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通用型粘接剂所优化的一步粘接法与繁琐的传统全酸蚀粘接剂的三步粘接法与铸造陶瓷粘接后对比,经过力学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期补充通用型粘接剂与传统全酸蚀粘接剂差异的空白.方法 筛选出于我院口腔领面外科就诊并需拔除患牙的患者,从中选取符合实验标准的患牙80颗.根据制备的界面中牙釉质和牙本质面积占比不同将牙分为4组.Ⅰ组由100%牙釉质组成,Ⅱ组由75%牙釉质和25%牙本质组成,Ⅲ组为50%牙釉质和50%牙本质组成,Ⅳ组为25%牙釉质和75%牙本质组成;每组再根据不同粘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用两种粘接方法进行粘接.本实验使用的粘接剂均为Variolink N通用型粘接系统,其中一步粘接法组分为:一步法-Ⅰ、一步法-Ⅱ、一步法-Ⅲ、一步法-Ⅳ组;三步粘接法组分为:三步法-Ⅰ、三步法-Ⅱ、三步法-Ⅲ、三步法-Ⅳ组,每组各10个试件.将试件粘接完毕后,储存于37℃的3级恒温蒸馏水中,24 h后取出,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剪切力测试,垂直加载瓷块直到脱落.观察并记录剪切力最高值,根据试件粘接面面积,计算样本的剪切粘接强度,并比较粘接强度差异.结果 (1)通用型粘接剂组内,一步法-Ⅰ组(32.30±2.17)MPa、一步法-Ⅱ组(28.51±1.50)MPa、一 步法-Ⅲ 组(25.47±2.44)MPa、一 步法-Ⅳ 组(23.99±2.08)MPa.(2)全酸蚀粘接剂组内,三步法-Ⅰ 组(21.54±0.71)MPa、三步法-Ⅱ 组(18.04±0.67)MPa、三步法-Ⅲ 组(16.01±0.68)MPa、三步法-Ⅳ组(14.18±0.49)MPa.(3)一步法-Ⅰ组剪切粘接强度数值最大,一步法-Ⅰ组和一步法-Ⅱ、一步法一Ⅲ、一步法-Ⅳ组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一步法-Ⅰ组和三步法-Ⅱ组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一步法-Ⅰ、一步法-Ⅱ组试件的断裂模式以树脂内聚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一步法-Ⅲ、一步法-Ⅳ组试件的断裂模式多为界面破坏和混合破坏.结论 在相同釉质占比的粘接面积下,通用型粘接系统的一步粘接法比传统全酸蚀粘接系统的三步粘接法的剪切粘接强度高.在使用通用型粘接系统时,随着釉质面积的占比逐渐减少,瓷修复体粘接强度会逐渐降低,当粘接面内牙釉质面积占比<50%时明显影响瓷修复体的粘接性能,为提高临床效果,美学修复时建议粘接面牙釉质面积占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