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王孙禺

双月刊

1001-4519

jysbjb@mail.tsinghua.edu.cn

010-62788995;6278332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ournal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教育研究理论刊物。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的挑战与进路

    刘三女牙郝晓晗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人类带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成为教育者认识、改造教育世界的重要伙伴,有望助力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作为新知识、新动能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阐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教育本质的新思考、人智协同的新图景、教育基础设施的新要求、教育伦理的新风险、教育公平的新鸿沟.最后,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方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的未来进路提出了启示.

    AIGC教育大模型人智协同未来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在中国:回顾与讨论

    董玉雪石中英
    13-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澄清理论作为备受关注和讨论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理论之一,在中国的传播呈现了与其在西方传播时不同的路径.价值澄清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传播阶段、深入研究阶段以及新时代的再认识阶段.价值澄清理论在我国学界引发的主要争论包括:是否倡导相对主义、是否重过程忽视内容、是否重个人自主轻视社会共识价值观以及是否重价值认知轻视价值情感与行动.这些论争深化了人们对价值澄清理论的理解.价值澄清理论为我国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理论及实践带来了独特的思想和方法论资源,对突破以灌输为主的价值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价值内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但也要警惕价值澄清理论本身缺陷所带来的理论风险以及与我国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适配度问题.

    价值澄清价值观教育拉思斯基尔申鲍姆

    新时代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基础及未来路向

    吴霓王远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实质性地推进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整体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系统性地拓展了服务国家发展能力,为建成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历史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助推我国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从理论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彰显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的理念;从实践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深度嵌入并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被赋予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境遇中,教育强国建设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育;坚持系统发展观念,担负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新时代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教育现代化

    倍增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融合

    刘惠琴牛晶晶辜刘建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和制高点,承载着自主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使命,而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倍增效应,当前三者在协同发展上还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校企合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以及多主体协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科技、人才协同高质量发展

    美国大学基础科研发展战略转型及价值分析——从《布什报告》到《芯片与科学法案》

    武学超贾楠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5年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政策报告造就了二战后美国大学基础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和美国科学强国的战略地位.然而,时过境迁,国际多极化发展,美国基础科研竞争力下降;科学范式转型发展,美国大学基础科研生态面临新的挑战;科研领域新国家主义在美国盛行,炮制"中国威胁论".基于此,拜登总统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的科学部分提出了推动美国大学基础科研发展战略转型的四大核心任务: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改制,推动大学基础科研治理组织创新;通过大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STEM教育全纳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学多维协同基础科研平台构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通过国家科研安全保护,遏制国外大学基础科研竞争.美国大学基础科研发展战略转型体现了多重价值取向:以基础科研范式创新促进多维协同提质增效;新国家主义与国际科研协同之间价值冲突;以全纳性卓越激活"知识三角"协同育人内生力.

    美国大学基础科研战略转型布什报告芯片与科学法案

    从"物理国际化"到"虚拟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范式转换

    段世飞刘林佳钱跳跳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出现了多次转向.基于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在不同主体推动下,经历了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四个阶段,分别对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的松散自发时期、物理国际化时期、在地国际化为代表的新形式时期、虚拟国际化渐趋主流时期.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步入科学革命阶段,在数字与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渗透及新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的价值理念、模型框架、共有范例寻求新的常态.虚拟国际化强调协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消除高等教育国际化境外与在地的物理边界、重构不确定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之确定性,具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范式的潜能.

    虚拟国际化物理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转换

    世界顶尖大学校训的修订——基于哈佛、普林斯顿和帝国理工学院的考察

    魏海华李联明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训是大学的文化名片,蕴含着大学的办学宗旨,彰显出大学追求的文化价值.哈佛大学的"真理"校训经过三任哈佛校长的阐述与诠释后内涵正朝着应然的方向发展.普林斯顿大学有关"上帝力量"的校训在两位美国总统校友的隔空呼应之下走上了"服务国家,服务人类"的新轨道.帝国理工学院富含殖民主义标签的校训在源自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种族主义浪潮中,被校方果断而迅速地弃之一隅.

    校训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美国保守主义政治与大学招生平权行动的终结

    寇焜照王名扬
    67-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大学招生的平权行动对弱势少数族裔学生进行政策倾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然而,因涉及录取机会分配的"零和博弈"以及作为种族议题的敏感属性,招生平权行动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争议不断,并在过去30年间持续衰退."里根时代"以来保守主义主导美国政坛,保守派从90年代起开始通过司法诉讼和政策法律禁令对平权行动施加规限.这不仅直接禁止一些公立大学实施平权行动,还间接改变了大学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驱使许多大学主动终止相关政策.202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违宪,大学招生平权行动彻底终结."后平权行动时代"的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美国大学招生政策也将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大学招生平权行动美国政治教育公平

    如何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美国工程教育"戈登奖"获奖项目的启示

    符杰钟周乔伟峰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梳理戈登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至2023年全部20项获奖项目概况与特征,发现了这些项目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培养方式、优先领域、范式推广五方面的特征,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工程领导者;采取开放多元的跨学科跨院校等跨界合作组织形式;实施基于项目、有工程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关注前沿领域的教育改革与技术创新,鼓励通过技术创业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效显著,通过成立国际组织、发起全球倡议多种方式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创新"跨界"型工程人才培养,开拓"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注重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能力培养,打造"三创"工程教育生态系统;设立国家工程教育专项教学成果奖,提升工程师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工程领导力项目.

    卓越工程师工程教育戈登奖教学成果创新奖美国

    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生成情境、现存困境及实现路径

    田芬
    87-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的全球时代,学校是向社会传递价值并且形塑未来社会的中心.其中,教育研究承担的使命是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生成情境包括本体论的困惑、认识论的整合转向、价值论迷茫及方法论历经从逻辑推理到算法的变迁;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进程中,遭遇技术建构的主体性失衡、数据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技术主义的价值僭越性、算法主义至上方法论的非人文性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通过提升技术教育性的本体论、基于实践智慧的认识论、生命化的价值论和超越算法主义的方法论,促进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形成和应用,推动科学有效解决教育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数据主义技术主义算法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