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薇子

月刊

1002-1965

qbzz@263.net

029-85529749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情报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中文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万方、CNKI、维普三大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情报杂志》立足情报学领域,兼顾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以鼓励原创和培养新作者为已任;坚持严谨求实的办刊风格,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学术争鸣,抵制学术造假。主要栏目:情报研究、评价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由史入论":英美情报研究路径之比较

    武洋高金虎马琼诗
    1-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情报研究是西方学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情报研究都发源于二战时期历史学者参与情报工作实践的经验,在战后均以情报史为基础开展研究.英国情报学界在情报史领域成果斐然,但其理论研究水平远逊于美国,形成了情报研究英国学派,两国体现出明显的研究路径分野.比较英美两国情报研究路径,可为我国情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归因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英美情报研究的发展历程,比较其异同之处,并探究其路径分野的原因.[研究结论]英美两国不同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的差异,以及实践参与程度的不同,是两国情报研究路径分野的原因.情报研究应当以历史研究为基础,防止过度保密,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情报研究情报史情报理论情报工作英国美国文献分析法

    印度"危机驱动型"情报改革模式研究

    吴思奇迟慧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2020 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印度开始进一步调整情报体系.鉴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关注其情报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印度情报演进历史,发现三次危机深刻推动了印度的情报改革,即 20 世纪 60 年代两场战争、1999 年卡吉尔战争和 2008 年孟买恐怖袭击.基于三次危机中的情报失误,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改革并形成了现有的印度情报格局.因此,印度情报体系改革可概括为"危机驱动型"模式.[研究结论]研究认为,这种情报改革模式是基于危机进行的修正,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因此,遇到新情况时固有缺陷或将反复出现.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面临新危机与新形势,印度未来情报改革将聚焦三方面:加强情报统筹、促进技术融合、重视情报监督.部分改革新动向主要指向中国,须加强关注.

    印度情报改革情报体系情报统筹危机驱动型

    场域理论视域下的情报政治化:逻辑、机理与矫正路径

    孙曲宜钟海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场域理论作为经典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框架与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从场域理论角度对情报工作中的政治化问题进行剖析梳理,对于该问题的理论创新与策略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情报政治化本质上是情报权力的失范,表现为情报权力的弃用与滥用.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场域理论"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视角分析政治化主体背后的实践逻辑,系统分析其产生机理,并对矫正路径的可行性进行研讨.[研究结论]场域理论背景下,情报政治化是场域独立缺失、资本争夺、惯习潜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从重构情报决策场域边界、加强情报体制机制创新、明确价值导向、引入技术搭建决策情报系统等方面对情报政治化进行防范与矫正.

    情报工作情报政治化场域理论情报权力

    拜登政府的网络空间战略体系构建:发展现状、具体特征及未来趋势

    王守都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2023 年3 月2 日,拜登政府颁布了任期内第一部网络空间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结合拜登总统自2021 年上台以来在网络空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拜登政府的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框架基本成型,对其战略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政策借鉴及战略意义.[研究方法]梳理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国际政治语言学的文本及话语分析方式,进一步梳理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具体特征.[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由战略思想体系、组织架构体系、战略文件体系以及行政及立法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应对美国网络空间竞争性话语政策的建议.

    拜登政府国际战略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实力中美关系

    基于系统理论的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系统构建研究

    肖军陈嘉鑫
    33-4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针对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在观念、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合作系统框架,提出合作路径及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的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中国与东盟在构建网络安全合作系统时可以实施以下路径:在系统要素方面,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合作、以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制度规范框架进行合作、以构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培训教育体系保障合作、以创新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合作;在系统结构(功能)方面,增强系统不同要素间的协同联动、准确把握系统要素最优与结构(功能)最优关系;在系统环境方面,在梳理可供利用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利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优化系统.

    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安全制度系统理论系统构建文献分析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认知安全的理论阐释

    苏志远
    41-4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认知能力日渐成为数字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确有必要加强认知安全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案例研讨等方法,针对认知安全的话语建构、博弈态势、风险规律和保障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研究结论]认知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非传统安全的新形式之一.围绕认知安全的竞争活动涉及内容生产、技术控制和渠道争夺,背后反映出激烈的话语博弈、科技博弈和战略博弈.认知安全风险呈现特定性、传递性和目的性的规律特点,危害个体权利、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认知安全的保障体系应当围绕价值共识体系、本土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建设.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安全认知安全认知安全风险意识形态

    《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以"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为例

    刘倩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义网络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考察《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的阶段性叙事框架和策略性文本重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印媒利用策略性叙事进行的舆论战兼具政策叙事、体系叙事和身份叙事的框架特征,善用利益捆绑、情感操纵、科学伪装的叙事文本.中国对印舆论交锋应着力拓展叙事对象、提升叙事技巧、设置叙事议程,夺取舆论传播的制度性话语权.

    策略性叙事叙事文本《印度斯坦时报》舆论战话语权"印太"战略中印关系

    冲突背景下国际政经关系多元数据联合分析

    李纲杨玖洲毛进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冲突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经关系态势,识别行为异常国家,为国家外交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持.[研究方法]引入介入行为细分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治关系类型,基于角色理论、冲突介入理论构建第三方国政经关系分析理论框架,基于多元数据对政经关系标注量化,采用单因素方差模型计算第三方国政经行为的相关性,基于指数平滑预测以及箱线图检测经济行为异常的国家.[研究结论]以"俄乌冲突"实证结果来看,第三方国同冲突方俄罗斯的政经关系呈现显著正相关,但亦有部分国家同俄罗斯政冷经热,印度、英国等国家经济行为表现相对异常.本研究探究冲突背景下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经相关关系,能够为国际关系量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国际冲突政经关系第三方国多元数据量化计算指数平滑冲突介入理论角色理论

    情报产品模糊性的塑造机理研究

    刘杰
    63-6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情报产品用语含糊现象并不鲜见,其与情报产品质量标准,如"准确、客观"等要求背道而驰,不加以规制将影响到情报的决策辅助功能.[研究方法]该文首先对模糊性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阐明了该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情报产品模糊性的塑造机理.[研究结论]情报产品模糊性有其主客观原因.其中情报分析人员的角色模糊、情报工作的目标模糊、决策者的战略性模糊构成了情报产品模糊性的主要发生机理.缓解的思路在于,密切情报人员与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弥合两者之间因可能存在的"地位"差异而导致的服务妥协;强化情报生产过程的精细度和透明度等等.

    情报产品情报分析人员模糊性角色模糊目标模糊战略性模糊决策者

    基于PDCA循环的地理空间情报流程研究

    李晴晴张慧寇静行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地理空间情报质量及体系运行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建立合理的地理空间情报流程模型对有效开展研究及发挥其价值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PDCA循环的研究方法,建立以情报需求为中心的情报流程理论模型,将情报流程划分为情报需求明确、情报计划、情报生产、情报检查和情报增值五个阶段,对地理空间情报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随着各阶段情报工作持续开展,新的经验和成果不断促进已有情报环节修正,各环节不停运转、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增强地理空间情报决策支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情报体系运行效率,实现地理空间情报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地理空间情报PDCA循环情报流程情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