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心铸造Cu-Cr-Zr-Mg合金中纳米铬相形成过程的研究

    赵美王岭吕渊曹宇飞...
    104-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真空熔炼+离心铸造技术制备出了凝固组织中含大量 2.5~5 nm颗粒状和间距为 0.6~1.2 nm条纹状的单质铬相的Cu-0.43Cr-0.22Zr-0.092Mg(wt%)合金.针对纳米级单质铬相形成原因不清楚的问题,借助SEM、XRD、TEM和HR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分析,计算了铬相临界晶核半径,研究了单质铬相形核与生长过程.结果表明,Cu-0.43Cr-0.22Zr-0.092Mg(wt%)合金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首先产生铬的偏聚,为铬相形核创造了条件.铬相形核后,在离心力作用下,铬相晶核向贫铬区域移动过程中略有长大,进入贫铬区域后长大基本停止,最后得到几个纳米尺寸的单质铬相.

    Cu-Cr-Zr-Mg合金离心铸造凝固过程纳米相

    Ce变质铸造汽车用AZ61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薛冰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AZ61 镁合金进行了不同Ce添加量的变质铸造试验,通过OM、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Ce变质处理对AZ61 镁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变质的AZ61 镁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相和粗大网状β-Mg17Al12 相组成.随着Ce加入量的增加,AZ61 镁合金中β-Mg17Al12 相析出量逐渐减少,稀土相逐渐增多,β-Mg17Al12相由连续粗大网状逐渐转变为颗粒状,Ce添加量 1.0wt%的AZ61 镁合金中β-Mg17Al12 相最为细小.与未变质的AZ61镁合金相比,经Ce变质的AZ61 镁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有了明显提高.随着Ce加入量的增加,AZ61 镁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Ce添加量 1.0wt%的AZ61 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

    AZ61镁合金Ce元素变质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BFe10-1-1合金K-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马照伟刘甲崔永杰董闯闯...
    112-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Keyhole TIG(K-TIG)焊接工艺开展了 10 mm厚BFe10-1-1 铜合金板的焊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TIG焊实现了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成型美观,接头焊缝截面无气孔、未熔合、裂纹等缺陷;焊缝区主要为枝晶状α组织,由熔合线向焊缝中心生长延伸;母材区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是孪晶状的α相,且热影响区距离焊缝越近,其晶粒尺寸越大.焊缝区的硬度值较高,从焊缝到母材的硬度值先降低再增加,近熔合线的焊缝区和打底焊缝上部区域出现轻微软化.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 346.5 MPa,断裂位置为母材;在α=180°、d=4 t条件下进行侧弯测试,未发现裂纹.

    BFe10-1-1合金K-TIG焊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硬度

    回火温度对淬火态S35VN刀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一博董浩梁晨刘少尊...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淬火态S35VN刀具钢内的残余应力并提升其综合性能以满足最终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回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淬火态S35VN钢分别经过 180、200、220℃回火处理后物相、显微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合金硬度、拉伸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温度回火后S35VN钢的基体均以马氏体为主,混合少量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类型均以M7C3 为主,含有少量M23C6 和MC;合金的硬度下降,强度、塑性提升,180℃回火后硬度均值为 56.5 HRC,抗拉强度均值为 1844 MPa,断裂时总应变量均值为 3.89%,耐蚀性能最佳.

    S35VN钢回火温度基体类型碳化物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热轧变形量对含0.5%B的6063铝合金晶粒取向、织构及再结晶的影响

    喻亮刘远严宇龙张晨...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SEM、EBSD、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含 0.5%B的 6063 铝合金的晶粒取向、形变织构以及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晶粒越来越细小,越来越扁平,晶粒取向趋于一致,小角度晶界密度增加.轧制变形可以明显改变铝合金内部织构占比,合金随着压下量的增加,S织构和Brass织构占比变少,Cube织构和Goss织构的占比变多.均匀化热处理会使样品的再结晶晶粒增加至 87.4%,轧制会使再结晶晶粒数量急剧下降,但是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晶粒数量会缓慢增加至 1.18%.

    6063铝合金轧制晶粒取向织构再结晶

    TMCP工艺下Q390钢板厚度、温度场与组织演变的关系

    礼宾王泽彬兰亮云程旭...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TMCP工艺制备三种不同厚度的Q390 热轧钢板,基于冷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厚度对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条件下,40 mm厚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即边部以贝氏体为主,而心部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对应显微硬度差值约 40 HV;13、20 mm厚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组织较为均匀,以贝氏体为主,显微硬度分布也相对均匀.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表明厚板(40 mm)试样的心部组织铁素体+珠光体主要形成于空冷阶段;而对于其他厚度钢板,在水冷阶段,心部和边部获得较为一致的终冷温度和冷速,且均在贝氏体相变温度区间.

    Q390低合金高强钢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显微组织温度场硬度

    拉伸孪晶对AZ31镁合金薄板可轧性和组织性能的影响

    刘群峰聂慧慧任健斌杨汉章...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弯曲限宽矫直工艺在AZ31 镁合金薄板中预置了拉伸孪晶,随后对原始板材和预置孪晶板材进行轧制,对比分析了初始组织对板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协调能力的影响,探索了不同轧制压下量对两种板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限宽矫直后板材的强度和塑性都得到了提升,轧制后的原始板材剪切变形带较少.在后续的拉伸试验中,在相同压下量下塑性变形能力也明显提升.

    AZ31镁合金弯曲限宽矫直(BLWS)轧制

    冷却速率对ZG40CrNi2Mo大型铸件凝固组织及元素偏析的影响

    邹富康仲红刚李莉娟龚永勇...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铸件凝固过程中不同冷却速率对其凝固组织与元素偏析的影响,利用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和自研的高通量凝固过程热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ZG40CrNi2Mo优质调质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凝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ZG40CrNi2Mo调质钢的二次枝晶臂间距λ2 与局部凝固时间t的关系符合λ2=36.03 t0.26;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Cr元素偏析呈现上升趋势,Ni元素偏析先上升后降低;Mo元素偏析最为严重,但是对于冷却速率的变化不敏感.

    热模拟数值模拟冷却速率凝固组织二次枝晶臂间距元素偏析

    热轧变形对2101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周振
    141-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铸态 2101 双相不锈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热轧变形,采用SEM、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热轧变形对 2101钢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形量热轧的 2101 钢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热轧变形量≤50%时,2101 钢中两相体积分数比接近 1∶1;变形量增加到 70%时,2101 钢中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到 29.5%.随着热轧变形量的增加,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降低.70%热轧变形的钢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 581.5 MPa,其伸长率为 11.2%.

    2101双相不锈钢热轧变形组织拉伸性能

    控轧控冷工艺对Q235B热轧H型钢氧化铁皮特征及剥离性能的影响

    田亚强蒲实王惠聪吴立红...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Q235B热轧坯料进行了实验室模拟轧制和弯折矫直试验.结合SEM、XRD等试验手段,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Q235B热轧H型钢氧化铁皮特征及其剥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轧制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氧化铁皮的厚度呈增加趋势,FeO相比率增加,Fe3O4 相比率降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氧化皮的厚度呈减小趋势,FeO相比率增加,Fe3O4 相比率降低.随着Fe3O4 相比率增加,FeO相比率降低,氧化皮从大块剥离向小块剥离再向细粉状剥离过渡.

    热轧H型钢控轧控冷氧化铁皮弯折矫直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