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李坤旺

双月刊

1001-4691

nkes@nankai.edu.cn

022-23508250

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1013室

南开经济研究/Journal Nankai Economic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济理论刊物。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状况为主,兼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刊登有创见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短语句法结构复杂度的分析

    范小云李皓若
    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前沿的短语句法复杂度识别方法,本文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使用 2005 年第三季度至 2021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探究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低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有利于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国债市场维持稳定,但是会导致债券市场的整体价格波动幅度上升.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前瞻性指引部分发挥作用.

    文本复杂度中央银行沟通金融市场稳定

    政府补贴下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策略研究

    石建中何梦茹
    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研究关注到政府补贴、平台赋能可以弥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应的行为策略调整还有待深入研究.理顺三者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持续健康发展及提升政府补贴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中小企业、平台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2016 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三方协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平台的补贴力度能够提升中小企业选择加入平台、平台选择优化服务的概率,但为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及减轻财政负担等,随着补贴力度的增加,政府选择补贴的速率会降低;平台或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小于临界值、平台赋能资源量大于临界值均不利于三方良性互动;平台承载中小企业的数量存在最低规模边界,低于边界值平台倾向选择一般服务;政府加大对平台的惩罚力度能够提升平台选择优化服务的概率.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政府补贴、平台赋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小企业、平台和政府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借鉴,以期促进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平台赋能政府补贴演化博弈

    为什么大量高效率企业留在中小城市?——基于位置效应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一个解释

    唐雪梅林善浪黎德福
    4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实中大量高效率企业留在中小城市这一与异质性区位理论预测明显矛盾的现象,本文提出位置效应假说,即高效率企业之所以留在中小城市是因为其在当地的经济地位排序更靠前,而靠前的位置排序在信号机制的作用下,使其能在融资、用工、上下游供应链中获得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以企业销售额为指标对城市内企业进行位置排序,排序靠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在控制企业规模、行业和城市自身特征等诸多因素,并通过构造复合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之后,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结论为地区差别化优惠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即在相对落后地区重点补贴位置排序靠前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增强该"位置"对高效率企业的吸引力,比均等补贴所有企业更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位置效应异质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区位选择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工资与福利的影响——基于空间均衡模型的分析

    王丽莉唐为
    64-8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劳动力异质性与集聚外部性的空间均衡模型,利用 2005 年、2015 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反事实分析,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工资与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农村流动人口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带来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对城市低(高)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互补)效应,导致城市低技能工资水平微弱下降,高技能工资水平明显上升;②人口流入促进城市住房成本上涨及房屋所有者租金收入增加,使城市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提升,但低技能租房者的福利受损;③农村人口因迁移到高工资的城市地区而获得明显福利改善;④总体而言,2005-2015 年城乡迁移成本下降促使全国福利提升 4%~5%.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人口迁移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但应根据人口流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和住房资源,以减少部分城市人口的福利损失.

    城乡人口迁移福利评估劳动力异质性集聚外部性

    竞争政策、营商环境与小微企业成长——基于《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白雅洁孙伟增高雅
    8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 2007-2014 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反垄断法营商环境小微企业行政垄断市场垄断

    城市出口扩张与个体婚育行为

    李丹孙楚仁
    10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外国进口需求来刻画中国城市的出口扩张,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普查 1%随机抽样数据,考察了城市出口扩张对个体婚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出口扩张显著降低了个体结婚和生育的发生比,导致婚育水平下降.分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出口扩张导致的婚育水平下降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的个体以及女性、中低学历、初婚年龄及高收入个体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女性经济实力的增强及个体婚育观念的转变,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渠道.

    出口扩张城市出口机会婚姻生育性别角色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边际扩张——基于三元边际的研究视角

    林僖郑传宣
    12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2000-2018 年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信息和 HS6 分位贸易数据,在 HS4 分位上计算了 68 个国家发布的 TBT 通报的进口覆盖率,并运用 Hummels和 Klenow 方法,对 133 个出口国的贸易份额进行三元边际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框架和IV-2SLS估计方法,从全球多元视角对TBT影响出口三元边际的作用方式和异质性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TBT 对留存出口国的广延边际和数量边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扩张效应抵消了价格边际受到的抑制效应,从而促进了出口份额的整体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由 TBT 实施带来的边际调整并非仅限于影响被通报产品本身,其关联产品也会因外溢效应而受到类似影响;在不同行业与国别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TBT 对出口的扩张效应会随出口国政府效能水平的提高而减弱;这种扩张效应主要存在于 2008 年之前.本文的研究为"新时代"中国健全和完善 TBT 应对体系和科学评估 TBT 政策效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技术性贸易壁垒三元边际倒逼机制扩张效应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认知负荷对农业全产业链融入积极性的影响研究——来自570位农户的眼动实验证据

    刘超雷宏振兰娟丽贾妮莎...
    14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对于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双系统理论,从经济决策的心理实质出发,结合陕西省和青海省 570 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眼动实验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户认知负荷对其全产业链融入积极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认知负荷对农户全产业链融入的积极性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认知负荷程度越高的农户,全产业链融入的积极性越低.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后表明,认知负荷通过抑制农户的贴现因子来降低其全产业链融入积极性.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记录的眼球移动轨迹,排除了认知负荷通过分散农户注意力及削弱自我控制能力间接影响时间偏好的可能路径.

    认知负荷时间偏好眼动追踪技术农业全产业链乡村振兴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李荣华杜昊张磊
    16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 2006-2021 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企业环境绩效转型升级绿色技术进步企业动态演进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空气质量需求——基于2005-2021CGSS的实证研究

    聂倩庞志李建民胡晓明...
    18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匹配 2005-2021 年CGSS微观调查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生活满意度法对居民环境支付意愿进行测度,分析和预测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社会总环境质量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居民愿意为一单位 API、SO2、PM10 和 NO2 浓度下降的年均环境质量分别支付 736.4 元、807.7 元、639.5 元和 922.4 元.②在年龄效应上,环境支付意愿与年龄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 U"形分布,其峰值出现在 50 岁~70 岁;在出生队列效应上,年轻一代的环境支付意愿要显著强于年老一代.③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预测结果,年龄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将共同驱动社会整体空气质量改善需求显著增强.到 2035 年,居民针对API、SO2和PM10 的边际环境支付意愿将达到人均家庭收入的 5.02%、11.54%和 6.13%,分别较2015年上升24.9%、24.7%和17.4%.

    人口年龄结构空气质量需求环境支付意愿生活满意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