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韦磐石

双月刊

1009-0673

xuebao@xynun.edu.cn

0859-3296352

562400

贵州省兴义市湖南路32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刊载有价值、有创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章,体现教育性、师范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促进黔西南民族师专的学术教学,以及黔西南科教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苗族古经辞的语言文化价值探究

    吴正彪王佳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苗族古经辞是以韵律体口头形式表达庄重严肃环境中用于祭祀、祝颂、调整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哲理性文本叙述"歌".在苗族生活中,各个文本的古经辞题材丰富多样,是苗族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各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叙事,还是生计方式共享与地方性知识共有的生存智慧认知的语境表达中,苗族古经辞的语言文化都可从各个层面体现和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建构过程及实践.

    苗族古经辞语言文化历史文化价值

    融媒体时代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梁军岑春浪
    9-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文化的繁荣,因此,推进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融媒体环境下,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迎来了传播渠道多元化、技术赋能个性化以及跨界融合创新化等机遇,需要通过构建壮族文化数字化平台、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以及整合跨界资源优势等途径,才能更好地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展示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融媒体时代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焦点·前沿·趋势: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高文茜陈金香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集中于培育、大学生、民族团结、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研究前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演进趋势主要划分为起步探索期、平稳增长期、快速激增期.未来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系统性,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明晰学科研究焦点的基础上确立较高学术意识,提升基础心理学理论的运用能力,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融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学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阳安在水族社会中的独特性成因之可能探讨路径——兼论民族地区碑刻文献的重要价值

    谢仁典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三都县阳安地区的水族,其语言、节庆、习俗、地理空间等方面在水族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要厘清这些独特性是如何生成及其与阳安内部各族群的历史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首先需要梳理阳安的建制沿革及其内部各族群的历史脉络.在厘清阳安建制沿革的基础上,结合家谱及在阳安发现的两通嘉庆十九年(1814)的母子墓碑和部分民初墓碑,可考知作为阳安三大姓氏之一的谢氏迁入阳安的时间和地点.阳安长期的边缘化在某种程度上为其独特性的生成提供了特殊的空间,至于其内部各族群如何塑造阳安的独特性,则有待于境内更多碑刻文献的发掘利用和更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水族荔波三都阳安谢氏

    智慧城市建设的机理、困境与路径研究

    肖良武王玉洁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运用的产物,它体现了城市形态演进的逻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建成了一批智慧城市,但离高水平运转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基于此,从智慧城市建设机理分析入手,探索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历程,探讨实际存在的关键问题与短板,提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运用城市大脑治理生态

    我国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测量、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

    赖运成
    40-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主要采用整体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多数研究显示,性别、工作与家庭平衡状况、编制状况、收入情况、工作压力、工作分配公平性、职业认同、情绪调节方式、社会支持、情绪劳动等因素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能预测其工作投入、幸福感、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等.今后可对年龄、幼儿园性质、人格、工作价值观、社会比较倾向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纵向追踪研究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

    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职业认同幸福感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夏萌梵王凤祥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即五大文明实践探索的集中概括.贵州在统筹协调五大文明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把生态文明摆在突出发展地位,取得丰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说明,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以五大文明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总体战略布局,是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热点及趋势(2000-2023):一项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

    姚义欣唐雪梅
    54-6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23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了翻译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从发文量来看,自2012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年发文量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其次,从研究者及研究机构来看,作者及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密度相对较小;最后,从研究热点来看,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翻译理论的推介、翻译理论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因素探讨,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研究.由此预期,未来的翻译理论研究方向可能会更加趋向于实用化和社会化.

    翻译理论CiteSpace翻译教学翻译实践

    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江苗寨苗绣产业复兴实践研究

    梅军杨武学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自信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有力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基于文化自信视域,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法,探讨西江苗寨苗绣产业复兴实践.西江苗寨苗绣产业复兴经历了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信的过程,其背后的逻辑与张力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创造、转化和资本化过程,是主体与价值、物质与精神、传统与创新的交融过程.面对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等多重张力与矛盾,西江苗寨苗绣产业实现了均衡性的重构,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化自信乡村振兴西江苗寨苗绣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亳州市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分析——以蒙城县城西村为例

    孙明运宋飞云丁可欣孙雯...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体育开展的状况对国民体质的提高和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跨越都是至关重要的.亳州市农村体育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不足,参与体育活动人群较少,体育活动频率较低,体育消费动机不强、体育消费水平不高,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当前可通过体育锻炼人数"加法"与体育人才流失"减法"协同推进;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丰富体育资源,拓宽农村体育服务形式;加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创新体育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亳州市农村体育的开展.

    农村体育体育组织农村体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