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宋凤斌

季刊

1001-0068

nxkyzy@sohu.com

0451-86622142

150081

哈尔滨市哈平路138号(哈尔滨市402信箱)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Journal 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及研究简报。目前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颍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与承载力分析

    陈杰欧阳志云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颍河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分析了颍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颍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流域整体负载指数为19.24,约一半县市的负载指数大于20,今后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较小;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4.51亿m3,可引用流域外水资源潜力约23.69亿M3,以水资源的最大可利用总量计算,2008年颍河流域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约为2 732.88万人.低于常驻人口数量,超载幅度为10.88%;预测2020年水资源承载人口规模为3 590.87万人,高于预期人口11.62%.由于颍河流域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考虑水质、供水保证率、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实际承载力可能远小于计算值.研究结果对颍河流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水治污、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资源承载力负载指数颍河流域

    规模化猪场六种绿化树种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

    王少军鲁彩艳牛明芬史奕...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测定了辽宁阜新原种猪场6种绿化树种的生理生态指标,进而对其固碳释氧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月份,6种绿化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明显不同,主要为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多出现在上午7:00-9:00左右,第二个峰值在14:00-16:00之间,中午时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银中杨和小叶杨净先合速率分别在6、7月份达到最高值,呈单峰曲线变化;南果梨和苹果梨在8月份明显降低,随后升高,呈双峰曲线变化;白丁香和紫丁香在6月份有明显降低,也呈双峰曲线变化.6、7、8三个月份6种绿化树种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强,9月份次之,5月份最弱.苹果梨的固碳释氧能力最高,其次是白丁香、南果梨、小叶杨和银中杨,而紫丁香的固碳释氧能力最差.苹果梨、白丁香及小叶杨是合适的绿化植物,适宜于广泛推广,大面积种植.

    规模化猪场绿化植物固碳释氧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测

    索瑞霞王福林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最小二乘回归是一种能在一个算法下同时实现回归建模、数据简化和两组变量间相关分析的新型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多重相关性,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偏最小二来回归分析方法用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拟合和预测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建模简单、计算结果可靠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偏最小二乘回归成分提取人均纯收入预测

    基于小麦良种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刘笑明李同昇张建忠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农业技术创新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扩散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的快速进步,但我国目前对农业技术创新空间扩散过程的研究相当缺乏.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作为创新源头,以小麦良种-小偃22作为创新技术,以陕西关中地区作为扩散区域,构建了小麦良种技术扩散的模型,并对其空间扩散的特征、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强度、种植规模、种植条件、技术本身的优势等与扩散过程呈正相关;扩展扩散与等级扩散相结合是主要的扩散方式;扩散机制则表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联合驱动.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小麦良种

    基于小波分析的玉米叶绿素a与LAI 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

    宋开山刘殿伟王宗明吕冬梅...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3与2004年分别在长春市良种场与中国科学院海伦黑土生态实验站,实测了大田耕作与不同经营制度作用下玉米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a含量、叶面积指数(LAI)数据.采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SAVI(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TVI(Transformed Vegetation Index)、MTVI2(Modified Transformed Vegetation Index 2)等植被指数建立了玉米叶绿素a与LAI反演模型;应用小波分析对采集的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了能量系数提取,并以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对玉米叶绿素a与LAI进行估算.研究发现NDVI、SAVI、TVI、MTVI2植被指数可以较为准确的估算玉米叶绿素a、LAI(R2>0.70);小波能量系数回归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叶绿素a含量、LAI的估算水平,以一个特定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玉米叶绿素a、LAI回归确定系数R2分别高速0.79、0.82;以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玉米叶绿素a、LAI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线性回归确定性系数R2分别高达0.87、0.90.以上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变量提取,进而反演玉米生理参数,对其他植被生理参数反演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高光谱叶绿素a含量LAI植被指教小波能量系数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广西平果铝土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覃事娅陈建宏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平果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综合指数,并对矿区的耕地总量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的耕地总量已从1995、2002年的极不平衡状态提高到了2008的不平衡状态.随后分析了影响矿区耕地总量变化的因素及矿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与潜力,最后提出了实现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定量评价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利于平果铝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平果铝土矿区

    农户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引导——一个学习进化的视角

    浦徐进吴林海曹文彬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考察处于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的生产主体--农户施用农药的行为选择,重点关注农户生产合作组织中农户施用农药行为的策略互动和学习过程.首先建立具有明晰微观基础的进化博弈模型,揭示农户施用农药行为的内在机理;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来深化理论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增加出售无公害农产品的得益、提高检测精度等方式来引导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研究结果不仅刻画了农户施用农药行为选择的学习机制,同时也对如何推广生物农药提出了政策建议.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进化博弈行为选择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西藏农业生产效率分析——以日喀则地区为例

    朱帆余成群李少伟孙维...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基于输入的CCR和BCC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稳步上升,但是纯技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时滞和技术路径依赖,规模效率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来源;农区的技术效率最大,但半农半牧区综合经济效益空间居首;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DEA模型投影分析,提升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应从优化土地资源、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源3个方面着手.

    数据包络分析农业生产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西藏日喀则

    消费者对黄山地理标志茶叶认知及购买行为的计量经济分析

    占辉斌陈超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直接对黄山茶叶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对以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认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发现和定量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因素.研究表明,当前,消费者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的认知相对较低,但对黄山地理标志茶叶有强烈的购买意愿并愿意支付一定的价格溢价.同时,消费者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知识的了解程度、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标签的信任程度、消费者茶叶的偏好以及购买茶叶的主要用途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消费者黄山地理标志茶叶认知购买行为logistic模型

    黑龙江垦区粳稻供应链协作集成原则及支持政策研究

    冷志杰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黑龙江垦区粳稻供应链的竞争力,为"影子垦区"找到理论基础,选择政府对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主体的补贴力度代表政府调控程度的结构变量,建立一个粳稻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用该模型揭示粳稻供应链本质特性,提出改进粳稻供应链集成程度的协作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成粳稻供应链的约束分析,表明粳稻供应链利润向下游主体流动的趋势无法靠供应链内部集成机制反向平衡,政府沿供应链各主体向上游逐渐增强补贴支持力度才能增强供应链的集成程度,从而提出了有利于粳稻供应链集成的政府政策.

    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粳稻集成供应链协作政策黑龙江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