的防御措施及栽培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山葡萄致病致灾气象指标及其栽培管理技术,以营造适宜山葡萄栽培的农田小气候,规避气象灾害,保证和提高山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山葡萄致病致灾指标管理技术

    甘蔗茎伸长期伸长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特征分析——以耿马为例

    李立印李世成周云杨宏庆...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1年—2022年南华糖业提供的甘蔗生长观测数据,以及2016年—2022年临沧市科技服务中心在耿马甘蔗实验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蔗茎伸长期(6月—11月)植株高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对甘蔗茎伸长影响.结果表明:一是甘蔗茎伸长关键期在6月—10月;二是6月—10月的有效积温、累积降量、气温是影响甘蔗茎伸长的主因子.

    甘蔗气象因子关联度综合指数

    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廖莲花
    107-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改良后的杉木针叶长度较改良前增加了25.54%,改良后的杉木针叶宽度较改良前增加了14.29%,改良后的杉木针叶着生密度较改良前降低了14.17%.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明显减少杉木种实的长度、宽度和苞鳞尺寸、百粒质量.同时,改良后的杉木种实出籽率显著增加.球果长度减少比例为7.34%,球果宽度减少比例为5.64%,苞鳞长度减少比例为9.95%,苞鳞宽度减少比例为7.12%,百粒质量减少比例为13.64%,出籽率增加比例为51.63%.结果表明,遗传改良可以有效改善杉木的针叶和种实特性,本研究对于推动杉木遗传改良的发展和促进杉木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遗传改良杉木针叶种实

    大棚甜瓜"天山雪玉"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何亚萍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山雪玉"是一种优质的甜瓜品种,具有香甜多汁、皮薄肉厚、口感佳、耐储存、耐运输等特点,加之泾川县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种植香瓜.传统的甜瓜栽培方法水肥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平衡施肥、节约用水、作物易于吸收.从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角度,总结了大棚甜瓜"天山雪玉"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大棚甜瓜"天山雪玉"栽培技术膜下滴灌

    白蜡吉丁虫防治药效试验

    解旭刘锋
    112-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药剂处理防治白蜡吉丁虫的效果,以北京通州为试验地点,设置90%敌百虫结晶、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和40%乐果乳油800倍液,3种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对白蜡吉丁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3种药剂均可以有效地防治白蜡虫危害,90%敌百虫结晶和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对白蜡吉丁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20d的防治效果和虫害率分别为:87.64%、88.47%和3.24%、3.63%.研究结果可为白蜡吉丁虫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白蜡吉丁虫药剂防治效果

    油茶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周碧珍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主要受林农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与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百色市为例,从地块选择、精细整地、下足基肥、优选种苗、合理栽植、中耕除草、追肥补养、整形修枝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油茶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并针对炭疽病、软腐病、金龟子、油茶尺蠖等油茶常见病虫害提出了适宜的防治措施.

    油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