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李洪天

双月刊

1009-7902

njxzxb@126.com

025-86569176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北圩路41号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的实践进路

    杨舒婷梁剑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面临干部队伍软弱涣散、错误思潮冲击农村场域、新媒体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及农民主体力量发挥不够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锻造队伍原动力、增强价值渗透力、提升宣传传播力、激发群众向心力四个方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增强农民群众建设农业强国的自信心.

    思想引领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农业强国

    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生成逻辑、价值维度、时代内涵

    张婷婷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形态独特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文化主体性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深厚基础之上.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民族独立和历史主体同构,文化主体性的巩固与理论创新、道路选择同向.文化主体性具有导向性、向心性、创造性、包容性,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等重要力量源泉.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全面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丰富时代内涵,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两个结合中华文明

    数字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

    谢青松许玲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撑数字时代国家人才强国的优先战略,其核心内涵是技能培训要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让人才培养适应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当前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管理运行与激励机制低效、企业机制与作用发挥不够、就业人员培训意愿不足等问题.陶行知关于终身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思想对数字时代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有以下启示: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和进行数字化宏观统筹;综合多要素协同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学习者中心和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教育数字化职业技能培训终身教育乡村振兴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对培养新时代大先生的启示

    王沁颖何芳馨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对教师成长为新时代大先生具有重要学习价值.其身上所展现的奉献精神、民本精神、创造精神以及求真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来源,为新时代大先生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根本引领.在"四精神"引领下,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科学教学法;不断反思、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尊重学生主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行知合一的教育研究法则为教师提升自我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大先生也要意识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刻关注时代需求,不断变革教育并发挥教育的社会变革作用.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教师教育大先生

    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价值

    储朝晖
    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晓庄学校是陶行知在新教育运动价值导引下延续教育改进事业的创作.晓庄学校的办学是陶行知和师生们在探索中发现的过程.它以生活取向、革命意志、民主作风、科学精神、试验方法、诗化养育等鲜明特征,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破晓效应、生路效应、创造效应.它开辟了教育家自由创造的新模式,在晓庄实践中建立并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从价值、方向和方法上大大增强了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凸显出教育的人本主体性,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先例和理论验证的载体,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晓庄学校对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在于,需要深化对教育现代化认识,增强教育改造社会实现教育强国的效能,创设教育家自主创造的条件和环境,维护村民权利为基础振兴乡村.

    陶行知晓庄学校现代化价值

    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预测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李东庆王本余李昌庚张边江...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预测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是保障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该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江苏省2021-2035年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并对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预测期内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逐渐下降,到2035年降至638.83万—740.07万人,与2020年相比减少约38.78%-47.15%.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的在校生规模分别在2017年、2020年、2025年、2028年达到峰值;2.专任教师需求总量到2022年逐渐趋于饱和,基础教育事业费支出总额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到2035年支出总额约为2020年支出总额的1.81倍.据此,应提高学龄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切性,加强人口与教育数据的信息融合和趋势研判,探索低生育水平下教育资源整合、转化、提升的有效路径.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学龄人口

    基于学习历程案的"练习与复习课"教学路径探索

    顾新佳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练习与复习课是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复习,让学生概括地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类课型.练习与复习课主要有巩固新知、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拓展思维等功能.该文以学习历程案为抓手,通过驱动问题融通"教"与"学"的目标、问题统整贯穿核心任务学习、学习评价建构创造关联、共同合练促进思维提升等关键步骤,建构练习与复习课的教学路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历程案练习与复习课主动建构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小学中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凤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单元整体教学在各个学科之间积极展开.该文探究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基本环节,选取小学英语PEP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提出以下设计方法:提炼主旨大意,明确单元主题;明确课标要求,设计多维目标;统筹把控教材,综合关联内容;创设主题语境,整体设计活动;依据最新理念,采取多元评价;总结反思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试论中共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

    吴汉全方舒婷
    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革命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的学术建设深刻体现着革命的历史逻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学理基础,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征.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目标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也具有了"革命"和"建设"的双重使命;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学理基础和学术论证,体现着"思想创新"与"学术创造"的交互作用;从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通过指引研究方向、建立领导机构、制定文化政策、组织学术群体等领导方式,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形成灵活、有序、高效、创新的运行机制,不仅推动新民主主义的学术文化建设,而且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任务,实现了"学术文化建设"与"政治发展"的统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辉煌时期.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时期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移民考论

    王连龙黄志明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接连攻克十余城,将驻跸山之战中投诚三千五百余高句丽部落首领、贵族子弟,以及在盖牟城、辽东城、白岩城俘获的七万余民户,一共七万三千五百余人迁徙到内地.其中,高句丽贵族移民属于惯性移民,高句丽百姓移民是随战况发展产生的临时性移民.唐太宗亲征移民沉重打击了高句丽农业经济,彰显了唐王朝收复故土的决心,开创了唐丽战争移民的先例,代表着唐王朝征丽攻略的转变,扭转了战争走向,为最终灭亡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