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连湘

双月刊

1672-6987

xbzr@qust.edu.cn

0532-88959017,88959018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获奖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的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收录,并己加入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或研究简报,以及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耦合辨识(1):部分耦合信息向量系统的递推参数辨识

    丁锋栾小丽徐玲周怡红...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耦合辨识是针对多变量系统研究的,只有多变量系统的子系统间存在信息耦合与参数耦合时,才有必要研究和探讨耦合辨识方法。本研究针对多变量系统,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利用耦合辨识概念,研究部分耦合信息向量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包括递推参数辨识方法、递阶参数辨识方法、部分耦合递推参数辨识方法。这些递推参数辨识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有色噪声干扰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多变量输出误差随机系统中。

    参数估计递推辨识多新息辨识递阶辨识耦合辨识最小二乘多变量系统

    洋甘菊精油体外活性的对比研究

    曾茵娟于坚铜王雪瑜莺王一凡...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比罗马洋甘菊精油和德国洋甘菊精油的体外抗过敏、美白、抑菌和对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抗过敏活性。通过测定酪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美白活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活力。采用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表明,两种精油均可以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和酪氨酸酶活性,具有美白和抗过敏活性,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洋甘菊精油可用于制备美白舒敏化妆品,其中罗马洋甘菊精油的作用优于德国洋甘菊精油。同时,两种精油还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且德国洋甘菊精油比罗马洋甘菊精油抑菌作用更强。两种精油可显著提高HUVEC和HSF细胞活力,促进细胞迁移,呈剂量依赖性。洋甘菊精油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其中,德国洋甘菊精油的作用优于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精油和罗马洋甘菊精油均具有抗过敏、美白、抑菌活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开发目的选择不同精油。

    洋甘菊精油抗过敏美白伤口愈合

    珊瑚状NiS/CdS/CDs三元催化剂的水热制备及光催化水裂解的性能

    王金铭王艺霖刘颖李维平...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合成出分散均匀CDs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珊瑚状的NiS/CdS/CDs三元光催化剂。系统研究了CDs添加量和NiS与CdS的比例对NiS/CdS/CDs三元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TEM、XRD、XPS等技术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材料表征,并以裂解水制氢气的实验对光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NiS/CdS/CDs三元催化剂比纯CdS和NiS/CdS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当CDs的添加量为0。4 mL,NiS和CdS的质量分数为46。75%和 52。05%时,NiS/CdS/CDs 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48 303。57 μmol·(h·g)-1,λ≥420 nm)。这源于CDs、NiS和CdS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的吸收,抑制了电子-空穴的复合,因此NiS/CdS/CDs三元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NiS/CdS/CDs三元催化剂水热法光催化p-n结

    MoS2@氮掺杂碳复合结构电极材料制备及其钠离子存储性能

    高裕跃李子杰毛常明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氮掺杂碳电化学储钠比容量低问题,采用钼酸铵浸泡聚苯胺纳米棒进行气相硫化的方法合成了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MoS2@NC)。在电极材料中,MoS2以镶嵌于氮掺杂碳中的单层结构和生长在碳纳米棒表面的纳米片两种形式存在。与氮掺杂碳纳米棒相比,MoS2/NC电极材料显示出优越的钠离子存储性能,如高比容量(电流密度为0。1 A·g-1时,比容量为586。0 mAh·g-1)、高倍率性能(电流密度为2 A·g-1时比,容量达到403。8 mAh·g-1)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能(290次循环后容量为434。1 mAh·g-1)。这种合成方法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设计MoS2/NC材料。

    二硫化钼氮掺杂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基于燃料分级转化的生物质化学链过程模拟

    高祥雨何笑胡国超张秀丽...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燃料分级转化的生物质化学链(SC-BC1)的新工艺。该工艺通过分级转化的优势实现了同时获得高品质生物油和高品质合成气,并且充分发挥了生物质高挥发分、高含氧量。首先,利用Aspen Plus对该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其次,探究了热解温度对三相产率的影响、气化温度和载氧体与生物质进料质量比(OC/生物质)对气化产物的影响。最后,对基于燃料分级转化的生物质化学链过程进行了㶲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热解反应器中热解油产率达到了54。98%(质量分数),气化反应器的碳转化率达到了100%,合成气流量达到了1。08 kmol·h-1,气化产品组成稳定,系统㶲效率为84。45%,产品㶲效率为64。98%。

    燃料分级转化化学链AspenPlus

    微通道氯苯硝化工艺

    张效磊许军丁军委张健...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苯为起始反应物,在碳化硅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混酸硝化合成一硝基氯苯。考察了氯苯与硝酸的物质的量比、硫酸与硝酸的物质的量比、预热温度、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在硝酸质量分数为95%,硫酸质量分数为85%,n(氯苯)∶n(硝酸)=1∶1。2,n(硝酸)∶n(硫酸)=1∶2。1,混酸预热温度60℃,反应温度为85 ℃、停留时间为20 s时,氯苯转化率达到99。5%,一硝基氯苯收率为99。2%。同时对反应结束后的废酸进行再处理和多次的重复利用,提高了废酸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动力学的探究,得到了反应表观活化能Ea=33。43 kJ·mol-1和指数前因子A=27 905。25 L·(K·mol·min)-1。该工艺反应时间大幅降低、副产物少,收率和选择性较高,更加绿色安全环保,实现了硝基氯苯的绿色安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益。

    氯苯微通道反应器硝基氯苯动力学

    Mo微合金化对生物医用Mg-Zn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高云王玮陈克正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微量Mo元素添加到Mg-Zn合金中,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制备了Mg-2Zn-0。3Mo合金,系统研究了铸态Mg-2Zn和Mg-2Zn-0。3Mo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分析了铸态Mg-2Zn和Mg-2Zn-0。3Mo合金的微观组织,应用电化学测试和Hank's溶液(模拟人体体液)静态浸泡测试研究了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态Mg-2Zn-0。3Mo合金由α-Mg基体、少量的MgZn相和MoZn22相组成。与Mg-2Zn合金相比,Mg-2Zn-0。3Mo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100~130 μm到60~80 μm)。添加质量分数0。3%Mo后Mg-2Zn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89。23 μA·cm-2,腐蚀速率下降了37。93%,说明微量Mo的添加使Mg-Zn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Mg-Zn合金腐蚀性能微观组织

    原位熔体反应法制备MgAl2O4/Al复合材料及其强化机理

    陈攀宇于坤良苏佳豪刘孟辰...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纯铝为研究对象,晶粒尺寸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氧化铜粒度、镁含量、搅拌温度及氧化铜含量对原位合成镁铝尖晶石细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细化效果的因素列序排列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镁含量,氧化铜粒径,搅拌温度,氧化铜含量。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铜粒度5 μm,镁含量质量分数1%、搅拌温度675 ℃,氧化铜含量质量分数0。15%;此时,晶粒可细化至44μm,极限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由原样的84。1 MPa,14。2%,3 497 MPa 提高到了101。2 MPa,18。3%和 4 085 MPa。

    氧化铜熔体直接反应法铝基复合材料镁铝尖晶石

    90%变形量的Pd40Cu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马小龙周龙海曹奕晨刘开强...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90%变形量的Pd40Cu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550 ℃/60 min,650℃/30 min,650℃/60 min的热处理,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及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Pd40Cu合金在550 ℃/60 min热处理后为带状组织,650℃/30 min热处理后为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细小、分布均匀;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发生明显的长大。热处理后,Pd40Cu合金再结晶Cube织构的含量很少,S型织构和Brass织构的含量相对来说较多。由于大变形量下合金内部的储存能较高,在550 ℃热处理后,大部分晶粒已完成再结晶转变,在升高温度的过程中晶粒尺寸增加,而织构的含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Pd40Cu合金箔组织演变织构缺陷

    双电性β-甲壳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皮克林乳液中的应用

    刘大营徐凯黄莎莎张建明...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电性β-甲壳素纳米纤维。首先,以部分脱乙酰化的β-甲壳素为原料,经过TEMPO/NaClO2/NaClO氧化在其表面修饰上羧基官能团,然后再对其碱处理脱除乙酰氨基形成氨基,最后经过超声离心后获得了双电性β-甲壳素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良好的分散,具有广泛的pH稳定范围。通过调控双电性β-甲壳素纳米纤维表面电荷电离程度,纳米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对环氧大豆油表现出了良好的乳化效果,展现了作为Pickering乳化剂的应用潜力。

    甲壳素纳米纤维β-甲壳素TEMPO氧化碱处理双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