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管理

赵玉民

双月刊

1001-8611

nykjgl@126.com nykjgl@cjaas.com

0431-87063159

130033

吉林省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农业科技管理/Journal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融探索性、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始终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学科建设奉为最高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应用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

    张宪法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重点任务出发,深入研究分析了农业农村科技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探讨性提出了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要实现的"三个转变"和"三个跨越",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阶段性特征科技自立自强

    新形势下江苏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实现路径研究

    刘媛朱方林朱大威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在保障范围和目标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文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归纳总结了新形势下粮食"基本盘"的内涵,从宏观层面对江苏省粮食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从微观层面以全产业链为视角对各环节中影响粮食"基本盘"稳定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强化粮食产业基础、坚持科技兴粮、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增强产业韧性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江苏粮食"基本盘"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能力安全的路径与对策.

    江苏粮食"基本盘"全产业链粮食安全实现路径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甘肃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马瑞司睿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甘肃省2012-2021年的粮食产量及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影响甘肃省粮食产量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对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小.基于此,从严守耕地红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建议.

    甘肃省粮食产量灰色关联分析影响因素科技投入高素质农民绿色农业

    农业科研服务边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以广西龙州县及其驻地科研院所为例

    吴琴斯农君鑫覃杰凤赵金萍...
    15-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探讨驻边境县域农业科研院所如何发挥科研功能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与龙州县实际情况,剖析农业科研对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聚焦"一个中心,三个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机制,旨在为农业政策的科学制定、把握农业科研方向和推动边境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科研边境县县域经济机制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郭培陈烝孙祥瑞赵聚莹...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技服务对增强农业创新实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科研单位作为解决区域农业科技难题的核心力量,在推动科技服务地方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从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因素过多、成果转化应用不足、考评机制缺乏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服务工作中凸显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克服科技服务中的不利因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技服务工作的对策.

    科技服务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成效科技成果转化考评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

    唐正灵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为推动农村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然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地理位置偏僻、人才短缺、技术更新慢、资金筹措困难及认知浅显等缺陷,致使农村物流发展较为缓慢.基于此,文章对现有农村智慧物流文献进行梳理,以农村智慧物流发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农村发展智慧物流的现实意义,又结合当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现实矛盾,深入剖析制约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因素,探寻促进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促进农村物流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村地区提升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信息平台

    传统文化赋能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冯晓平王飞帆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主体力量是关键,生态环境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动力,社会组织是保障,他们共同驱动着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却面临着发展主体流失、生态问题突出、产业发展滞后、组织发展缓慢等阻碍现代化推进的现实困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性文化的积淀,对于特定群体来说具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可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激发集体行动的改变,有效打破当前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即传统文化以涵养农村主体赋能农村现代化、以提升农村生态价值赋能农村现代化、以助推农村产业发展赋能农村现代化、以再造农村社会组织赋能农村现代化,继而成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力量.为此,亟须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探索传统文化赋能现代化的创新模式,以实现传统文化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赋能.

    传统文化农村现代化赋能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新时代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科改革为例

    王传增王翠萍焦其庆赵海军...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必须走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的发展之路.文章在分析了学科建设对农业科研院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的学科改革为例,客观分析了其学科发展现状,阐述了学科改革的实践探索与主要创新,并提出了今后深化学科改革的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农业科研单位乡村振兴学科建设改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战略需求驱动农业科研机构转型的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为例

    孙士涛潘江鹏杨晶赵浩含...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在国家战略需求下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使命不聚焦、学科不全面、资源较分散等问题,并结合其实践经验,立足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建设,从高质量实施主体发展定位、学科优化、要素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转型发展以及国家农业科研体系的梯次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国家战略需求农业科研机构转型发展内在驱动

    农业科研院所标准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肖敏郭冰姚建中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提升现代院所治理能力、科技创新活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文章总结了现代院所标准化建设概况,分析了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从树立标准化治理理念、系统性推进标准化建设、增强标准实操性和加强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标准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同类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

    农业科研院所标准化建设治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