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求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求是学刊
求是学刊

杜桂萍

双月刊

1000-7504

qiushixuekan@163.com

0451-86608815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求是学刊/Journal Seeking Trut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求是学刊》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主要刊发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章。该刊一贯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坚持开放、创新、超越的办刊理念,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人文特色,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强化专业性学报的学术特色,注重学术品位的提升,并将品牌意识和学术特色作为第一追求,通过主编和编辑的主体意识以重点栏目的设置实现学术刊物的办刊特色,形成开放的国际化的文化视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公共卫生治理的政府责任

    邢昕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共治时代,公共卫生治理中政府责任要打破基于行政任务进行责任配置的传统逻辑,将政府责任的厘定置于"公共任务公私合作"和"行政任务公私合作"的双重视域.公共卫生治理中行政机关作为公共任务公私合作的主导者和行政任务公私合作的责任方,在承担领导与促进责任、组织与动员责任、履行或担保责任、监督与救济责任之时,其内部构造差异明显.新时代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构必须着眼于中国式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整体性视角,科学厘定公共卫生治理中政府责任的内部法律构造,统筹推动公共卫生治理法治化进程.

    公共卫生治理政府责任公私合作行政组织法

    数字权利的生成基础及法治化保障

    李丹
    12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核心特征是人类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空间、数字属性、数字利益既构成了数字权利的现实基础,也承载了数字权利的时代诉求.然而,由于数字规则、数字行政、数字司法和数字平台等制度或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数字权利的法律确认不足、数字权利的公共保障有限、数字权利的司法救济不畅、数字权利的平衡保护乏力等问题,导致了数字权利的系统性"流失".因此,亟待通过加强数字权利的法律确认、促进数字权利的公共保障、完善数字权利的司法救济、提升数字权利的平衡保护,从而遏制数字权利的"流失"问题,为数字权利保护提供法治化保障.

    数字权利数字行政数字司法数字平台

    论杜甫退朝后的曲江饮酒诗及其醉中史笔

    傅绍良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甫长安为官期间因被疏远而内心苦闷,退朝之后常在曲江饮酒,写下了许多醉饮的诗歌.其中《曲江二首》中的"朝回日 日典春衣""苑边高冢卧麒麟""人生七十古来稀"等诗句,是杜甫生平少有的狂言醉语,因而也形成了杜甫诗风的别调.然而,"朝回日 日典春衣"并非实写,是杜甫"懒朝"情感的夸张表达;"苑边高冢卧麒麟"是基于汉武帝故事而对玄宗皇帝晚年处境的悲叹;"人生七十古来稀"则是表达自己不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无奈.杜甫的狂态虚中有实,醉中有真,形象地再现了唐王朝的盛衰之变对其人生的影响.虽为杜诗之别调,实为杜甫独特的诗史笔法.

    杜甫《曲江二首》饮酒诗诗史笔法

    "仙女化"与"妖魔化"——《金瓶梅词话》与泰国《昆昌昆平唱本》女性形象比较解析

    孙惠欣吴夏天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瓶梅词话》与《昆昌昆平唱本》是中泰两国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之作,两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高度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包括被压抑与被束缚的贤德淑妇形象、被异化与被污名的"失节"淫妇形象和被无视与被损害的无宠小妇形象等.以类同性为立足点,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对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古代中泰两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及与之相应的深层文化原因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我们总结东方国家相似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及其文学创作规律,展示东方文学的独具魅力和丰厚意蕴,从而揭示出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共通性及文学的独特性.

    《金瓶梅词话》《昆昌昆平唱本》女性形象类同性比较

    《红楼梦》缘何"说不尽"

    陈才训毛艳秋
    15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雪芹屡屡以隐晦婉曲的"春秋笔法"叙事写人,使《红楼梦》颇多"烟云模糊处";他又"远师楚人",以比兴寄托之象征手法塑造意象化人物,并通过系统的叙事意象寄寓情志;"一芹一脂"共同塑成了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开放性小说文本形态;经学阐释传统之"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对小说批评领域的强势介入: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红楼梦》的阐释维度.正因《红楼梦》呈现出"伟大的混沌"状态,阐释者才会歧见纷出,从而成就了其"说不尽"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曲笔人物意象与叙事意象开放性文本"无结局"小说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

    两宋官田应募役户探析

    宋唐睿吴树国
    16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官田应募役户发端于唐宋之际官田用役的制度嬗变.北宋初期,朝廷开始专门召募客户耕种官田,并呈现出"役"的管理方式与特征.之后,北宋官府亦通过颁发户帖与设立"籍簿"的方式,对官田应募役户进行编户性管理.这不仅奠定了官田长期役使客户的经营基础,也使大量浮寄客户重新回归土地与国家治理体系中.然而至南宋时期,官田管理内涵已由募客就役、浮客归籍向急军需、足财用转变,具体方式表现为大量主户被获准投充官田,并加强对应募役户的人身掌控,从而达到敛财目标.相对于两宋发达的自由租佃制,官田应募役户的逆向拓展,对重新认识两宋经济领域中的人身控制、役制问题以及为国家治理的认识路径不无裨益.

    官田客户免役户帖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