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平顶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平顶山学院学报

罗士喜

双月刊

1673-1670

pdsz@chinajournal.net.cn;pdsuxb@pdsu.edu.cn

0375-4910025

467002

河南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

平顶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检索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自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出版,一、三、四、六期相对集中刊发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二、五期相对集中刊发自然科学论文。望广大作者踊跃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Probit模型在数字金融风险预测中的性能分析

    柏璐闻雯
    51-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数字金融的风险预警,需对其背后的规律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实现对其风险精准、高效地预测.在数据不平衡的情况下,采用常规单一类别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时存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研究面向数字金融欺诈的浅层特征选择方法.为了解决数字化金融风险数据中存在的冗余和无关特征,采用了一种基于二元萤火虫算法的 Probit模型,以更有效的方式来筛选数据中的初始特征.实验结果显示,融合烟花协同进化的二元萤火虫算法收敛速度和精度均显著优于其他算法.在初步特征子集中最佳分类精率为 93.535 8%,平均分类精度为86.254 3%,运行时间为5.488 3 s;运行时间得到了优化,分类精度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研究提出的改进算法模型可以用于指导金融风险管理实践,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和预防金融欺诈风险.

    萤火虫算法Probit模型协同机制风险预测数字金融

    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研究

    潘佳斌孟俞彤李晓云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是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大别山革命老区229 个红色旅游景区数据样本,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研判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区域外可进入性表现为南部通畅、西北—东南两端闭塞的"南入位优、极端分化"非均衡状态,区域内服务可达性较好,对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景区间连通可达性已形成高品质景区为主导的"中心强两端弱、局域空间错位"的空间分异格局.

    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GIS

    京津冀旅游类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韩清文韩瑞玲杨可扬卢钖钖...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识别旅游类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对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国家及省级层面公布的京津冀地区的多类型旅游类乡村的空间信息,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法和不均衡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选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人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旅游发展 6 个维度19 个影响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旅游类乡村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4 个高密度区和3 个中密度区;影响因子中森林面积的解释力最强,GDP总量最弱,交互作用结果均为增强;不同影响因子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均为正反双向影响,其中道路密度和人均GDP的反向作用范围达到了80%以上.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发展的建议.

    空间分布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

    版权声明

    71页

    山西省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金慧刘敏高咏铮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业作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保证旅游业高韧性水平发展对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 11 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 2002-2020 年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变化,并基于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20 年山西省旅游产业经济整体呈现出三个完整周期以及尚未完成的第四个周期.2)山西省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水平逐渐提升,各地市间差距减小,向高韧性集中发展.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多样性、政府支持力度和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山西省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提高;区域游客结构、区域旅游服务设施刺激山西省旅游产业经济韧性降低.

    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山西省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江永红荣丽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4-2020 年省级数据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居民人均年收入视角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对中低收入群体更显著.其中,知识传递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会弱化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缩减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缩小女性、低学历群体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应从农村教育普及、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改善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城乡收入差距

    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影响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何文彬宫铭烜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能否形成供应链集群是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2001-2022 年全国31 个省域上市公司数据,对省域高质量发展影响企业供应链集中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省份能显著提升其企业的供应链集中度,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拆解后发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是企业供应链集中的主要推动者,研发投入强度、空气质量和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供应链集中度高质量发展省域经济

    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刘斐赵孟凯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型升级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提供了关键支撑和核心动能.基于全国30 个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数字产业化应用水平、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数字创新能力水平4 个维度构建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发挥的作用最大.中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水平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消费需求来间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水平制造业转型升级固定效应

    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伍文生杨继文唐紫文程雨...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分析2017-2021 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及各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同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2017-2021 年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仍处于中等水平.从局部来看,合肥都市圈内各地级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性,呈现"较低—中等—良好"的梯队特征.最后,确定影响其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既有相同障碍因子,也有差异障碍因子.

    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改进熵值-TOPSIS法

    阜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化研究

    金燕芝张克荣王思元姜亮宇...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DPSIR模型构建阜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2017-2021 年阜阳市8 个县市区进行绿色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结果显示:阜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DPSIR评价系统中,动力子系统递增最明显,压力子系统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阜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先上涨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各县市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分化现象,颍州区绿色发展水平最高,颍东区、阜南县、颍上县排名靠后,各县市区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同质性集聚效应,整体呈现"阜北>阜南"的空间发展格局.最后,根据各县市区发展水平及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阜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