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洋问题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洋问题研究
南洋问题研究

庄国土

季刊

1003-9856

xianan@xmu.edu.cn

0592-2186414

361005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南洋问题研究/Journal Southeast Asian Affair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CSSCI期刊,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东南亚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庇护主义与一党独大政党体制——基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经验的比较分析

    林红周国军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展中国家,多党竞争的政党体制与国家发展所需的稳定秩序是一对复杂的关系.东南亚国家从传统政治中承继下来的庇护主义文化为理解政党体制与政治秩序提供了一种分析视角.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都是典型的一党独大政党体制,马来西亚巫统是族群性政党,领导着一个以其为中心的政党联盟,它以各族群精英共识为基础,建构了一种多元权力结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非族群性全民政党,以优绩主义精英共识为基础形成了一元权力结构.这两个政党的权力结构均以精英庇护关系为基础,不同的是,巫统内部以经济利益联结的庇护关系极易造成政党精英的对抗性竞争,不仅会造成政党权力结构的松懈,而且还降低了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人民行动党内部由于优绩权威的强力主导而有效维持政党精英的团结,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较高,政党权力结构相对稳定.近年来,马来西亚巫统已经失去长期执政的地位,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仍然维持着长期执政的局面,庇护主义及其对政党权力结构的影响可以为两国政党体制的不同命运提供充分解释.

    庇护主义政党体制一党独大政党权力结构

    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探析

    夏莉萍王栋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菲律宾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菲律宾重视以法律手段保护海外菲劳权益,确保多方参与保护体系建设和各方有效协调,多渠道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并形成较为完整的闭环保护程序.经济发展、国内政治和外交诉求是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优势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建设为其他国家保护海外劳工权益提供了有益启示.

    菲律宾海外菲律宾劳工权益保护

    民主改革时代印度尼西亚政治家族崛起的逻辑分析——政党体制低制度化与庇护式权力运作

    夏方波
    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族政治是现代政治中诸如家产制、世袭制与父权制等传统要素的延续,但是面临着弱制度性和政治代表性匮乏的内生困境.2024年印尼总统佐科的长子吉布兰在传统政治家族把持政党与选举资源的限制下,以36岁低龄成功当选副总统,标志着佐科政治家族的正式崛起.佐科如何有效地克服家族政治的内生困境成为理解后威权时代印尼权力政治逻辑的有效切入点.民主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印尼政党体制低制度化在政党品牌、党内政治和党群关系方面为庇护式权力运作打开了方便之门,魅力领袖能够借助政治声望与社会资源渗透政党,干预提名,动员和转移民意支持,最终促成佐科家族从地方至国家政治层面的跃迁.可以预见,无论是普拉博沃的政权还是佐科家族后辈的政治生涯,都将继续受到佐科及其政治遗产的影响.佐科凭借自身积累的民意支持和政治资源,依旧能够对印尼高层政治的走向施加强大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家族政治政党体制庇护式权力

    东南亚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与多层次区域治理路径

    郑先武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和数字化"双转型"、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双回归"日益加剧背景下,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缘化趋势.东南亚作为世界级关键矿产的储藏地、生产地以及颇具潜力的关键矿产消费地和最终应用的供需市场,其关键矿产供应链面临日益综合化的安全风险,涉及东南亚区域内外多个层次和经济、环境、政治、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并由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多个行为体的复杂互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复合体.基于此,东盟通过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两种路径推进东南亚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治理,并开启以东盟矿产部长会议机制为区域引领、以东盟国家间政策协调为国别支撑、以"东盟+3"等合作机制为跨区域协同的多层次区域治理进程.针对该治理进程的内部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东盟可在提升战略引领性、领域综合性、资源互补性等方面予以加强.

    关键矿产供应链综合安全多层次区域治理东南亚

    气候变化对东南亚国家内部冲突的影响分析——以菲律宾棉兰老岛为例

    李捷王思嘉谢诗瑶
    6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深刻挑战,然而气候变化与冲突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明晰.总体上,当地的脆弱性在气候变化与冲突之间发挥着传导效应,而气候变化特别是其引发的灾害,通过制造各类危机、为冲突方提供机会结构等方式,对冲突造成倍增效应.近年来,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气候变化与冲突的叠加过程,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案例尤为典型.气候变化引发的短期和长期灾害,恶化当地的粮食安全、水安全,加剧原本存在的生态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由此引发的粮食不安全、生计危机、流离失所等系列问题,既加剧冲突各方围绕资源的竞争,也为相关暴力组织提供机会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冲突的发展.棉兰老岛的纵向冲突和横向冲突的持续和蔓延,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敲响警钟.

    气候变化冲突东南亚棉兰老岛菲律宾

    中国—东盟关键矿产合作的态势、挑战与拓展路径

    孙海泳
    8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矿产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双方在资源禀赋与贸易结构方面的互补性、"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合作框架的支撑作用,以及双方在产业转移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是中国与东盟关键矿产合作的主要动力.双方通过聚焦矿产贸易、投资与矿产加工园区建设与运营,以及矿业生态构建等领域不断取得合作成果.在此过程中,东盟主要矿产国不断扩展的矿产加工本地化政策、美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去中国化"政策以及东盟国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伙伴多元化政策等,成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拓展与深化关键矿产合作的重要挑战.对此,中国需稳步推进双方在关键矿产产业链延伸、关键矿产产业数字化升级与绿色发展、区域矿业治理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东盟"10+1"关键矿产"一带一路"

    东盟人工智能治理研究

    阎德学郜晗轩
    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东盟不断推进区域人工智能治理进程,增强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弥合区域人工智能鸿沟.东盟将人本理念作为核心治理原则,着手构建人工智能网络化治理机制,通过"多层治理"模式统筹东盟人工智能治理.在设计思路上,东盟人工智能治理展现出国际化视野,同时深入考量本土化需求;在实践进程中,则强调治理规范的包容性,吸纳多方意见,通过国际软法等灵活调整机制,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前瞻性.由于现行人工智能治理规范的宏观性和模糊性,以及缺乏对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风险的考量,东盟人工智能治理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加上东盟成员国之间人工智能水平差距较大,其难以在短时间内摆脱人工智能鸿沟的影响.因此,在现有规范基础上,东盟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促进区域人工智能治理的"软法"与"硬法"协同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东盟人工智能治理规范框架"软法"治理多边机制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

    2024年分类总目录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