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罗五金

月刊

1674-344X

xb6292@126.com

027-87943525/62854856

430205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于中学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学教学研究。开展高等师范各学科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教育管理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量子产率的发光碳点

    马云秀吴章茂雷芯周博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光碳点作为一种零维纳米发光材料,具有发光范围宽、发光易调控、生物兼容等优良特点,在传感检测、生物医学、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了揭示高量子产率发光碳点的特性,从碳点量子产率测量方法、蓝光碳点、黄橙光碳点、红光碳点分析与总结其高量子产率(>80%)的制备方法,从而为高效发光碳点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碳点高量子产率发光波长制备方法

    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粒子及可见光条件下降解亚甲基蓝

    华丽曾建华胡庆兰朱玉涵...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并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进行产物形貌表征、成分和晶型分析,并讨论可见光区域里不同光催化条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属于锐钛矿型TiO2,在(λ≥460nm)可见光区域里,光催化最优化实验条件为:亚甲基蓝浓度为20μg/mL,光照时间为60min,光催化剂用量为0.5 g,可达到最大降解率为57.35%.这为进一步发展TiO2基复合光催化剂提供了基础数据.

    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亚甲基蓝降解

    蟹壳粉的特殊结构对蓖麻油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翁方青王婧仪何可欣简奎...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蟹壳是一种常见水产废弃物,具有硬度大、众多官能团等特点,研究发现开发蟹壳作为功能填料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前景较好.本工作使用蟹壳粉作为填料,以蓖麻油与二苯基甲烷二氰酸酯合成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体(COPU),制备了复合材料(COS-50),填料添加量达50%.同时使用碳酸钙粉作为填料制备了碳酸钙粉增强蓖麻油基聚氨酯复合材料(COC-50)作为对照组来探究蟹壳粉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SEM、TGA、拉力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各方面性能进行了分析.探究发现,蟹壳独特的甲壳素-蛋白质结构上含有的活性基团与COPU发生化学反应成键,所得材料COS-50力学性能表现出色,抗拉强度达到34.3 MPa,弹性模量为5454.0 MPa,界面相容性良好.

    蟹壳蓖麻油聚氨酯预聚体复合材料

    以箬叶"炭"究Cr(Ⅲ)和Cr(Ⅵ)的检测与吸附综合实验

    张蕾肖长生苏明伟张洪权...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科教融合"为导向,以湖北鹤峰的箬叶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和碳量子点并进行基本表征,以生物质炭吸附Cr(Ⅲ)和Cr(Ⅵ),以荧光淬灭法检测Cr(Ⅲ)和Cr(Ⅵ),吸附和检测过程绿色环保.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r(Ⅲ)的吸附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吸附Cr(Ⅵ)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二者均为自发吸热过程.作为本科生综合教学实验,本实验不仅涉及多种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制备、表征、数据处理、吸附机制分析等重要环节,同时融入了文化自信、地域文化和绿色化学等课程思政理念.该创新实验教学时长约为24小时,适合用于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实现了基础化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提升了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箬叶生物质炭碳量子点Cr(Ⅲ)和Cr(Ⅵ)检测与吸附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魏茜茜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建设大量建设,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较为急迫的需求.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建筑施工系统结构关系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要素间的影响关系情况进行模型建构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可行性措施.

    解释结构模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基于BiLSTM算法的课程评论情感分类及其成因探究

    徐锐杨帆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BiLSTM算法的中文评论情感分类模型,针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学生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分为"Positive""Negative"和"Neutral"三类.利用网易云课程平台的评论数据,结合Bert预训练模型进行词向量训练.结合SVM分类原理与重采样技术进行模型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模型在精确率、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上表现优异.通过层次聚类与语义网络分析,可视化展示评论的情感成因,为课程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BiLSTM算法中文课程评论情感分析层次聚类

    自适应权重优化的树突状细胞算法

    田雨柔杨鹤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突状细胞算法是人工免疫系统中先天免疫层的经典算法,该算法通过融合危险和安全信号发现异常.但树突状细胞算法在信号权重的取值上常需要根据数据特征手动设置,削弱了算法的自适应性.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了网格搜索法,在给定的权重范围内根据识别效果自动调整权重取值,得到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数据集的信号权重组合.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权重优化的树突状细胞算法能根据数据集特征自适应训练得到较合理的权重矩阵,减少了人工经验对算法准确率的影响,改进后的算法识别准确率、真阳性率等均高于原树突状细胞算法,并优于同类算法.

    自适应权重网格搜索树突状细胞算法(DCA)人工免疫系统

    大学物理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王筠祁红艳杨辉冯国强...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研究一个学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理工科本科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这项改革既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在线预习实验、按时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也有利于教师随时随地在线批阅实验报告,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交错或者没交实验报告事情的发生.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大量数据发现,个别实验课由于实验装置老旧、仪器调节困难费时,极大影响学生实验测量精度,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学生普遍的实验误差分析存在的问题较多,误差理论的掌握不够扎实,这也为今后本课程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大学物理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物理学优师计划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与建议

    张祖满李莎胡森牟方毅...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优师计划师范专业大一至大三年级共62名学生为研究实施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因素均对学生的职业认知、期望和态度产生影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物理教育职业有不同看法,年级的递增也使学生对物理教育职业的理解逐渐深化.此外,生源地的差异导致学生对物理教育行业的地域认知和职业定位有所不同.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建议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素养.同时,提出了提升师范生职业情感和职业效能的具体建议.这些结果为提升物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物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物理学优师计划职业认同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BIM智慧建造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胡显燕戴晓燕胡凯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下,推进新工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从专业建设、建设多元化育人平台、创造创新创业等多种实践教学实现方式,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以此为基础,注重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工程管理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智慧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