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工程

方佳

双月刊

Rngcrngc3@gmail.com

0898-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工程/Journal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技术类学术期刊(双月刊),1976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涉及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 热切欢迎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惠赐稿件,洽谈合作事宜。 联系电话: (0898)23300439 电子信箱:rngcrngc3@gmail.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土地利用等指数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损益研究

    徐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效益量化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等指数,构建起不同耕地方式下生态服务指标与土地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损益分析中。结果表明: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养分循环以及水源涵养随国家利用等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土壤保持随国家利用等别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食物生产与气体调节、养分循环以及水源涵养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保持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等指数与粮食产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利用等别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土地利用等指数、食物产出、生态服务物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生态服务指标与土地利用指数关系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某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该项目无法达到生态占补平衡这一结论。

    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利用指数生态服务关系模型生态损益

    西安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段一宁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西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保护矛盾。本文梳理2012-2021年西安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揭示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规律及其动态特征。结果发现,西安地区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稳步上升;从耦合度来看,两系统呈现较高耦合,其相互作用影响程度增强,从协调度来看,两系统濒临失调,但二者相互作用正不断优化;从相对发展度来看,随时间推移,两系统实现了同步发展,应努力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西安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

    基于GIS的兰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供给评价

    马凤苓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绿地是城市典型的开放空间,对维护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主城区为例,借助GIS技术和Fragstats 4。2软件,计算了各公园绿地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指标,得出如下结论:(1)兰州市公园绿地类型构成不均,绿地面积差异较大,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2)兰州市公园绿地多样性低,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各绿地类型的聚集度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分维数普遍较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提出兰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格局优化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公园绿地供给数量景观格局兰州市

    银川典型城市森林中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

    李佳张海英叶思琪白颢...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森林能为人们能提供舒适的场所。以银川市的银川植物园(市郊公园)和花博园(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监测气温、相对空气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指标,计算综合舒适度指数,分析不同季节的舒适度指数日变化及舒适时长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舒适度指数计算得出一天中户外最舒适的时间均为15:00-18:00,最舒适季节是夏季,全天综合舒适度指数都处于很舒适范围内;2021年舒适度指数计算得出一天中户外最舒适的时间与2019年相同,为15:00-18:00,舒适度达到舒适等级的小时数在夏季最多,可见,城市森林建设应增加阔叶树种或乔木灌木配种,增加林分郁闭度,提升林分结构复杂程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对城市环境调节作用。

    城市森林人体舒适度银川

    Co-MOF@Ag NPs/DNA适配体荧光探针选择性检测农产品中痕量噻虫胺残留研究

    袁维维黎舒怀马雄辉庞朝海...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探针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好坏和灵敏度高低决定了荧光检测技术的优劣。本研究以C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法结合辅助配体合成新型Co-MOF@Ag NPs荧光材料,并引入噻虫胺的DNA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构建Co-MOF@Ag NPs/DNA适配体荧光探针。当探针通过DNA适配体捕获样品中噻虫胺,以自适应方式折叠成特定构象,导致Co-MOF@Ag NPs/DNA适配体的荧光信号降低,以此建立检测农产品中噻虫胺残留的新方法。由于探针优异的荧光性能,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DNA适配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噻虫胺,有效排除其它结构相似的农药干扰,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13~8 000×10-13 mol/L,检出限为1。67×10-13 mol/L。该方法可应用于香蕉、豇豆等实际样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4。0%~108。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银纳米DNA适配体噻虫胺

    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

    陈丽霞何燕许丽建王明月...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建立了香蕉、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代森锰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乙撑硫脲残留。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0。1、0。5和2。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101%和82%~103%。本方法可满足热带水果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需求。

    热带水果代森锰锌乙撑硫脲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4种小乔木植物适应性评价

    贺星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片解剖性状是微观角度反映植物功能的重要特征。以西宁市4种小乔木叶片为材料,分析叶片表皮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其衍生性状,评价4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石蜡切片获得叶片内部微观形态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植物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4种植物均具有较厚的叶片和发达的栅栏组织,说明对环境的耐受性较强;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显示4种植物适应性强弱排序为红宝石海棠>金叶榆>榆叶梅>紫丁香。结果表明对于叶片解剖性状的分析可以作为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程度评价的有效手段,研究微观层面的适应特征有助于从机理层面解释植物的功能适应性。

    叶片解剖性状隶属函数环境适应西宁市

    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更新的种子障碍研究

    邹枝慧马全林魏林源张德魁...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更新障碍是人工梭梭林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研究石羊河流域人工梭梭林更新困难与其种子的关系,开展了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梭梭林土壤种子库、不同土壤质地埋深对种子萌发出苗影响以及沙漠昆虫取食对梭梭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6月份在流动、半固定和固定3种立地类型人工梭梭林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密度差异明显,但梭梭种子此时已全部丧失生活力;3种不同土壤质地内,根据土壤物理性质和埋深程度不同,埋深为0cm时,细砂粒20~200 μm占比最高的土壤质地梭梭种子出苗率最佳;埋深1cm时,粗沙粒200~2 000 μm占比最高土壤质地梭梭种子出苗率最佳,埋深达到2cm时,3种土壤质地均不利于种子生长;梭梭芽苗较种子对沙漠昆虫更具有吸引性,高湿条件下沙漠昆虫对梭梭种子及其芽苗非选择性取食率低于干燥条件。因此,石羊河流域人工梭梭林更新困难,不仅与梭梭种子的短寿命密切相关,也与土壤质地、种子埋深深度以及沙漠昆虫啃食存在直接关系。

    梭梭种子库贮藏条件沙漠昆虫

    经营模式对人工油松林林分生长及经济收益的影响

    范兆选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甘肃省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适宜的经营模式,以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分别设置目标树全林分经营、传统分级法经营、目标树近自然经营3种经营模式,比较不同经营模式下人工油松林林分生长及经济收益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人工油松林树高、胸径、蓄积、出材量存在显著影响,经济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认为目标树全林分经营模式油松生长状况良好、经济收益较高,是适宜甘肃省子午岭林区的油松林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人工油松林林分影响

    缓释肥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郭建军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玮两优8612'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了缓释肥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减少10%~20%,施入缓释肥不会降低水稻产量,认为在潜山市再生稻栽植过程中,采取缓释肥替代常规化肥,减少养分施入量20%,具备节本、增效、环保效果。

    缓释肥再生稻产量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