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求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求实
求实

胡启南

月刊

1007-8487

qiushizazhi@163.com

0791-86303124,86303891

330003

南昌市八一大道212号

求实/Journal Truth See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求实》杂志由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1959年创刊(前身为《行与知》),为综合性理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1992年、2000年、2004年先后三次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1997年“党的建设”专栏被评为“江西省期刊优秀专栏”;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求实》杂志凸显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宣传与研究并重,既注重所刊发文章的重大现实性与时代感,又注重理论的深度与学术的严谨,始终关注理论创新,追踪学术前沿,透视社会热点,研讨发展方略,力求在探索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近年来所刊发文章有许多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赢得了广大读者和不少专家学者的好评,年发行量达到10余万册,其中邮发5万册,在同类刊物中一直居于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最大的优势"重要命题论析

    于安龙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重要论断,"最大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影响广泛、意蕴深远.它主要生成发展于两大话语场域,即党内场域和制度场域.其中,党内场域的"最大的优势"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革命两个方面,两者是内外联通、辩证统一的;制度场域的"最大的优势"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两个方面,两者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对"最大的优势"的理解和把握,除了要厘清党内场域和制度场域各自内部之间的关系,还要着眼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并从整体上、宏观上系统把握"最大的优势"的特点、规律和逻辑关系.具体而言,"最大的优势"具有科学理论指引、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实实践基础,"最大的优势"与"最大的危险"相互转化,"最大的优势"与其他优势并存并立,党内优势与制度优势互联互通等.新时代新征程,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最大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大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自我革命集中力量办大事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机理:一个探索性的分析理路

    郑志康
    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当代出场,源自"源"与"流"一脉相承的理论支撑、"内"与"外"良性互动的实践奠基、"时"与"势"有机结合的现实催化,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交织的结果.作为守正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点在"新",关键点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突破点在"因地制宜",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增添了"新内容",构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新标识",而且,提供了新时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指南"和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困局的"新智慧".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习近平经济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

    遵从的自主性建构:基层政府创造性执行的内在逻辑

    衡霞吴培豪
    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层级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中,基层政府如何因地制宜地创造性执行上级决策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对四川省彭州市M街道"小区信义治理"项目执行过程的考察,发现基层政府的创造性执行是在政策冲突情境下,由自主权激励、组织激励和自然激励复合驱动的,通过再造执行结构和重塑执行能力建构自主性,并运用自主性制造目标群体与上级政府的双重合意性的过程.这一内在逻辑可以归结为"遵从的自主性建构",主要根植于基层政府作为政府科层体系末端与政社互动前沿的双重角色,蕴含着多重激励的有效性与相容性相统一、基层执行的自主权与自主性相统一、政策结果的权威容纳与目标群体政策遵从相统一等意蕴,其有效缓解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重张力.

    政府治理基层政府政策执行政策遵从创造性执行执行能力自主权激励组织激励

    棘手问题何以应对:基于试验学习的理论解释——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周昕宇杨宏山
    4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棘手问题,需要做好知识管理和利益协调工作,创新科学性和共识性兼具的政策方案.中国政策试验以高效率学习为导向,针对不同问题情境灵活调整学习策略,形成了多样化的试验学习模式,促进知识生产和价值共创,为应对棘手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从政策问题的棘手程度和决策系统的知识需求两个维度,区分了试验学习的4种模式,即溯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商性学习和倡导性学习.通过选择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试验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政策问题棘手程度和知识需求直接影响试验学习模式的选择,随着问题棘手程度降低或知识需求变化,试验学习模式也会相应作出调整.不同模式的组合运用,可以为解决棘手问题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共识性的价值基础.

    政策试验试验学习棘手问题接诉即办知识需求

    公平与资源双约束下地方政府何以改善弱者福利——基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多案例研究

    郭忠兴王彬
    6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救助作为帮扶弱者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维护公平与资源短缺的双重约束.如何在双约束下追求弱者福利最大化是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弱者福利最大化理念,结合分配正义原则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解释框架,井深入剖析多地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案例.研究发现:在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中,地方政府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差异作用组合,形成了公平优先型、效率优先型、同步提高型等3种发展路径.分层分类与整体智治是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通过以线分层满足底线福利需求、以层分类实现边际效用趋近,保障阶层间公平与阶层内公平;通过数字赋能降低供需双方交易成本、圈层动员整合多元救助力量、标准建设规范公权力与兼顾私诉求,实现有限政府与有限目标.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弱者福利最大化分配正义整体智治整体性治理公平约束资源约束

    "政党组织参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有效的一种解释框架与路径选择

    许宝君
    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有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治理难题,本研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功能、历史传统和制度优势等构建了"政党组织参与"的解释框架,为理解上述命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政党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应当要实现权责匹配以规避"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组织可以运用激励驱动、示范带动和科技推动"三动"机制激发参与动力,形塑榜样效应,降低参与成本.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为"政党组织参与"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党组织实现"两个转变"和"三个融合".具体而言,在引领理念上实现组织覆盖向功能提升转变,在引领主体上实现各自为政向整合协同转变,在引领逻辑上实现党建逻辑与治理逻辑的融合,在引领机制上实现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融合,在引领方式上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融合.

    政党组织参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政党功能治理效能激励驱动示范带动科技推动

    权力的资源网络:当代国家能力与乡村治理绩效——基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H村的考察

    黄杰吴文旭
    9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税费改革后,在国家能力的全面作用下,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国家主导下的乡村治理项目资源愈发丰富、权力体系逐步规范,但治理绩效却并未得到"理想"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担过重等弊端.简言之,在象征国家能力的国家正式资源及其配套权力的双重建构下,乡村治理绩效逐渐趋于边际递减.本研究结合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H村的田野调查,从正式资源供给与正式权力嵌入两个维度解构国家能力.当代国家能力不仅推动形成了总体过密式乡村治理格局,而且进一步重塑了国家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后税费时代,国家几乎丧失了整合乡村社会长期赖以凭借的非正式文化网络或权威性资源,转而依靠正式的配置性资源输入及其配套权力嵌入即"权力的资源网络",来维持对乡村的全面整合,以实现现代国家治理任务.在"权力的资源网络"影响下,乡村治理赖以凭借的国家正式资源就会出现非正常耗散,体现为分利团体蚕食、过度投入陷阱和代理经营不善;国家正式权力也将趋于工具化运作,体现为形式制度能力、向上行政困境和管制复杂循环.这为理解当代乡村治理中国家能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国家能力乡村治理权力的资源网络治理绩效正式资源供给正式权力

    Abstracts

    109-112页

    《求实》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