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薇子

月刊

1002-1965

qbzz@263.net

029-85529749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情报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中文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万方、CNKI、维普三大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情报杂志》立足情报学领域,兼顾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以鼓励原创和培养新作者为已任;坚持严谨求实的办刊风格,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学术争鸣,抵制学术造假。主要栏目:情报研究、评价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情报事实解读

    李国俊王延飞徐扬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企业等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现状和特点,为研究机构、政府组织等推进负责任AI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分析人工智能风险的基础上,对负责任AI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辨析.从情报事实的角度对全世界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进行摹因刻画,提取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核心要素.[研究结论]梳理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实践情况和美国国防政府部门对"负责任AI"的关切,提出了推进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建议.

    人工智能治理框架负责任AI核心要素情报事实

    TCPED路径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情报工作的影响——以ChatGPT为例

    张国庆肖延辉田华伟张猛猛...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讨ChatGPT对TCPED路径下情报工作的影响,为优化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的实际应用表现提供启示,促进我国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方法]以ChatGPT技术迭代为研究起点,分析ChatGPT对情报工作各阶段的影响和ChatGPT技术风险与考验,并以美国情报界现行TCPED全路径情报视角解析ChatGPT对TCPED路径下情报工作的影响.[研究结论]研究表明,ChatGPT在介入TCPED全路径情报工作时仍面临响应深度不足、负面数据危害严重、意识形态渗透等挑战,启示情报机构通过搭建领域特定模型、增加防护能力储备、加强数据前置审查等措施优化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

    ChatGPTTCPED路径生成式人工智能情报工作技术迭代技术风险

    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动因分析——基于"五眼联盟"国家制度现象的考察

    康泽华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情报监督制度是情报工作高效合法运行的规范保证,构建情报监督制度需要了解制度形成的动因,通过观察"五眼联盟"国家的制度形成现象,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制约和驱动要素,既可以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实践中推进制度构建.[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案例讨论的方法分析制度形成动因,并利用资料实证的方法对研究观点进行检验.[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将情报监督制度置于中观层面有助于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形成动因:宏观的规范—认知视角下,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受到来自国际盟友的规范压力和现代社会的观念压力影响;微观的结构—能动视角下,面向情报机构的监测激励机制和面向决策者的决策需求评估机制共同驱动了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

    情报监督监督制度情报工作形成动因规范—认知视角结构—能动视角委托代理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美国情报界对华威胁认知论析——以《美国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为分析对象

    周文星
    96-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情报界对中国的威胁认知与评估,有助于理解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及其未来前景,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历年《美国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为分析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探讨美国情报界对华威胁认知、影响因素、危害后果与中方应对.[研究结论]随着美国外部安全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情报界日益视中国为"首要威胁",对中国国家利益构成愈加严峻的挑战.中国应基于对美国情报界对华威胁认知趋势及其危害的全面分析,制定应对之策.

    美国情报界威胁认知"中国威胁"国家安全中美关系

    论《鬼谷子》的阴谋观及其学术价值

    彭知辉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梳理、分析《鬼谷子》有关阴谋的论述,以便客观评价该书的阴谋观,使之转化为古为今用的学术资源.[研究方法]采用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通过文本阅读,提炼出《鬼谷子》阴谋观的基本内容;通过概念辨析和理论阐释,分析《鬼谷子》阴谋观的实质.[研究结论]《鬼谷子》的阴谋观包括阴谋原理论、阴谋方法论和阴谋过程论.它围绕游说者和游说对象的对抗关系展开论述,构建了别具一格的阴谋观体系.评价《鬼谷子》的阴谋观,不能只着眼于现实实用价值,而应该充分挖掘它在谋略、情报等领域的学术价值.

    《鬼谷子》阴谋观游说谋略情报

    美国智库对华防务研究中的开源情报搜集——以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例

    李星煜汪明敏万阔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梳理美国智库获取我国防务领域开源情报的主要途径,总结其来源特点,为提升我国智库开源情报搜集能力、改进我国保密工作方式提供借鉴参考.[研究方法]选取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对华防务研究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研究对象,以其典型的对华防务开源情报产品为研究样本,运用引文分析法对其涉华防务领域开源情报搜集的资料来源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研究结论]2049 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等美国智库的对华防务开源情报搜集工作,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注重信息的权威性,强调多渠道、全方位信息搜集,注重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各类开源信息.

    美国智库开源情报情报搜集中国防务界

    类ChatGPT赋能指挥控制的情报提升和情报局限——基于信息流动模型

    孙亚洲李晓松吕彬杨慧...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研究类ChatGPT赋能指挥控制的情报提升和情报局限,探索未来战争的情报作用发挥机理.[研究方法]引入指挥控制活动的基本范式PREA-OODA循环,提出情报学视角下的信息流动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类ChatGPT应用于指挥控制的情报提升和情报局限.[研究结论]类ChatGPT对指挥控制的情报赋能原理为:优化态势生成过程和辅助决策过程,获得更佳的信息状态或结果.类ChatGPT技术应用于指挥控制系统能带来巨大的情报能力提升,也可能因其情报局限引发灾难性后果.从情报赋能原理和阶段的角度探索类ChatGPT在指挥控制中的应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情报赋能情报局限ChatGPT指挥控制

    面向技术识别的专利实体抽取——以类脑智能领域为例

    邢晓昭苑朋彬陈亮任亮...
    126-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专利实体抽取是基于专利文本的技术识别的基础.目前专利实体抽取任务面临自动化程度和准确率较低等问题,该研究从两方面对此进行改进:一是建立特定领域的高质量专利语料库,二是将先进的算法模型运用到专利实体抽取中.[研究方法]定义了包含13 种实体类型的细粒度信息体系,并据此对921 篇类脑智能专利的标题和摘要进行人工标注,此后运用Bert-BiLSTM-CRF模型,融合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对类脑智能专利实体进行识别.[研究结论]模型在总体上获得0.8 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值,不同类型实体的识别效果具有差异.为了验证模型的性能,设计了几个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微调数据和增加训练规模可以提高模型性能,本模型性能优于同时期一些经典模型.

    专利实体专利文本专利挖掘技术识别深度学习机器学习Bert-BiLSTM-CRF模型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方法

    李欣李悦冯野高宁...
    13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价值专利识别方法,从海量的专利中识别出高价值专利,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模态融合方法对专利指标数据和文本数据两种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其次,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生存预测算法对历史已知的高价值专利进行分析,并获取高价值专利融合后的特征与其"高价值"之间的关联模式;最后,利用获取到的关联模式,对新公开专利的"价值"进行预判,从而实现对高价值专利的早期识别.[研究结论]以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多模态数据融合高价值专利专利评估生存预测算法机器学习早期识别人工智能

    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涉华议题的传播特征及效果分析

    党明辉冀豪杰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以Twitter、Facebook、TikTok、YouTube及Quora平台上有关中国的发帖为例探讨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涉华议题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方法]基于Python爬虫抓取各平台主帖推文数据,调用BERT模型对文本主题、情感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应分析、回归分析检验各平台在主题、情感呈现中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有关中国"城市旅行美食"的主题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发帖比例最大;不同平台之间存在显著的主题和情感倾向性,Twitter平台倾向"军事资源力量"主题和负面情感,TikTok平台倾向"城市旅行美食"主题和正面情感;软性议题和硬性议题均在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得到广泛关注,但二者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力,软性议题收获较高的情感认同,而硬性议题的情感认同度则较低.

    社交媒体涉华议题对外传播传播特征传播效果中国故事媒介可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