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理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理论研究
财经理论研究

李春林

双月刊

2095-5863

0471-3677446

010051

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47号

财经理论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oryCHSSCD
查看更多>>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有关学科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该刊是紧密结合内蒙古的地区特点、经济特点和民族特点,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内蒙古自治区所面临的财经理论问题,探讨民族地区四化建设中财经工作的特殊规律性,提出有科学根据的建议,为发展内蒙古的科学文化事业献计献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多维测度

    吴旭辉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特征,在测度2010-2021 年我国各省份中国式现代化水平之后,运用方差分解、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方法分别对其差异来源、动态演进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区域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较高,西北经济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各维度差异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发展初期存在异质性,但是在发展后期经济繁荣差异和共同富裕差异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演变特征来看,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在逐渐增大,而中西部地区在逐渐缩小,但是中西部地区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主要以弱聚集为主,大多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北经济区.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演变趋势空间集聚

    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与路径选择

    刘宇笛王春枝
    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素市场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 2008-2019 年中国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通过改善资本错配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来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政府干预会减弱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双中介效应检验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仍然成立.为克服内生性问题,以产权保护作为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并检验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异质性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

    市场化配置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错配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干预

    碳市场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企业风险承担和政府环保补助的调节效应

    申秀清景文琦宋继承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7-2021 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层面探讨碳市场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的碳市场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企业风险承担和政府环保补助对碳市场建设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碳市场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所属产业结构、所有权性质和规模中存在强烈异质性,具体地,在第二产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产业结构风险承担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科技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

    林海英夏杰林海华李文龙...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如何解决碳排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案例区,以2010-2019 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会受到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逐渐减弱的特征;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因此,本文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大内蒙古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加强数字技术研发、聚焦低碳能源的研发与使用并提升碳捕捉技术以及关注区域异质性、实行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快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抑制作用的实现.

    数字经济碳排放科技创新门槛模型空间异质性

    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吴海珍王瑞永白秀莲焦梦然...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 年呼包鄂乌城市群37 个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定量方法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变化特征分析模型,揭示了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以及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研究期内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增长态势,共增长了 159.28 亿元;二是,20 年间,呼包鄂乌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整体较低,特别是在2005-2010 年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区、商都县等少数地区为冲突区,其余区域均为低度协调区;三是,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显示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但这种水平有下降趋势;四是,鉴于呼包鄂乌城市群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财政支撑机制、困境检视与路径选择

    索东楷包玉山孙佩红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乎我国粮食安全与整体社会稳定,是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现实所需与必然选择.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诸多职能.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历史演进、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等进行梳理,并对财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探讨.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仍面临不少矛盾与挑战,如农业基础薄弱需夯实、产业发展质量需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需提高、农业农村改革需深化等.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发挥财政引导效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强化财政监管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纾困,实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化、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

    财政政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差距多层级治理

    企业投资"脱实向虚"、内外部治理机制与审计定价——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胡海川贾望藤
    7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投资"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有效的审计活动能否及时识别企业投资"脱实向虚"中的潜在风险及不利影响并最终反映于审计定价上,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选取2013-2021 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析企业投资"脱实向虚"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程度越高,审计定价水平越高;(内部治理层面,企业投资"脱实向虚"行为显著提高了代理成本,增加了审计服务的难度与风险,促使审计师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外部治理层面,分析师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投资"脱实向虚"负面影响的扩散,并对股价产生影响,提高了审计师对风险的感知,进而强化了企业"脱实向虚"投资行为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均稳健.拓展性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会对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发挥调节作用,审计师对企业投资"脱实向虚"行为的敏感度在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更加强烈.据此提出,政府需完善市场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企业要优化资产配置,警惕非理性投资行为;审计行业要强化风险意识,保持职业谨慎;分析师行业应提高分析师专业能力,构建更完善的分析师市场体系.最终的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以及审计服务中介机构认识"脱实向虚"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企业升级转型以及审计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投资"脱实向虚"审计定价治理机制代理问题分析师关注

    知识转型与组织变革:高等教育变迁逻辑

    佟代泉张朝乐门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组织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助推器.在每一次社会转型发展的初期,因社会环境知识需求与高等教育组织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致使高等教育组织内容与结构产生变化,即高等教育变迁.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行动者知识形态与高等教育组织同社会环境知识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发现高深知识的"知识型"特质与组织变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严密逻辑.即一方面,高深知识的"知识型"特质决定其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组织形态影响着其高深知识的生产路径、内容.

    高深知识知识型高等教育组织知识形态

    因果定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基于创造力报酬的调节作用

    盛龙飞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创造力的报酬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尚存争议.本文从创造力的情境与个体特质交互的动机视角(motivation lens model of person in situation)分析论证基于创造力的报酬对自我决定视角下因果定向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员工发放回收有效问卷343 份,使用层次回归模型并采用简单斜率检验(J-N法)验证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因果定向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控制因果定向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创造力报酬负向调节自主因果定向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对基于创造力的报酬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机制的认识,并对企业员工创新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因果定向员工创造力基于创造力的报酬工作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