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职业教育观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特征

    张晓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职业教育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职教基础.其理论内涵可概括为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办学方向、发展环境、时代使命等五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方向、话语指向、思维归向、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深化职教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针.

    习近平职业教育理论内涵基本特征

    习近平知行观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刘慧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知行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内涵,是新时代"两个结合"的彰显.习近平知行观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以学思践悟为基本内容,以问题导向为时代内涵.不断挖掘习近平知行观的科学内涵,探索践行习近平知行观的路径与方法对新时代推动个人道德养成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习近平知行观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重要声明

    9页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历史演进与价值意蕴

    朱国平朱国华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空间正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出场的历史背景.以成立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标志,中国式空间正义实现了三次飞跃,展示出人民的、真实的、发展的空间正义之应然和实然.中国式空间正义是中华民族追求正义的主体表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力的实践表达,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色表达.

    中国式空间正义党的领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革命

    习近平书信文本培育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逻辑和机制

    陶春丽武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书信文本培育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习近平书信文本对人民群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民群众认同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美好生活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书信文本在价值取向、内容结构、受众范围方面与新时代美好生活观高度契合,这为运用习近平书信文本培育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提供逻辑可能.习近平书信文本具有温情亲切的灵魂、先进典型的对象、言简意骇的话语、与时俱进的内容,运用其可增强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培育的感染性、感召性、感知性和感变性,这为运用习近平书信文本培育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提供逻辑必要.为提升培育实效性,应该建构自觉的培育主体、具体的培育内容、多元的培育方式、全面的培育媒介、全程的培育评价、良好的培育环境.

    习近平书信文本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培育逻辑培育机制

    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王永凤吴凤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自身的政治立场和使命追求,历经四个时期的不懈探索,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新征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为继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在主体维度上坚持党的领导;在价值维度上坚持人民至上;在方法维度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在道路维度上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解构与批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迷雾

    薛生山孙洲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并未将人类带入其所描绘的包容、平等、互通、自由的数字生活新图景.相反,数字技术与资本主义的共谋,使数字资本成为支配和改变人的现实力量,人因而陷入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泥沼"中.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是资本与大数据、算法等技术融合中,形成的以数字、数据符号为标识的社会图景,它以数字世界的"现实性"掩盖了人与人间社会关系的现实性,个体沦为"自愿深陷其中""不愿自我挣脱"的数字拜物教徒.立足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梳理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生成逻辑、指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幻象、透视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本质对探寻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破解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基于文体视角的《共产党宣言》标点符号诠释

    刘明远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点符号作为文体中表达意图的手段能展示作者的声音和态度.《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主义的出生证"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之一,马克思在这篇充满哲思与科学论证的文本中,综合使用不同的标点,传递文本内容、情感、语气、态度倾向,缜密的理性思维与丰富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基于标点符号分类,语句归纳,统计分析和文本内容的细读、阐释,表明《共产党宣言》在情感传递、动机表达和对象指引中有包括批判讽刺、动员鼓舞和思考引导在内的三种指向.

    标点符号文体《共产党宣言》

    网络平台隐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性质、正当性与程序构造

    陈丹杨永建张晓宁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43 条的出台,明确了网络平台隐私政策制定中公开征求意见的合法性.隐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有别于传统法律公开征求意见机制,它实质上是新型元规制工具在网络平台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隐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发挥着补救知情同意规则失灵、提供用户参与途径,丰富外部参与渠道和凝聚多方智识的功能和作用.结合《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隐私协议要求(征求意见稿)》的指引,隐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构造成为规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一是建立隐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起草说明、方式、时间等公开发布机制,二是构筑隐私政策回应方式、用户获得回应确权等回应机制.

    隐私政策个人信息公开征求意见程序构造

    威廉·莱斯的技术异化思想研究

    安金凤
    43-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思想是技术异化意识形态的根源,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技术的工具性质更是导致技术异化的深层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滥用导致了人的异化、生态伦理的丧失和加强了技术对人、自然以及社会的控制;进而提出,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控制自然的观念和技术理性,摒弃技术的工具性质,在推翻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较易生存的社会.莱斯的技术异化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立足于马克思的技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旨趣,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但是,他将技术对人与自然的控制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没有将技术置于生产实践领域加以研究,企图通过建立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解决技术异化问题,实践起来较为困难.

    威廉·莱斯技术异化控制自然资本主义技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