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技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技术经济
农业技术经济

朱希刚

月刊

1000-6370

nyjjwt@mail.caas.net.cn

010-82109791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技术经济/Journal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本刊突出“技术与经济、理论与实践”两个结合的办刊宗旨,坚持为科研、教学服务,为经济主战场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办刊方针。主要设有“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科技进步”、“效益评价”、“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博士论坛”等栏目,适合农村产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区划、经济理论研究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类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下的中国农业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过密化——来自黑龙江农垦农户经营的证据

    石锐周曙东
    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农业过密化问题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农垦447户农户2018年的种植业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农业过密化程度,并从土地经营规模视角进一步讨论如何纾解农业过密化。研究发现,现阶段黑龙江农垦农户的农业过密化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农药过密化程度最高,超过了 40%,其他要素投入的过密化程度均在30%以上。基于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研究发现,大规模农户过密化程度最低,其次为小规模农户,中规模农户的过密化程度最高。为有效纾解农业过密化,本文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走小规模精细化农业模式的道路,或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展大规模农业经营模式,避免陷入中规模经营农业过密化陷阱。

    农业过密化三阶段DEA土地经营规模黑龙江农垦

    自然灾害如何影响农户人力资本投资

    许彩艳何爱平安梦天
    1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短期负向作用和长期正向作用。作用路径分析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是自然灾害作用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路径,灾后政府补贴显著缓解家庭收入压力进而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压力,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了父母教育投资意识从而提升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然灾害主要对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对非贫困农户、不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和东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促进作用。

    自然灾害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作用路径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创业的机制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丙奇俞凯丽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创新创业发展是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CFPS数据,引入流动性约束下的创业决策模型并加以拓展,分析创业资本作为中介因子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创业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社会资本强度、扩大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农户创业;本文的土地流转分析进一步解释了土地出租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信贷可得性中起到的正向调节作用。未来可积极建设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农户对各项资本的利用和优化,促进农户创业就业,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农户创业影响机制

    童年随迁经历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的影响

    张雪凯宁光杰刘丽丽
    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迁经历对儿童的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大量关注,但现有文献少有关注随迁与儿童长期发展的关系。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RUMiC),研究了童年随迁经历是否会对农村流动人口当前的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研究表明:(1)童年的随迁经历会对流动人口当前的就业和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并且使其更可能成为自我雇佣者,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多种方法解决选择偏差后结论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童年随迁经历会对个体长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产生负向影响,进而影响其就业与收入表现;(3)拓展研究表明,童年有随迁经历者其子女仍然可能继续随迁,从而产生潜在的代际流动问题。研究表明,需要进行相关制度改革以使随迁儿童在城市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否则将影响其长期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童年随迁经历就业收入: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

    服务与自营:农机技术采纳方式如何影响家庭劳动力配置——基于CFPS农户微观调查数据

    孟盟于冷
    6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构建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和IV-2SLS模型研究了农机服务和农机自营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和收入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两种技术采纳方式背后的家庭特征差异,归纳出农机服务促进小农户生计多元化、农机自营促进生产专业化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1)农户采纳农机服务会促使家庭劳动人口中纯农业劳动力转向兼业,该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平原地区、全程机械化程度高的粮食品种产区以及农业生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农户中,且受到土地规模的负向调节作用;而自购农机对家庭劳动力结构无显著影响。(2)农机服务通过促进劳动力结构调整提高家庭工资性收入,劳动配置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农机自营则主要通过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家庭农业经营收入。(3)倾向采纳农机服务的家庭土地规模较小、农产品消费不过度依赖自产,户主更多为女性,由于年龄和身体健康原因不适宜高强度农业劳动或专职经营农业,且户主教育程度较高、更规避风险。

    技术采纳农业机械化农机社会服务劳动力配置

    社会资本、农作物差异与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采纳——基于山东942份农户调查数据

    杨建辉张凯旋
    9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广泛运用,是我国有序开展农业化学投入减量行动的重要驱动。农户作为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使用者,其采纳意愿直接影响这一行动的效果。本文利用山东省15个地级市94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Order Probit模型,从农户间社会资本、农户与政府间社会资本两个层面出发,研究在面对不同种植作物时,其对农户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发现,两种关系的社会资本对改善农户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采纳意愿均呈正向显著影响,即社会资本越充足,农户持"完全没必要"和"替不替代不重要"采纳意愿的可能性越小,持"需要,但不迫切"和"十分需要"采纳意愿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分样本深入比较发现,社会资本对种植经济作物农户的采纳意愿改善程度更大;同时,文化程度、从众心理、参加替代技术培训和土地质量都会显著改善农户对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采纳意愿。从影响路径看,社会资本可以改变农户绿色认知,进而影响农户对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采纳意愿。最后,本文根据不同种植作物的影响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改善农户对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的采纳意愿、推进农业化学投入减量行动提供借鉴。

    多层面社会资本农业化学投入替代技术不同种植作物类型农户采纳意愿

    公共农技推广与数字农技服务促进了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吗

    杨兴杰齐振宏杨彩艳
    10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农技推广与数字农技服务作为传播农业技术信息的重要途径,为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并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2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微观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公共农技推广与数字农技服务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农技推广与数字农技服务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经济效益认知和易用性认知两种机制实现,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相对于公共农技推广,数字农技服务是推动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新动能,二者之间呈现出互补效应而非替代效应。此外,公共农技推广与数字农技服务对不同劳动力禀赋群体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当劳动力数量禀赋和质量禀赋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时,公共农技推广才有助于农户采纳行为的发生;而数字农技服务仅对低数量禀赋群体采纳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对不同劳动力质量禀赋群体采纳行为的影响均显著。

    公共农技推广数字农技服务稻虾共作模式采纳行为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收益不确定性冲击与玉米生产稳定机制研究——基于玉米主产区247个地级市的实证

    王海峰李光泗胡运芝
    12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风险对玉米生产影响逐渐加大,近年来甚至出现玉米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形势下种植面积依然不断下降现象。为此,本文利用2011-2020年玉米主产区24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风险视角分析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机制,剖析国内玉米生产"价量相悖"的内在机理,探索收储制度市场化条件下粮食生产稳定机制及建议。结果显示:(1)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种植面积、面积占比和单位面积投入呈现全面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在改革后持续下降,下降幅度先减少后增加;(2)收储制度改革对于黑龙江和内蒙古玉米生产负向影响较大,而且对两省份第二积温带到第五积温带区域的影响尤为显著;(3)收储制度改革通过加剧收益不确定性影响玉米生产,具体为增加价格波动、收入波动和净利润波动,从而导致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其中收入波动影响最大。政府应该关注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生产的收益风险,着力推进玉米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积极有序发展农业保险,提升农户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从而保障玉米生产稳定。

    收储制度改革收益不确定DID模型中介效应模型

    农业经济对区域经济管理的影响探讨

    方文龙王楚楚张丹赖丹...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