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萍乡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萍乡学院学报
萍乡学院学报

马春玲

双月刊

2095-9249

xbkyclgc@vip.163.com

0799-6684151,6682112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萍乡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为提高本刊质量,我们每期都主动向有名的学者、博士、教授约稿。高质量的科研生论文不收版面费还发稿费,此举得到许多作者的好评。另外,我们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本地区的人文文化,开辟了一些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龙舟满江图》看地方民俗文化承载与民众精神追求

    陈勤学
    63-6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舟竞渡是一种极富地方民间特色的竞技活动,也是祭祀仪式中一种常用的载体,常见于地方民间宗教类祭祀仪式的图像中.《龙舟满江图》描绘了清末民初江西泰和地区民间龙舟祭祀竞渡的场面,是一幅充满道教色彩的水陆画.该图通过以民众送神到洛阳桥系列仪式的图像叙事,反映了江西泰和及其周边地区民间信仰的现实需求,其隐性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实际上是当地日常民俗事象的世俗化呈现.该图像同时突显出民众祈愿神灵护佑、添丁进粮、耕谋顺遂、老幼升平、禳灾集福等精神追求.

    《龙舟满江图》水陆画民俗民风文化承载精神追求

    曾朴对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的小说想象

    杨玲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曾朴从未出国,其创作的《孽海花》中却有大量关于外交及海外经历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陈骥东其原型就是陈季同.陈季同对曾朴创作《孽海花》有多方面的影响,小说人物陈骥东成为曾朴对恩师陈季同的文学想象,学界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魏绍昌的《孽海花资料》列出的《人物索引表》并未提到小说人物陈骥东原型即陈季同,兹从文学想象侧面揭橥这位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

    曾朴《孽海花》陈季同陈骥东

    古典舞身韵"圆"与"和"的文化内涵探究

    王亚莹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韵"的出现是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的转折点,是古典舞前进道路中的硕果,其赋予了古典舞新的内涵,是古典舞精华所在.古典舞身韵包涵了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显现,凝聚着中华民族艺术的精粹.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圆""和"文化在古典舞身韵中的外在显现及内在意蕴,并通过分析作品释义"圆""和"文化的舞蹈表达,展现古典舞身韵的艺术理念,揭示古典舞身韵深谙的中华民族艺术审美追求及对生命宇宙的思考.

    古典舞身韵文化内涵"圆""和"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搭子"研究

    陈静熊佳莹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搭子"的原义与新义,对"搭子"的流行情况及其语法功能展开研究,指出"搭子"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搭子"内在的语言因素;二是使用群体的心理因素;三是传播媒介的助推."搭子"的流行与扩散,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在信息时代敢于打破传统人际关系、积极探索新的社交策略的社会风貌."搭子"的创新性表达与使用不断丰富着汉语词汇,也推动着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

    语言学网络流行语"搭子"社会文化

    "V一V"与"VV看"的语义语用差异及认知解释

    赵丽华吴德新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汉语中,"V一V"与"VV看"都是由动词重叠引申而来的固定结构,两者在动词的选择,语义和语用方面有很多的共性,但二者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句法上看,二者在句法位置上存在差异;从语义上看,二者在祈使义程度和主观性程度上存在差异;从语用上看,二者在现实性上存在差异.形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均可以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独立性象似动因理论、重叠性象似动因理论、距离象似动因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原则与经济原则中得到解释.

    "V一V""VV看"认知语言学象似动因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数字出版产业组织建构

    李冬泳张子龙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出版产业组织架构.借鉴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可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四个方面构建数字出版产业的组织架构.数字出版共生系统具有要素数据化和聚合化、组织动态化和协同化、生产模块化和智能化以及交易泛在化和碎片化的四大特征,从共生理论的来看,数字出版产业组织基于IP内容共享和基于用户参与实现的融合共生系统的运作机理,为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组织建构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共生理论数字出版产业组织建构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何以可能?

    梁晓红保虎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思政课程本身固有的政治属性和现实针对性要求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准确全面融入课程教学.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具有直接和具体的指导性和启示性.课题组从逻辑上对何以融入问题做深层认知剖析,从教学上探究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的问题,并对融入启示做出总结,这是搞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内在要求.高校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诸多教学要素协同发挥作用,增强青年学生在国家事业新征程上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主动.

    党的二十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入

    大学生日常党史主题推进式教育制度化探析

    陈琳林嘉莹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推进大学生日常党史主题推进式教育制度化,对发挥好党史的立德树人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党史教育实际,就大学生日常党史主题推进式教育制度化的概念、意义及其创新路径进行探析,以达到增强党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其实效性的目的.

    党史主题教育制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泛娱乐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章雪平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巨大影响.在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呈现出对互联网媒介依赖程度高、追逐热点、热衷圈层化社交的特征.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弱化、理性思辨能力降低、思考能力钝化的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主流价值为导向,传播社会正能量,巧用大数据算法,发挥先进人物影响力.

    泛娱乐主义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多元互动参与式教学探究——以萍乡学院为例

    吴艳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主线,多元互动参与式教学是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文章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创新创业课程多元互动参与式教学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多元互动参与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