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薇子

月刊

1002-1965

qbzz@263.net

029-85529749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情报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中文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万方、CNKI、维普三大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情报杂志》立足情报学领域,兼顾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以鼓励原创和培养新作者为已任;坚持严谨求实的办刊风格,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学术争鸣,抵制学术造假。主要栏目:情报研究、评价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及其启示——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

    侯睿李继萌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爆炸式数据增长态势下,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情报数据管理是当前情报机构的重点任务.基于情报数据战略演进视角,梳理《情报界数据战略 2023-2025》等美国政府官方文件,分析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流程、架构,以期为我国实现数据驱动情报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美国情报界数据管理的生命周期、体系架构,从战略演进动因、指导思想演进、数据处理演进、人才队伍演进四个方面,针对美国情报界数据战略核心内容演进特点进行剖析.[研究结论]情报界数据管理生命周期是数据战略和数据管理的基础,包括计划与任务、获取与评估等 6 个不同环节.数据参考体系结构(DRA)和参考体系结构框架(RAF)共同组成情报界数据管理体系架构.为适应国际战略竞争形势的发展,我国应当从情报数字化转型、数据整合创新、跨部门数据访问、人才队伍培养、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着力,加速推动情报机构数字化转型.

    情报数据战略数据管理数据驱动情报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美国情报界内容分析法

    澳大利亚情报部门与媒体推进安全化的能力评价研究

    魏衍学
    81-8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2016 年以来,澳大利亚情报部门、政府首脑和媒体联合推动了"中国影响力"问题的安全化,对中澳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厘清安全化主体间的功能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影响力"问题安全化的认知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概述"中国影响力"问题安全化进程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究澳情报部门和媒体的安全化功能关系.[研究结论]情报部门与媒体在威胁界定方面形成了一种竞争性疏离的关系,在功能分配方面则建立了一种依附性共生的关系.这种安全化功能关系导致"中国影响力"问题的泛安全化,也使得该安全化在根本上欠缺一种合法性.对此,中国应通过构建安全价值认同,完善二轨外交机制和建立竞争性安全话语框架开展去安全化外交,重建互惠互利的中澳关系.

    安全化中澳关系中国影响力情报部门媒体能力评价文本分析法澳大利亚

    探心术与古代情报工作新模式的探讨——基于《太白阴经·数有探心篇》的研究

    方捷熊剑平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太白阴经》是唐代著名兵书,作者李筌在《数有探心篇》细致讨论了情报人员如何探悉人内心想法的理论与方法.挖掘其中的内涵,探讨古代情报工作新模式,对丰富现代情报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爬梳《数有探心篇》中对于人性弱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总结探心术的一般流程和具体措施,分析其价值.[研究结论]《数有探心篇》中的探心术继承并拓展了《鬼谷子》相关内容,尝试关注和利用对方心理变化获取情报,多方探寻可行之道.探心之术的探讨和总结,乃至其中蕴含的观念和思想,在当代情报工作中也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尤其值得现代情报搜集工作和反谍工作借鉴思考.

    情报心理情报思想情报工作探心术《太白阴经》《鬼谷子》

    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及优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张成虎李鹏旭邵会凯
    95-10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金融犯罪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在预警体系构建、信息及技术共享、制度供给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研究中,可基于系统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平衡观对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观察,为理清系统优化路径、推动系统健康可持续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结合信息生态理论,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和关联关系,明确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的形态和动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模型,并结合现实困境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分析得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由人员层、数据层和环境层通过建立依存与影响、补充与抑制、支持与促进的两两交织关系而形成的动态信息系统,且人员层存在链带、迭升和子集关系,数据层存在同源、遗传变异、离易和重生关系.系统可通过优化预警和组织体系、推动多链式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及绩效考评制度等路径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行.

    网络金融网络金融犯罪犯罪预警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结构

    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构建

    王明程李勇男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为强化国家安全情报能力,推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方法]该文对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进行阐释,并分析多模态大数据驱动下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态势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论]该模型集国家安全风险态势察觉、态势理解、态势预测及态势投射为一体,其构建可为强化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情报国家安全风险风险态势感知风险监测多模态大数据

    基于Sentence-BERT的专利技术主题聚类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阮光册周萌葳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将Sentence-BERT模型应用于专利技术主题聚类,解决专利文献为突出新颖性,常使用独特技术术语造成词汇向量语义特征稀疏的问题.[研究方法]以人工智能领域 2015 年-2019 年的 22370 篇专利为实验数据.首先,采用Sentence-BERT算法对专利文献摘要文本进行向量化表示;其次,对向量化矩阵进行数据降维,利用HDBSCAN方式寻找原始数据中的高密度簇;最后,识别类簇文本集合中的主题特征,并完成主题呈现.[研究结论]对比LDA主题模型、K-means、doc2vec等方法,本文的实验结果提高了主题划分的细粒度和精确度,获得了较好的主题一致性.如何采用fine-tune策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效果,是未来该方法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Sentence-BERT专利文本主题识别文本聚类

    融合信息对抗及混合特征表示的社交网络谣言检测方法

    朱贺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针对现实社交网络中广泛存在的不实评论对谣言检测的负面影响问题,提出对抗学习框架下的谣言检测方法,从而在提升谣言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增强模型对噪声信息的容抗性.[研究方法]以信息对抗机制为基础,搭建具有融合结构及时序特征表示的生成网络,利用部分网络结构的共享及加强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二次鉴别网络,实现将非监督的对抗生成网络向有监督学习任务上的成功拓展.[研究结论]在PHEMEv5 和新浪微博两个数据集上,该研究提出的模型在谣言检测的准确率上,相较于 9 种较为先进的基准模型至少提升了 3.1%和4.1%;同时,实验显示,该研究提出的模型对于噪声信息并不敏感.充分证明了该模型在跨平台不同语言环境数据集上较高的谣言检测效果及较强的噪声容抗性.

    网络谣言谣言检测信息对抗对抗生成网络特征融合自注意力机制

    邻避类网络舆情何以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基于3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陈宇钱清逸
    128-13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邻避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从线上舆情参与到线下现实行动的特点,然而并非所有的邻避类网络舆情均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因而需要探寻邻避类网络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以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为基础构建本土化分析框架,对30 个邻避案例进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邻避类网络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累加"作用的结果;稀缺的制度化资源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是邻避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基础条件;情绪感知和群体认同是邻避类网络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素;具有戏剧性、特异性和蕴含政府薄弱应急处置能力的促发因素是邻避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情感累加驱动型和促发因素诱导型是邻避类网络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路径.为有效阻断邻避舆情演化为现实群体性事件,一要优化邻避治理的资源供给,避免负面情绪的长期发酵和快速集聚;二要重塑政府形象,提升政府能力,建立政府权威;三要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构建邻避类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邻避类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舆情演化舆情治理定性比较分析价值累加理论

    事件系统视角下网络舆情态势感知研究

    周欢张培颖黄晓怡李轶芳...
    135-14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网络舆情事件发展态势感知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为网络舆情监管带来了极大挑战.在舆情事件发生时,及时感知其发展态势,厘清其演化特征和规律,藉此提出相应建议,对引导与治理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一种融合态势感知理论和用户画像的网络舆情态势感知模型.首先,采集舆情事件时间、空间和强度要素相关数据.然后,划分舆情演化阶段、分析网络舆情扩散属性和情绪强度属性的特征.最后,构建Grey-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网络舆情扩散属性和情绪强度属性的后续发展态势.[研究结论]从事件系统视角出发,构建了融合态势感知理论和用户画像的网络舆情态势感知模型,整体性地探究舆情事件时间、空间和强度要素特征,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网络舆情的演化态势,并可靠地预测其未来演变趋势.

    事件系统网络舆情态势感知舆情画像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元分析的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于煊荷李宗敏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目前关于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整合国内外独立研究样本,挖掘对辟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能够为网络平台开展有效辟谣行动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基于传播说服理论建立理论框架,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筛选获得38 篇标靶文献,获取90 个效应量29 718 个样本量和 16 个变量,进行元分析.[研究结论]结果表明,12 个变量对网络谣言辟谣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辟谣信息发布者身份的影响强度最高,是否原创的影响强度最低;研究时间、谣言类型、受访者类型具有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异质性;国内外样本对比研究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网络谣言辟谣效果的决策建议.

    网络谣言谣言治理辟谣效果元分析传播说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