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浦虹

双月刊

1009-8879

qjsyxb@163.com

0874-8998687

655011

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领域的优秀论文,面向国际公开发行。目前,编辑部正以创办精品期刊为中心,狠抓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努力实现“争创省内一流、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高校学报”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无邪:《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

    陈志刚赵泳鑫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伟勳《酌雅诗话》以"思无邪"为言诗极则,所得与所失亦因其对"思无邪"之说的推崇而形成.《酌雅诗话》谨奉孔子"思无邪"一语以为论诗圭臬,极力主张诗歌思想的纯粹端正,虽然于具体讨论中常有拘陋之弊,但崇儒守正的基本思想保证了其有所得.与此同时,正因为《酌雅诗话》过度注重诗人的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过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儒家思想、过度阐释一些诗学概念,因此确确实实又让《酌雅诗话》形成了"固执"的弊病,甚至由此导致许多评论和判断的失误.《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是清代中后期主流诗歌思想的缩影.

    思无邪《酌雅诗话》诗学思想得失

    论晚清云南"莲湖吟社"的特征及其影响

    王欢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莲湖吟社在晚清时期成立,恰逢滇云风雅日渐衰落的时期,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莲湖吟社致力于发掘、提携青年俊才,传承和弘扬滇云地域文化,同时保持与中原诗坛的密切互动,有力推动了滇云诗坛的革新和演变,对近代云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滇云诗坛莲湖吟社阶段性特征地域文化密切互动

    神性的祛魅: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讽刺艺术

    荀利波依金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在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创作的《鸠摩罗什》《石秀》等 6 篇历史小说,以小说改写历史故事,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独辟蹊径深入历史人物内心深处,挖掘人物潜意识状态,窥探人性深处,袒露一个个为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中,揭示"神性"与"人性"、"理性"与"本能"等矛盾,将历史故事中的"神"还原为人,将被历史神化的人物脱圣入俗,对女性角色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关注以"事实"和"表现"的对照、呈现人性与文明的对立冲突,以及对神性的虚伪和表里不一的嘲讽.这种在鲜明对比中的辛辣讽刺,不仅显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被封建观念压迫的人性解放的呐喊,也拓宽了文学表达的途径,更为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和表现力.

    施蛰存历史小说心理分析讽刺

    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网络传播现状及策略

    沈媛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后来者居上,发展迅猛,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并以其交互性、开放性、高效性、多媒体性等特点为"边缘化"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但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网络传播凸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传播门槛低、作品质量差;传播平台经营困难,体验感不佳;传播范围有限、传播效果不容乐观等问题,因此需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个传播要素方面,实施重视传播者培养、创新文学传播模式、提高受众接受能力等传播策略,助推云南网络文学发展.

    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网络传播现状传播策略

    从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邱尼姑叶宏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中关于汉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傣族、佤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与叙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同出一源"的血缘认同、"区域共生共存"的地缘认同和"兄弟理喻"的情感认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正缘于此,梳理这两部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不仅可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而且对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彝族创世史诗血缘认同地缘认同情感认同

    云南景颇族搭桥仪式的文化意象

    张译匀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桥"的文化意象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由来已久.搭桥作为祭神礼仪活动中的重要仪式义项,在文化地理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由我国西北再到我国西南的一条"搭桥链",沿着"搭桥链"两旁生活的多个民族在祭祀仪式当中搭桥的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从内视角去探求云南景颇族搭桥仪式中"桥"的文化意象,从外视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力图去构建云南景颇族"桥"文化与中华民族"桥"文化之间的共同性与互融性,构建出一座文化互通的"搭桥".

    景颇族搭桥仪式"搭桥"文化文化意象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民族政策与实践探究

    李红香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跨越了苗、瑶、壮、侗、土家、水、布依、纳西、彝、藏、白、羌、回等 10 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上诸民族区域在旧中国民族隔阂严重、宗教信仰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为军事冲突.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红军在经过以上区域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赢得了所经区域各民族的拥护和支持,留下了诸多红军与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佳话,为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民族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研究

    于衍学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一项重要文化战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资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独特作用.红色文化保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护红色文化本身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方式.选取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为研究个案,从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形成的基本历史事实、价值认知和保护策略等方面切入,对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开展专题研究,更深入认识红色文化保护重要性及其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的红色文化路径.

    四渡赤水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

    曲靖市建设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实践路径研究

    沈凌云张龙洋陈小琴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发展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云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将"高水平建设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作为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曲靖已基本形成以绿色制造为引领、优质企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但对标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仍有不小差距.建议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和核心引擎,加快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产业"抢滩布点",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产业经济云南副中心城市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曲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贺邵东蒋成飞李肃霜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助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缩短区域发展差异、助推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其建设需要依托当地支柱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支撑.推动曲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人才是关键、是核心.要聚焦产业需求、产业服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战略目标,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促进城市人口聚集.逐步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激活城市内生动力,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发展平台.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曲靖市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