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农业科学

刘恩平

月刊

1009-2196

rdnk@chinajournal.net.cn

0890-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综合期刊。该刊于1980年创刊,1993年由国家科委[1993]015国科发信字批准设立,经中国科协宣发出字[1998]028号文批准;自1998年起,由《热带作物研究》更名为《热带农业科学》,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999年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发行;2000年刊号由CN46-1027/S变更为CN46-1038/S。 《热带农业科学》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农业基层生产技术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办刊方针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热带农业,为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杯蕈菇渣复配基质在丝瓜育苗上的应用

    黄枝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大杯蕈菇渣作为基质用于丝瓜育苗的可行性,分析不同大杯蕈菇渣复配基质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农福丝瓜 805 为试材,将大杯蕈菇渣、珍珠岩、草炭、蛭石、椰糠 5 种基质按照不同配比配制成无土栽培基质,研究 7 种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丝瓜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全大杯蕈菇渣配方生长指标值低于对照 CK1,其余配方生长指标值均高于对照,说明将大杯蕈菇渣应用于丝瓜育苗是完全可行的,但不宜采用全大杯蕈菇渣基质进行栽培.(2)在持水孔隙度上,配方 CK2 偏低,略低于理想基质要求;在EC值上,配方 CK2、T4、T5 偏高,不符合理想基质要求;在 pH值上,配方 CK2 和 T5 处理偏低,配方 T1 和 T2 偏高,均不符合理想基质要求,仅配方 CK1 和 T3 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3)配方 T3 能够促进株高、茎粗和下胚轴长的生长,提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其壮苗指数最大,促进丝瓜生长发育的效果最好;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处理 7 和 14 d时均以配方T1 和配方T3 最高;配方T2 有利于促进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处理 7 和 14 d时分别以配方 CK1 和 T3 最高.(4)经过筛选,大杯蕈菇渣∶珍珠岩∶蛭石=3∶1∶1 为丝瓜育苗的最佳复配基质配方,大杯蕈菇渣最佳使用比例为 60%.该研究结果可为应用大杯蕈菇渣进行丝瓜育苗提供参考依据,并解决大杯蕈菇渣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丝瓜大杯蕈菇渣复配基质育苗

    不同比例桑黄菌渣制备的生物有机肥综合质量评价

    刘开莉陆春霞肖潇莫炳巧...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黄菌渣富含糖类、蛋白质、有机质、生物酶和有机酸等多种成分,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制备原料.为研究桑黄菌渣不同添加量对制备生物有机肥质量的影响,选取 5 个正向指标(有机质、总氮、P2O5、K2O、腐殖酸)和 4个负向指标(总砷、总汞、总铅、总镉),对不同处理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7 个处理生物有机肥样品的 9 个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有效可用;7 个处理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桑黄菌渣95%+菜籽饼 5%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养分指数最高,综合质量最优;桑黄菌渣制备生物有机肥优势显著,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基质,同时配一定比例的菜籽饼效果更佳.

    桑黄菌渣生物有机肥综合指数

    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王丽敏申刚罗德强李廷洋...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莓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浆果植物,鲜果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确或潜在的药理活性.以贵州省当地主栽 5 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花青素含量变幅为 2.66~79.52 mg/hg,多糖为 262.23~438.36 mg/hg,总酸为 2.08~19.49 g/k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 702.34~1030.23 U/g,黄酮为 53.76~160.65 mg/hg,树莓酮为 0.30~76.70 mg/hg,槲皮素为0.35~2.41 mg/hg,锌含量为 2.06~3.17 mg/kg,硒含量为 0.001 2~0.001 8 mg/kg.糖酸比结果显示,树莓本地品种 1 号、本地品种 2 号及黑莓口感较好,本地品种 1 号的主要活性成分实测值普遍居高,表现突出,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树莓品种.树莓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本研究为树莓活性成分研究和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树莓鲜果活性成分主栽品种

    观光木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杨嘉凌覃永华覃静婷刘世男...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观光木果壳、假种皮、种子和叶片 4 个部位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对含量及差异,挖掘其树种的利用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观光木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观光木各部位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从 4 个部位挥发油共鉴定出 172 种成分,包括醇类 16 种,醚类 2种、酯类 15 种、醛类 9 种、酸类 3 种、酮类 14 种、烷烃类 25 种、烯烃类 74 种、其他类 14 种;观光木 4 个部位共有成分有 7 种,且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均有独特的成分,其中果壳 72 种,假种皮 14 种,种子 2 种,叶片 14 种.对 29 种主要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3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100%,其中白菖烯与第 1 主成分呈高度负相关,苯基乙醇、(1S)-3-蒈烯、邻-异丙基苯、α-罗勒烯、β-榄香烯与第 1 主成分呈高度正相关,香松烯与第 2 主成分呈高度正相关;第 3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23.097%,其中异松油烯呈高度负相关,这些物质是影响观光木挥发油的关键性成分.在 8 种高度相关性的物质中,烯烃类物质占有 6 种.综上认为,烯烃类物质是观光木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可为其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观光木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昌江石碌铁矿排土场边坡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筛选

    曾志良黄钰洁吴春标谢云会...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南省昌江石碌铁矿排土场边坡 3 种修复植物香根草、皇竹草和猪屎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种植 1 年后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移情况,以期为矿山优势边坡修复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种植 3 种边坡修复植物 1 年均可使石碌铁矿排土场土壤 5 种重金属砷(As)、镉(Cd)、铅(Pb)、镍(Ni)、铬(Cr)质量分数降低,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种植香根草可使As的污染程度从重度污染降为轻度污染,种植皇竹草可使Pb的污染程度从轻度污染降低为无污染.3 种植物均对Cd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尤其是香根草,富集系数达到 4.19,表明其对Cd的富集作用最好;其次为皇竹草,富集系数为 2.59;猪屎豆对Cd的富集作用相对最低,富集系数为 1.52;Cd在香根草和皇竹草体内主要囤积于根部,但在猪屎豆中则主要转移至地上部分.3 种植物对除Cd以外的 4 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小于 1,属于规避型植物,可作为矿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

    铁矿排土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

    热带地区猪场媒介生物综合防控措施

    林宇环向恒涛王金花王定发...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带地区气候与其他类型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区别.热带地区气候具有高温、高湿、降雨充沛、气温变化小和季风影响明显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媒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带来十分有利的条件,给猪场的媒介生物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介绍了几种热带地区猪场媒介生物防控的方法,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实践生产应用表明,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将有助于提高猪场媒介生物的防控水平,减少因为媒介生物传染病带来的损失.

    热带地区猪场媒介生物防控

    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李玉萍李光辉叶露梁伟红...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热带作物产业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等方面阐明其在我国农业系统中的地位;系统分析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在生产、贸易、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知识产权、品牌效应、科技支撑、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成效,深入研判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完善产业经营体系、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等发展策略.

    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策略

    油料产能提升视角下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启示

    刘聪莫良玉范稚莲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广西拥有种植油茶、食用茶油的悠久传统,现有油茶种植面积 566 666.7余公顷,年产茶籽 45 万t、茶油 10 万t,综合产值高达 400 多亿元,居全国前列.为全面了解广西油茶产业发展,论述当前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2022 年,我国国产八大油料作物产量突破 7 000 万t,达到 7 132.5 万t;利用国产油料榨得的食用植物油首次超过 1 350 万t,双双创下历史之最,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显著提升.但在我国油料市场潜力广阔的背景下,广西油茶产业却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本土品牌.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其他油茶产业强省的冲击;另一方面,根源在于广西油茶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建议深挖用地潜力,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油茶产业生产成本,促进油茶产业链协调发展,培育本土茶油品牌,以期更好地推动广西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广西发展启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西玉林市的调查数据

    许忠裕林树恒邓国仙黎丽菊...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高素质农民是主力军.为此,文章从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出发,探究玉林市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基于玉林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通过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参与培训渠道、培训的促进作用、理论缺乏情况、培训亟需解决的难题、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级别等 12 个变量形成调查问卷,发放给玉林市 500 户农民进行样本收集,采用交叉列联分析法和卡方检验法对 500 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培训意愿比较强,但在农户基础因素、认知因素和参与意愿因素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培训意愿对于年龄、期待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最佳讲座时间等 4 个变量呈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培训意愿的被调查者对于年龄、期待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最佳讲座时间等 4 个变量均呈现出差异性.通过研究得出,年纪越轻的农民,更倾向于以集中脱产为培训方式、以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为主,培训时间较短的培训任务,其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越强.同时,基于分析结论,聚焦增强玉林市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提出拓宽培训对象队伍、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全面性,优化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创新性,优化培训时间、增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时效性等建议.

    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