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工程

方佳

双月刊

Rngcrngc3@gmail.com

0898-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工程/Journal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技术类学术期刊(双月刊),1976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涉及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 热切欢迎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惠赐稿件,洽谈合作事宜。 联系电话: (0898)23300439 电子信箱:rngcrngc3@gmail.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生物肥料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黄万方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益菌的微生物菌剂,主要分为菌剂类和菌肥类2种,在生物固氮、解磷、解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可作为普通肥料的替代或补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种类微生物肥料处理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表现,发现微生物肥料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正面效应。该结论丰富了玉米生产肥料选择,有助于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玉米幼苗生长发育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卢云君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木里县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西抗18'玉米品种,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 5个种植密度处理,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指标及品质指标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种植密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降低玉米产量。综合考虑,认为密度为6。0万株/hm2时,玉米产量及品质最佳,是木里县最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品质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时运岭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等行距平作、等行距垄作、宽窄行平作和大垄双行4种栽培方式处理,研究不同群体冠层结构对玉米光合性能的调控机制和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垄双行处理的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最高,达到11 875。22 kg/hm2,经济效益最好,净利润为8 258。02元/hm2;其次是宽窄行平作处理,产量达到10 948。15 kg/hm2,净利润为6 501。60元/hm2。因此,在河南新郑地区种植玉米可选择大垄双行或宽窄行的栽培方式以达到最佳效益。

    玉米产量经济效益

    钾肥施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林世懿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玉林市适宜的钾肥施入量,以'桂单0810'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钾肥施入量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施入量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50 kg/hm2的K2O用量为玉林市玉米最佳的钾肥施入量。

    钾肥施入量玉米产量品质

    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荔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尹箭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妃子笑'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荔枝产量、品质和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升荔枝产量及品质,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在化肥减施20%配施10 kg/株有机肥时,荔枝种植效果最佳,建议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化肥减施有机肥荔枝产量品质

    基于'H2'澳洲坚果的嫁接试验研究——以王雅村种植澳洲坚果为例

    谢忠利唐宗英王荫南陈孝见...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种植6年生的'H2'澳洲坚果为砧木,选择遗传性能稳定、长势健壮、腋芽明显、无病虫害的'A16''A4''OC'品种为接穗。在2月中下旬嫁接,研究不同品种、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对成活枝条进行1年的生长量监测,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在83。7%~97。7%,'OC'品种最高,成活率为97。7%,'A4'品种最低,成活率为83。7%;砧木直径2。0~2。9cm嫁接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93。2%;不同品种间成活枝条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枝条的平均生长长度在111。1~137。2 cm,'OC'品种最高,为137。2 cm,'A16'品种最低,平均生长长度为111。1 cm;不同品种间的轮生数无明显差异,平均轮生7~10轮生枝,以'OC'品种接穗10轮为最高。

    嫁接不同品种成活率生长量

    化肥减施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彭静思钱国华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人椒'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了化肥减施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化肥减施配施适量生物有机肥有助于促进辣椒生长,提升辣椒产量及品质。最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认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是最适宜陆良县辣椒种植的施肥模式。

    化肥减施辣椒生长产量影响

    无公害土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董慧颖陈琳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设计了无公害土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试图对土豆晚疫病、黑痣病与有翅蚜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综合防治技术下,无公害土豆有翅蚜病虫害明显降低,种植的土豆表面光滑,没有病虫害,质量更好。

    无公害土豆病虫害防治

    乡村振兴背景下信息化转型对农业可持续经济的影响研究

    孙丽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信息化转型对农业可持续经济影响的超效率模型,探讨信息化转型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分析我国四大地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及发展特点之后,提出了东部地区加强技术创新引领,中部地区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西部地区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东北部地区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等一系列信息化转型策略。

    乡村振兴信息化转型可持续经济DEA

    数字乡村视域下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价

    马薇韩芳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农民数字素养是推动数字乡村内生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较低,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表现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农民视角,建立数字通用素养、数字社交素养、数字创作素养、数字专业素养、数字安全素养等5个维度的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以新疆乌兰乌苏镇的农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该镇数字化设施较完备,但农民整体数字素养水平低;经济需求、信息需求、社交需求等3类需求因素,政策法律、信息服务和科技水平等3类环境因素与数字素养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从政府、社会和农民3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的对策建议。

    数字乡村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影响因素新疆乌兰乌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