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陆再英

双月刊

1007-1024

nkjwzzzz@163.com

027-83663644

430030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l Intens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科委于1995年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同济医院承办。同年7月创刊(季刊)并正式发行。主编是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陆再英教授,常务副主编胡昭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刘文励教授。编委会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国内医学院校著名专家教授组成(79位),以及名誉主编邵丙杨教授及12位顾问作学术后盾。本刊是我国第一个以内科各专科以及相关的神经内科,传染科等临床急重症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范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临床与基础理论、国内外重症监护(ICU)新成和新进展等。有助于各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传染外科广大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订阅和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思路

    罗文雯崔红利陈东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乃至危急重病.临床医生依据症状、体征及腹部立卧位平片可得出初步诊断.随着影像学等检查的进一步丰富,CT影像学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急性肠梗阻的影像学特征,亲自在电脑系统上带着临床思维动态阅读分析腹部CT影像,回答急性肠梗阻的5个关键临床问题,即"五定",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是否外科手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医疗风险.

    肠梗阻CT影像学诊断治疗

    医学名词规范使用的注意事项

    3页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邸涵婧陆伦根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主要由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并累积在细胞外基质形成假小叶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能分化的能力,可参与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肝硬化的治疗.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治疗

    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胃癌的内镜诊断

    曹丽王莹刘梅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p)根除后早期胃癌由于胃黏膜炎症消退以及背景黏膜的改变,与传统的早期胃癌(EGC)的内镜特征和组织病理有所不同,诊断也更为困难.提倡进行窄带光谱成像(NBI)或蓝激光成像技术(BLI)的放大内镜随访,以帮助准确识别Hp根除后早期胃癌,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幽门螺杆菌胃癌内镜诊断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有评估价值

    王娜王丰容李俊玉商娜...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 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 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 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脓毒症预后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无影响

    易维饶才俊王金丽高翔...
    17-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HP感染与NAFLD患者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3 133例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为NAFLD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代谢相关指标及HP感染比例;将NAFLD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指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增加(OR=1.366,95%CI:1.314~1.420,P<0.001)、糖代谢异常(OR=2.066,95%CI:1.628~2.621,P<0.001)、甘油三酯(TG)升高(OR=2.298,95%CI:1.928~2.7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OR=2.147,95%CI:1.535~3.005,P<0.001)、尿酸升高(OR=1.003,95%CI:1.002~1.005,P<0.001)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不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6,95%CI:0.935~1.404,P=0.188).NAFLD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比较,肝脏炎症相关指标及肝脏纤维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MI增加、糖代谢异常、TG升高、LDL升高、尿酸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不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对NAFLD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无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肝脏炎症肝脏纤维化

    微小RNA-185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后无进展生存有评估价值

    张文俊王明祥宋沁哲张福杰...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85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联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NA-185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资料特征下miRNA-185表达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miRNA-185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185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176±0.085 vs 0.364±0.113,P<0.05),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特征下miRNA-185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miRNA-185在Ⅲ~Ⅳ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更低(P均<0.05).对评估术后肿瘤是否进展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85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16~0.923,灵敏度为70.21%,特异性为83.23%,多因素Cox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HR=2.417,95%CI:1.362~4.289),miRNA-185 低表达(HR=3.121,95%CI:1.603~6.077)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miRNA-18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并能作为潜在的评估结直肠癌术后无进展生存的标志物.

    微小核糖核酸-185结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

    欢迎订阅2024年《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5页

    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王江友陈涵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AMI合并CS植入IABP行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西孟旦+IABP)和对照组(单纯IABP),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统计患者IABP辅助时间、CCU入住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心肌梗死后30 d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死亡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5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下降更加明显[(-3895.37±1589.59)pg/mL vs(-2568.53±1864.23)pg/mL,P=0.0026],hsCRP 降低更加显著[(-42.56±20.35)mg/L vs(-25.63±12.69)mg/L,P=0.0032],肌钙蛋白峰值更低[(89.65±36.58)ng/mLvs(98.56±32.69)mg/L,P=0.042];观察组 IABP 持续时间更短[(4.5±2.5)d vs(6.5±3.5)d,P=0.032],CCU 入住时间更短[(7.5±3.5)d vs(9.5±4.5)d,P=0.039],总住院时间明显降低[(10.5±5.5)d vs(13.5±6.5)d,P=0.025].2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观察组30d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05%vs 25.00%,P=0.515),急诊就医次数更少[(1.2±0.8)vs(2.2±1.8),P=0.042],再次住院次数更少[(0.8±1.2)vs(1.5±1.6),P=0.049].出院时,观察组标准EQ-5D-3L健康调查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38),随访30 d时继续保持降低(P=0.029).结论:左西孟旦联合IABP对AMI合并CS患者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主动脉球囊反搏左西孟旦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预后有评估价值

    毛周琳刘云沈勰
    31-3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90例ADHF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9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1年随访期是否死亡,将ADHF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sRAGE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MGB1、sRAGE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sRAGE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HF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HMGB1、sRAGE水平更高(P均<0.05);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血清HMGB1、sRAGE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法分析,ADHF患者血清HMGB1、sRAGE分别与LVEDD、LVESD、NT-proBNP、cTnl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HMGB1与sRAGE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sRAGE、NT-proBNP对ADHF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价值均较高,AUC分别为 0.869、0.852、0.84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32.91 g/L、296.46 ng/L、3809.77 ng/L 时,灵敏度分别为 79.3%、82.8%、82.8%,特异性分别为 83.3%、74.2%、79.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NYHA 分级、LVEF、NT-proBNP、HMGB1及sRAGE是AD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HMGB1、sRAGE表达与ADHF的发生及预后有关,可作为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