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余新炳

月刊

1672-3619

xulyw@tom.com

020-8733319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热带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sTim-3和YKL-40水平与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关系

    张翔方念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水平与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住院并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97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18)和未复发组(n=379),另选取同时期96例经病理检测证实为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Tim-3、YKL-40表达水平,并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sTim-3、YKL-40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血清sTim-3、YKL-40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中sTim-3、YKL-40表达水平分别为(2055.86±207.97)ng/L、(81.81±8.42)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32.43±192.06)ng/L、(73.57±7.6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3、8.748,P均<0.05).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组sTim-3、YKL-4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t=7.665、6.926,P均<0.001),而黏膜下浸润比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t=4.455,P<0.05).血清sTim-3、YKL-40、浸润深度是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sTim-3、YKL-40预测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877.二者联合预测术后复发的AUC为0.979,优于sTim-3、YKL-40各自单独预测(Z=1.986、2.892,P=0.047、0.004).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血清sTim-3、YKL-40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有着紧密联系.

    早期胃癌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几丁质酶样蛋白4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血清NLR和PLR及MPVLR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卢容宏王瑜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47例作为CHF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2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两组进行配对,比较匹配后两组NLR、PLR、MP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F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LR、MPVLR预测CHF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匹配成功100对,匹配后CHF 组 NLR 为(2.74±1.66)、PLR 为(148.42±86.80)、MPVLR 为(6.85±3.76),对照组 NLR 为(1.49±0.45)、PLR 为(115.73±33.05)、MPVLR为(5.24±1.42),CHF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58、-3.519、-3.998,P均<0.001).CHF组患者NLR、PLR、MPVLR水平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增加而升高(t=-4.125、-3.007、-4.147,P均<0.01).ROC曲线分析NLR、PLR、MPVLR及三者联合诊断CHF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762~0.878)、0.614(0.536~0.692)、0.609(0.531~0.688)、0.832(0.775~0.88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NLR为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LR、PLR、MPVLR与CHF的发生相关.NLR为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

    Th17及其相关因子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 的关系

    雷鹏李宝法段军民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Th17及其相关因子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1月-2020年4月开封市传染病医院63例HBV-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频率,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h17相关因子水平[白介素-17(IL-17)、IL-23、γ干扰素(IFN-γ)].比较不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患者Th17及相关因子水平,分析其与BCLC分期的相关性;分析Th17及相关因子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根据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比较两组Th17频率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分析其与不良预后发生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终末期患者Th17细胞频率及IL-17、IL-23水平高于晚期、中期、早期患者,晚期患者Th17细胞频率及IL-17、IL-23水平高于中期、早期患者,中期患者Th17细胞频率及IL-17、IL-23水平高于早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17细胞频率及IL-17、IL-23水平与BCLC分期成正相关(r=0.415、0.450、0.608,P均<0.01),IFN-γ水平与BCLC分期无相关性(r=-0.034,P>0.05).IL-23和IL-17水平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P均<0.05),IFN-γ水平和Th17细胞频率与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P均>0.05).死亡组Th17细胞频率及IL-17、IL-23、IFN-γ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17≥0.27%、IL-17≥18.02 pg/mL是影响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Th17、IL-17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7.结论 IL-23及IL-17水平与HBV HCC患者HBV DNA载量相关,Th17频率及IL-17水平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Th17IL-17IL-23γ干扰素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

    311例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血清因子水平变化

    魏丹潘海涛马永涛
    112-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R(sIL-2R)、淀粉样蛋白(SAA)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疾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治疗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311例,均行病原菌检查,分析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血清sIL-2R、SAA及PCT差异.结果 共有100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66例,病毒感染34例;细菌感染以沙门菌属为主占43.84%,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为主占52.94%.细菌感染患儿发热、黏液便和血便比例分别为68.18%、39.39%和30.30%,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患儿32.35%、17.65%、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691、4.877、7.799,P均<0.05);细菌感染患儿血清 sIL-2R、SAA、PCT水平分别为(478.65±87.22)U/mL、(190.40±23.32)mg/L 和(2.73±0.98)ng/m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患儿(401.12±90.41)U/mL、(126.68±20.16)mg/L、(0.89±0.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9、13.532、10.796,P均<0.05).细菌感染不同性别、年龄患儿血清sIL-2R、SAA、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毒感染不同性别、年龄患儿血清sIL-2R、SAA、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L-2R、SAA、PCT及联合检测鉴别细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905、0.916和0.793(P均<0.001).结论 在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细菌感染以沙门菌属为主,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为主,细菌和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差异;细菌感染患儿血清sIL-2R、SAA、PCT水平明显升高,三者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急性感染性腹泻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R血清淀粉样蛋白降钙素原

    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cPO2、SvO2、SChE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汤子鸣宁峥李泽暄张彤...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21年4月-2023年2月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液体复苏效果,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液体复苏效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TcPO2、Sv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治疗效果[液体量、尿量、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临床治疗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cPO2、SvO2、MAP、CVP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5、4.137、3.616、6.935,P均<0.05).治疗后两组尿量、SChE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血乳酸、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尿量、S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4、3.000,P均<0.05),血乳酸、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62、3.015,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复苏时间、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0、7.270、2.177、3.559,P均<0.05).观察组临床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967,P<0.05),继发肺水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x2=4.9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血流灌注,患者复苏成功率较高,临床恢复较快,值得推荐.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经皮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胆碱酯酶

    不同频次接种史对复种狂犬病疫苗2-1-1方案再次免疫的影响

    蒋学友裴学玉卓九五薛松林...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频次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对复种狂犬病疫苗2-1-1方案再次免疫的影响.方法 试验对象为南京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动物咬伤门诊的狂犬病疫苗接种人群,根据不同频次狂犬病疫苗接种史人群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既往无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初种人群,入组30人;B组为仅有1次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并且超过3年的复种人群,入组20人;C组为有2次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并且超过3年的复种人群,入组10人.观察指标包括狂犬病病毒抗体滴度和阳性率.结果 在第0天时,拥有2次接种史的C组人群体内狂犬病病毒抗体在本次复种狂犬病疫苗之前仍然保持了 100%的阳性率,然而只有1次接种史的B组人群只有大约50%的阳性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25,P<0.05),无接种史的A组人群血清狂犬病病毒抗体均是阴性.C组人群体内抗体滴度在复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升高速度和滴度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人群,而且C组人群在0、7d时抗体滴度和阳性率方面与B组、A组人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 d时3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9,P>0.05),但是抗体滴度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11.224,P<0.05).结论 不同频次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人群复种狂犬病疫苗前后体内狂犬病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必要根据不同频次预防接种史探索更加优化的复种狂犬病疫苗方案.

    狂犬病疫苗再次免疫试验研究

    北京市丰台区哨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分析

    王世斌颜涛尹松月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引起北京市丰台区哨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市丰台区三家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痰液、器官抽吸物等病原学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常见的12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型流感病毒(FluA)(H1N1和A3)、FluB(V系和Y系)、副流感病毒(PIV)(1~4型)、鼻病毒(RhV)、腺病毒(AdV)、冠状病毒(CoV,包括O C43、229E、NL63和HKU1)、偏肺病毒(MPV)、肠道病毒(EV)、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RF1ab基因和N基因)、肺炎衣原体(Cpn)、肺炎支原体(MP).比较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与季节、性别、年龄及病例类型的关系,分析门急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不同医院病例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结果 464份标本中,阳性检出率为16.16%(75/464),检出率最高的3种病原体依次为RSV(3.66%)、RhV(2.80%)和PIV(2.59%).冬季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x2=35.91,P<0.01),0~4岁人群阳性率最高(x2=103.15,P<0.01),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肺炎病例(x2=42.83,P<0.01),门急诊病例的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住院病例(x2=29.89,P<0.01),处于人口流动性大位置的医院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其他医院(x2=19.6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SV、RhV和PIV是北京市丰台区哨点医院流行的常见呼吸道病毒,0~4岁婴幼儿是感染的主要人群,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高发期是冬季,2020-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明显降低了 FluA、FluB及MP的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聚合酶联反应病原谱分析

    基于两水平模型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闫银锁许琰崔良超李波...
    130-13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北京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构建以公众为水平1单位,公众所在区为水平2单位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资料经过零模型检验显示在所在区水平存在聚集性,适用于建立两水平模型.影响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和职业,女性组作为保护因素对于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非全部知晓的风险是男性组的0.865倍(95%CI:0.832~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00,P<0.05);年龄46~<60岁组和60岁及以上组对于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非全部知晓的风险是15~<30岁组的1.319倍(95%CI:1.227~1.418)(x2=55.041,P<0.05)和2.048倍(95%CI:1.629~2.576)(x2=37.30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46岁组作为保护因素其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非全部知晓的风险是15~<30岁组的0.894倍(95%CI:0.856~0.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40,P<0.05).教育程度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及以下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非全部知晓的风险是大学及以上组的1.288倍(95%CI:1.229~1.350)、1.725 倍(95%CI:1.579~1.884)和 3.013 倍(95%CI:2.415~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组:x2=113.522,P<0.05;初中组:x2=144.520,P<0.05;小学及以下组:x2=95.612,P<0.05).职业为学生/离退/无业/其他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非全部知晓的风险是工人/农民组的1.313倍(95%CI:1.226~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2 1,P<0.05),而卫生/教育/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组与工人/农民组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4,P=0.153).结论 两水平模型适用于北京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北京地区可针对男性、中老年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以及学生/离退/无业等人群开展精准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效.

    两水平模型肺结核健康知识危险因素

    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阿的拉·买明买力哈吧·白克力维妮拉·乌斯曼玉苏甫·买提努尔...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构建血脂异常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医院随访的HIV/AIDS患者253例,根据血脂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n=141)和血脂正常组(n=112).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筛选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通过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图对该模型的一致性和预测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253例HIV/AIDS患者中血脂异常141例(5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9)、血糖(OR=1.397)、WHO临床分期为 Ⅱ 期(OR=4.495)、体重指数(BMI)≥24.0 kg/m2(OR=9.732)、HAART 时长>5 年(OR=5.987)是 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73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670~0.792),显示本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图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患病情况和实际患病情况之间具有一致性.结论 基于年龄、血糖、WHO临床分期、BMI、HAART时长这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效能,可有效评估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的风险.

    HIV/AIDS血脂异常列线图

    寄生虫大体标本制作技术的改良

    陈熙王卫群吴嘉马佳...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对传统寄生虫大体标本制作技术的改进,丰富教学标本的种类.方法 环氧树脂AB(水晶滴胶)包埋寄生虫标本,固化、脱模后制成水晶滴胶寄生虫大体标本,制作过程不使用标本缸和保存液.结果 技术改良后制成的水晶滴胶标本透明度高、结构清晰、轻便、易观察、可永久保存.结论 寄生虫水晶滴胶标本保存效果好,克服了传统大体标本制作存在的一些不足,可适应当前高循环的实验室教学需求.

    水晶滴胶寄生虫标本制作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