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农业科学

刘恩平

月刊

1009-2196

rdnk@chinajournal.net.cn

0890-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综合期刊。该刊于1980年创刊,1993年由国家科委[1993]015国科发信字批准设立,经中国科协宣发出字[1998]028号文批准;自1998年起,由《热带作物研究》更名为《热带农业科学》,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999年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发行;2000年刊号由CN46-1027/S变更为CN46-1038/S。 《热带农业科学》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农业基层生产技术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办刊方针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热带农业,为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橡胶红根病生防深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效果评价

    苻清天夏天生肖洋洋叶英豪...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橡胶树红根病是我国热带地区橡胶产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和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为克服实际生产中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弊端,亟需寻找一种相对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随着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扩增,生物防治成为病虫害防治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为了获得对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生防真菌,以橡胶树红根病的病原菌为靶标,以深海沉积物可培养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对有活性菌株进一步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平板法与圆盘滤膜法测定发酵液、易挥发产物与难挥发产物等各自的抑菌率,全面评估其拮抗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6株深海真菌中,有9株具有平板对峙活性.复筛结果表明,9株真菌菌株发酵液、易挥发性代谢产物与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的抑制率分别为-29.55%~48.45%、-3.56%~51.46%与-10.00%~50.00%.其中,菌株DSF034的发酵液、易挥发性代谢产物与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1.69%、32.04%与33.33%;菌株DSF073的发酵液、易挥发性代谢产物与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则分别为48.45%、51.46%与50.00%,明显高于其他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与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将菌株DSF034与DSF073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n s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其生防潜力较好,可为橡胶树红根病生防菌剂的选择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橡胶红根病生物防治深海真菌拮抗作用

    鲜食加工兼用型椰子种质鉴定和综合评价

    刘蕊弓淑芳张照华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鲜食加工兼用椰子种质,为椰子种质资源鉴定和兼用型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44份椰子种质8月龄及12月龄果的33个果实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对其中18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9个主要性状开展主成分分析,并对种质进行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表明,8月龄果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97%~37.16%,12月龄果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90%~41.28%;聚类分析表明,根据8月龄及12月龄果性状均可将44份种质分成三大类,分别为椰水糖度高、中、低3类及椰肉占比高、中、低3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12月龄果椰肉占比与椰果质量、椰果长、椰果宽存在显著负相关,但是8月龄、12月龄果的椰水糖度与其他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9个性状可以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3.896%;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10份鲜食加工综合性状优良的椰子种质.分析结果说明44份椰子种质在果实性状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为选择不同特点的种质提供了选择范围,果实性状之间存在大量的显著相关性,筛选出V405、Y224、Y261等10份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为兼用型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椰子兼用型聚类分析相关性主成分分析

    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对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增效作用研究

    吕朝军钟宝珠李文天袁伟钦...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使用效率,为该虫的物理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对二疣犀甲的非成虫期发育场所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与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协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共在8种场所发现二疣犀甲的不同虫态,包括棕榈茎干腐烂物、锯末堆、椰糠和粪肥混合物等;以椰子半腐烂茎干为提取原料,供试溶剂中以甲醇和乙醇对浸提物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13.11%和11.66%,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物提取率为0.03%;不同溶剂浸提物处理中,以石油醚浸提物诱集到的虫口数量较多,为3.33头;挥发物平均诱集虫数为8.67头;添加挥发物后,显著增加了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对成虫的诱集总量,增效率为45.83%;添加浸提物和挥发物均显著增加了信息素对二疣犀甲雌虫的诱集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高效利用及相关增效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二疣犀甲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聚集信息素增效作用

    海南岛几种栽培类型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析

    唐龙祥牛聪杨伟波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主要椰子种植区海南岛本地生长的椰子肉主要营养成分情况,对海南岛不同地区几种不同栽培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含量.结果显示,香水椰子肉脂肪含量最低,且与红高、海高、赤椰、绿矮、马哇杂交种存在显著性差异;红矮类型椰子肉蛋白质含量最高,且与黄矮、绿高、香水椰子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文昌的椰子肉脂肪含量最高,且与东方、万宁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海口的椰子肉蛋白含量最高,且与产于琼海、儋州、屯昌、文昌的存在显著性差异.海南岛椰子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存在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也受种植地理区域的影响.因此,对椰子肉组分及含量变化情况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椰子肉脂肪蛋白质栽培类型海南岛

    三亚市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探析

    陈志科张天斌陈法静陈川峰...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南繁育种基地之一,水稻为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施用肥料以提高产量极其重要.本试验通过田间水稻种植试验和实验室检测及数据分析,探讨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产量最高,处理1的理论产量为558.04 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41.37%、磷肥利用率为22.73%、钾肥利用率为45.84%.本试验旨在为三亚市水稻种植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易伟鹏袁潜华唐清杰邢建平...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市场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强琼中山栏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其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山栏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海南省菠萝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及提升策略

    何国燕黄家健吴湾张娟...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菠萝是海南热带水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菠萝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海南省菠萝生产比较优势,基于区位商(LQ)、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等4个指标的数理统计及比较,对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福建五个菠萝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菠萝生产相对于其他主产省(区)而言,具有较高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专业化水平突出,但缺乏效率优势;从整体来看,海南菠萝生产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结合竞争力分析和发展实际,从生产管理技术、机械化水平、品种结构调整等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海南菠萝产业高效发展的建议.

    菠萝海南比较优势

    羊奶果种质资源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赵静蒋娟娟唐景美罗培四...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羊奶果种质资源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筛选和鉴定高产羊奶果种质,以收集到的3份羊奶果种质资源L001、幸福三号(XF3)和橄榄坝一号(GLB1)的绿色叶片和新生灰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奶果新生灰色叶片和绿色叶片的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叶片的叶绿素a(Chia)、总叶绿素(Chla+b)、叶绿素a/b比值(Chl a/b)和β-胡萝卜素(β-Car)含量均显著低于绿叶;3个种质绿色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GLB1绿色叶片的Chla、Chlb和Chla+b显著高于其他种质;L001绿色叶片实际PSⅡ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PSⅡ天线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L)等显著高于其他种质,说明其产量潜力最优.本研究为光合作用分析技术在羊奶果种质资源筛选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羊奶果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叶绿素种质

    云南省泸水市冬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李彦杨梅李虔巴慧兰...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0份大豆新品种进行冬季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在云南省泸水市种植的冬大豆品种.每个品种的小区面积10 m2,种植密度1.8万株/亩(1亩≈ 667 m2),以本地品种作为对照(CK),对9个大豆新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比较.结果显示:中豆41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都优于其他9个品种,理论产量达289.8 kg/亩,比本地品种高44%,可在泸水区域冬季推广.并非农艺性状指标越高产量越高,适度的生育期、适中的植株高度和底荚高以及较高的百粒重、有效分枝和单株有效荚数才是高产的关键,建议泸水市的冬大豆播种期不宜早于12月上旬,以免在大豆花荚期遭遇冷害影响.

    泸水市冬大豆品种筛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果黄檀扦插生根的影响

    吴金群韦建杏田乐宇郑伟...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红果黄檀规模化开发利用,探究红果黄檀扦插繁殖技术,以1~2年生红果黄檀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NAA、IBA、ABT1号)、浓度(250、500、1 000 mg/L)和浸泡时间(2、4、8h)对红果黄檀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果黄檀以皮部生根为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和浸泡时间均会对红果黄檀扦插生根的效果产生影响;较适宜红果黄檀扦插成活率、生根率、总根数和最长根长的组合为A2B2C3(500 mg/L的IBA浸泡8 h);较适宜扦插生根数的组合为A2B3C1(1 000 mg/L的IBA浸泡2 h);较适宜扦插新枝生长的组合为A1B1C1(250 mg/L的NAA浸泡2 h).适宜红果黄檀扦插的组合为A2B2C3与A2B3C1,其生根率分别为75.56%和61.90%,可以有效提高红果黄檀的扦插成活率,为今后红果黄檀的扩繁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红果黄檀扦插繁殖正交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