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韦磐石

双月刊

1009-0673

xuebao@xynun.edu.cn

0859-3296352

562400

贵州省兴义市湖南路32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有价值、有创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章,体现教育性、师范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促进黔西南民族师专的学术教学,以及黔西南科教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黎平侗语比较结构研究

    张成石璐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黎平侗语的比较结构比较丰富,主要有差比结构、等比结构和极比结构三类.语义上有四种关系,即"优胜"义、"不如"义、"等同"义和"最高"义.结构上,比较结构逐渐进入到句子中,置于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之间.语序上有四种,其中前面两种为固有的语序,后者为借用的语序.黎平侗语的比较标记有两个类型,即固有的比较标记和借用的比较标记.固有的比较结构均由实义动词语法化而来,分别为"有"和"过".语法化路径为:实义动词>辅助动词>比较标记.借用的比较结构是借用汉语西南官话的结构形式,通过拷贝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跨语言比较,壮侗语族比较结构的语序具有类型学上的共性,比较标记的来源具有一致性.

    黎平侗语比较结构语义特征语序类型比较标记语法化路径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越译研究

    余丽瑶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越南与广西毗邻,推动中华文化尤其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对越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民族特色浓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不小挑战.基于此,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越译中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选用音译+注释、直译、意译、意译+注释等翻译方法,以期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翻译及对外传播.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越译策略方法

    "蒙阿里"苗语的貌范畴

    王旭霞罗兴贵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貌"范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蒙阿里"支系苗语属于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的第一土语,根据其所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相关特征,"蒙阿里"苗语的貌范畴主要分起始貌、进行貌、趋向貌、尝试貌/短时貌、反复貌、延续貌、随意貌、伴随貌、附着貌九类.苗语中的貌范畴标记主要依靠虚词来进行标记,虚词在苗语貌范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蒙阿里"苗语的语法化程度呈现出发展不一致的状态,有的词语法化程度高,有的词语法化程度低.

    苗语貌范畴语法化

    论松桃苗族生态文化的叙事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罗碧红余满晖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展统筹的生态智慧.鉴于生态文明现代化同化效应的影响,松桃苗族生态文化叙事在坚守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亟需通过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等多元策略实现现代转化,进而有力驱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进程.

    松桃苗族生态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现代转化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精神观察——以魁阁学术团体为对象

    黄冕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魁阁研究室是以费孝通为引领的学术团体,其虽仅存在六年时间,却取得了丰硕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术成果,对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学中国化道路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魁阁学术团体的学术精神是一种凝聚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是不畏艰难险阻而努力做研究的学术团体所具有的精神,主要包含了实践务实精神、坚韧无畏精神等.梳理魁阁学术团体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实践中弘扬的学术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对当代学术精神的建设颇有裨益.

    社会学精神魁阁学术团体时代价值

    明代贵州"府卫同城"寄学现象研究

    龚亚春杨斌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初,朝廷在经略贵州的基础上大量设置卫所.贵州建省后出于拱卫政权的需要,府、州、县城多置于卫所邻域,并在改隶、迁徙等过程中逐渐与卫所形成"府卫同城".由于教育条件、生员数量、政区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一些卫学寄于府学."寄"意指卫的军籍生员可以到府学就读并享受同等待遇."府卫同城"寄学现象形成的原因多样、类型广泛,对明代贵州科举制度改革、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中可以窥探明代贵州推进地方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

    明代府卫同城寄学贵州教育

    贵州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骆雪娇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是红色资源大省,目前其开发利用现状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平衡、旅游产品和线路缺乏特色和创新、红色教育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贵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红色资源深度开发和均衡开发,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和线路创新,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资源融合,不断提高其开发利用效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对策

    基于私有云的高校数字化体育资源共享建模分析

    卞振武张斌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资源共享建模方法传输较大资源数据块存在速率较低的问题,因此以解决该问题作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私有云的高校数字化体育资源共享建模方法.根据私有云计算技术,检索共享资源目录,完成高校数字化体育资源的聚类和存储操作,从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两方面对其进行虚拟化处理,判断其共享路径,以此搭建高校数字化体育资源共享模型,实现资源共享.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建模方法吞吐量大于两种传统方法,且资源数据块较大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实际应用效果更好.

    私有云高校数字化体育资源资源共享建模虚拟化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为例

    肖志鹏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非遗在其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一种耦合共生互洽的关系.据此,乡村振兴战略可实现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乡村文化形态得以丰富,衍生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作为研究案例,龙井村需要整合各类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积极将少数民族非遗融合到乡村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非遗.

    少数民族非遗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龙井村

    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

    孙红梅刘书剑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则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为了解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现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选取了 20个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省级层面及下辖的9个市(州)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2011-2020年贵州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综合评价值从2011年的0.014稳步上升至2020年的0.223,10年时间发展水平增长了 14倍;乡村振兴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逐渐弱化,农业经济、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者的发展愈加均衡;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10年间稳步提升,但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及速度不均衡.

    乡村振兴"三生"融合时空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