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罗五金

月刊

1674-344X

xb6292@126.com

027-87943525/62854856

430205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于中学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学教学研究。开展高等师范各学科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教育管理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北省基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潘凌霄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妇联干部培训是妇联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对妇联组织建设有重要作用.妇联组织改革后,大量不同领域的妇女加入妇联组织,培训成为妇联干部履职尽责最迫切的需求.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围绕党的重大战略部署,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为妇联系统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各级妇联组织在开展妇联干部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基层妇联培训要牢牢把握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让思想理论教育更加深入,专业教育更加精准,干部教育更加接地气,让培训工作见实效.

    基层妇联妇联干部教育培训

    人工智能驱动数字创意产业价值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人工智能对数字创意行业的变革与重塑

    孙璐孙文琪何景明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价值重构视角,探讨了人工智能(AI)赋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促进资源配置、催生新业态和重塑价值链,全面提升了数字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平台智慧化和生态系统化变革,为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创意产业仍面临技术、内容、就业和伦理等多重风险.因此要强化技术攻关,优化人才培养,完善法规政策,构建伦理治理机制,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风险,以确保数字创意产业的安全、包容、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产业价值重构商业模式创新

    戏曲与影视艺术的有机融合——论《装台》的叙事特色

    董艳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剧《装台》不仅用镜头艺术立体地呈现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而且运用多种蒙太奇手法将地方戏曲与剧中人生活进行有机链接,形成戏曲内容与剧集故事互文关系,使剧情意义得到进一步扩展.在此基础上,还将戏曲从业者的喜怒哀乐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凸显剧作主题,体现人文情怀,有效实现戏曲文化的影视传播.

    戏曲影视《装台》叙事特色

    厦门珠绣海上丝绸之路路径发展及传承流变

    刘炼卢新燕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厦门珠绣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厦门珠绣源于20世纪初期海上贸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下简称海丝)发展的产物,其蕴含着独特的海丝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厦门珠绣的海丝背景发展路径、外贸加工到自创品牌外销出口及其蕴含的海丝历史渊源及文化流变传承,探析海上丝绸之路对闽南传统非遗手工艺的影响.同时厦门珠绣通过海丝文化交流与传播,不断拓展创新渠道,实现多元融合与发展,推动新海丝之路下厦门珠绣的新传承、新发展.

    厦门珠绣海丝文化闽南文化新丝路

    中日动漫文化中的身体性消费差异分析

    钟儒若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视觉为主的动漫文化,受众对其的消费与观赏方式也多是身体性的.由于对互联网的利用程度与感知媒介的不同,中日动漫文化在身体性消费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观赏环节中身体感受的自我/他者影响;符号身体消费的想象/实在取向;夸张与拼贴/现实片段提取的原始身体拆解方式.在动漫文化的身体性消费上,日本呈现出一种分割、拼贴的倾向,而中国则呈现出一种提取、复制的倾向.

    中日动漫文化身体性消费类互演示叙述图像拼贴现实提取

    19世纪粤洋海盗海外形象译介研究

    李东张德让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近代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历史组成部分,19世纪粤洋海盗的海外文献尚未厘清,其海外形象仍不清晰.经考,19世纪西方译介粤洋海盗活动的英文译、著达14种.这些译、著以专门史、传记小说和社会政治评论等多种体裁呈现,书写了粤洋海盗的犯罪行为、生活方式及其被镇压的过程,这些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于海盗的固有印象,综合展现了粤洋海盗的犯罪本性、多面人性及东方社会特性.上述发现有利于扩展学界对粤洋海盗研究视角,并有助于拓宽传统中国社会海外形象的研究思路.

    粤洋海盗海外形象译介

    越剧英译的文学性、音乐性、表演性研究——以《双飞翼》为例

    张伟秋裴正薇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越剧英文译本在文学性、音乐性和表演性方面的表现,选取了上海越剧院的新编历史剧《双飞翼》(中英字幕)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描述法和对比分析法从诗歌和文化词翻译两个层面探讨了越剧译本语言的文学性.接着,借助ELAN软件对视频进行分层标注和统计,研究越剧英译的音乐性和表演性.研究发现:文学性方面,译本基本做到达意,但因字幕时空限制和观众"可读性"考虑,舍弃了部分文化韵味;音乐性方面,译本在押韵和节奏上都基本保留了上口性特征;表演性方面,大部分英译唱词与舞台动作表情相符,但也存在表达不充分的情况.希望能够为越剧的英译提供有益借鉴,助力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

    戏曲翻译越剧《双飞翼》ELAN

    游洪琼作品

    游洪琼
    封3页

    陈郢国画艺术作品

    陈郢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