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欧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欧洲研究

周弘

双月刊

1004-9789

010-65135017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454室

欧洲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有关欧洲问题研究的学术性刊物。刊登我国学者对欧洲各国及欧共体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介绍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提供国际问题背景资料,报道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欧洲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丁一兵孙艺宁张晓鸥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不仅广泛提升了经济效率,对收入分配格局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近年来欧洲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加剧这一关联特征出发,刻画出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本文基于2007-2019年欧洲36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的水平指标,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的相对规模,显著地改善收入不平等.然而,由于其对收入分配效应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欧洲数字经济发展易于造成国家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欧洲国家数字经济测度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

    经济一体化中的后发劣势与欧盟新成员国的经济追赶——以维谢格拉德四国1820-2018年的经济追赶为例

    马骏驰
    2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维谢格拉德集团为代表的欧盟新成员国在1820-2018年的经济追赶是失败的.通过考察这些国家近二百年间参与的三次经济一体化,本文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新成员国实现经济追赶的桎梏.西欧的技术、市场和资本在经济一体化之前以及经济一体化期间推动了新成员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制度变迁,催生了短期的经济追赶.然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保护性市场和资本减弱了新成员国持续推进工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制度改革的意愿,让这些国家陷入了"参与经济一体化——依赖经济一体化的庇护——经济发展受阻——继续寻求庇护"的路径依赖,最终拉大了其与西欧国家间生产效率的差距,造成经济追赶的失败.本文指出,这一桎梏源于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庇护.庇护替代了技术与制度的作用,而这正是经济一体化给新成员国带来的后发劣势.鉴古知今,欧洲经济一体化也许并不如欧盟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也并不一定是促进经济追赶的法宝,甚至可能蕴含更为严重的后发劣势.

    经济一体化经济追赶后发劣势欧盟中东欧

    安全文化退化、北约威慑东扩与欧洲安全结构转型——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动力

    王弘毅
    6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慑和防御作为北约的核心战略,是维系跨大西洋联盟团结与集体安全的主要支柱.冷战结束后,北约安全战略一度从以威慑为主体转向以防御为主体.随着北约东扩的开启,北约与俄罗斯互动生成的友谊文化逐渐被竞争文化所取代.伴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竞争文化逐渐让位于敌意文化.安全文化的退化导致北约对俄战略定位也随之调整.北约改变了冷战后在中东欧地区长期维持的延伸威慑战略,开始转向前沿威慑.既有研究集中从美俄关系互动的结构视角解释了北约威慑东扩发生的原因及其动力,但对中东欧国家在其中扮演的安全焦虑扩大器和传播者的角色关注有限.本文尝试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安全文化作为解释变量,重点讨论中东欧国家何以影响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安全文化,使北约威慑东扩力度不断强化,从而加速了欧洲安全结构在基本架构和均势重心上的转型.

    安全文化北约威慑东扩中东欧俄罗斯欧洲安全结构

    英国2024年大选后的政治生态及其政策影响——政治冷漠化、政党格局碎片化与外交"安全化"

    李靖堃
    8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7月,英国举行议会下院选举.这是它正式退出欧盟后的首次大选,其结果对英国未来的内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此次大选反映出英国政治生态中的一些重要变化,特别是在选民偏好和政党格局方面.在选民偏好方面,民众不仅对政治越来越冷漠,而且其政党偏好也更具流动性和易变性,这也凸显了英国选举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民主困境;在政党政治方面,随着挑战型政党力量的增强,英国政党格局碎片化进一步加剧.选民偏好的变化与挑战型政党的兴起都将对执政党的政策实施造成压力.与此同时,工党在斯塔默的领导下有意淡化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其经济社会政策重回中间路线;而在外交方面,以"进步现实主义"作为指导理念,安全成为优先议题,外交"安全化"趋势明显;在地区取向上,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重新聚焦于欧洲,并向"全球南方"倾斜.

    英国大选政治冷漠政党碎片化外交安全化

    欧盟"全球南方"政策的调整——基于地区间主义视角的分析

    顾苏
    11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欧盟逐渐加大对"全球南方"的关注,将其视为构建"基于规则的"多极世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欧盟不断调整其对外政策,持续在战略上谋求与"全球南方"这一地区关系的深化,力图巩固自身作为全球行为体的地位.作为欧盟外交关系的一种特定模式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地区间主义为理解欧盟"全球南方"政策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欧盟通过重新校准定位、突出经济合作、强化安全协作、加强盟友协调等方式加速调整"全球南方"布局.欧盟政策调整的动因包括平衡大国影响力,推动经济"去风险"以及应对"全球南方"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背景下的加速觉醒.欧盟"全球南方"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地区间主义的三个核心功能,即平衡、制度性协调与身份认同构建.尽管欧盟已表现出强烈的政策调整意图,其策略日益复杂化,但相关政策的全面落实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阻力.未来,欧盟将继续调整和细化其"全球南方"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

    欧盟"全球南方"地区间主义欧盟对外政策

    Abstracts

    前插1-前插4页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