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谭振汪殿龙梁志敏王立伟...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强度且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提出了更高需求,但是由于这些合金的自身物理特性,存在焊丝制备困难的问题,因此采用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方法合成目标合金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同时为了得到组织均匀、性能稳定的产品,通过在线监测实现增材过程的调控也是一大难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众多学者在过程检测及控制、熔滴过渡调控和微观组织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总结了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目标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电弧增材制造多丝铝合金熔滴过渡

    690 MPa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技术及接头组织研究进展

    谢耿张斌刘海龙沐卫东...
    8-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屈服强度为690 MPa的低合金调质高强钢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该类调质高强钢焊接生产时易出现冷裂纹、热影响区软化或脆化,以及焊缝金属局部脆化问题.厘清高强钢组织演变原理,探索开发高效、高质焊接技术,是保证690 MPa调质高强钢在大型工程结构中安全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围绕该类高强钢开展的焊接工艺优化和焊接新方法探索,总结了 690 MPa调质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和焊缝金属组织演变的最新研究进展.

    调质高强钢焊接工艺相比例软化脆化

    基于视觉传感的薄板对接焊缝检测方法研究

    李冰白云山赵宽胡瑞雪...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薄板自动对接焊过程中焊缝中心的准确检测,提出了基于主动视觉传感的薄板对接焊缝检测方法.通过对工业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颜色分割与亮度分割,消除环境光的干扰;利用轮廓检测与掩模操作消除图像噪声,应用灰度重心法提取激光条纹的中心线,并通过一阶差分方法实现焊缝左右边界及中心的检测.针对激光条纹存在的分断缺陷进行续断连接,以提高焊缝中心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焊缝边界及中心位置,能够满足薄板对接焊缝的自动焊接需求.

    焊缝检测视觉传感焊缝中心检测薄板对接焊

    5A06/AZ31异质合金RFSSW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宋奎晶季雨凯徐萌韦勇...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的焊具搅拌转速和扎入深度开展了 5A06铝合金上板/AZ31镁合金下板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试验,观察了焊点的宏观形貌,采用显微硬度及拉剪性能测试手段获得了焊点横截面的硬度分布和拉剪承载性能,并对搅拌套下方界面的晶粒、金属间化合物(IMC)层进行了微观表征和成分分布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焊点表面成形均较好,当搅拌速度、扎入深度过大时焊点表面出现较多飞边.当焊具搅拌速度为1900r/min,扎入深度为1.6 mm时,拉剪强度最大,但也仅为57.65 MPa.在拉剪载荷下,焊点沿着界面水平方向断裂,断口呈现脆性断裂特征.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大,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层变厚,反应产物为β-Al3Mg2和γ-Ali2Mg17.因脆性相与合金基体之间存在热应力,界面位置出现微裂纹.搅拌套下方焊点界面两侧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并逐渐累积,促进动态再结晶形核,形成再结晶晶粒.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拉剪强度脆性断裂界面反应

    6061-T6铝合金高速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

    朱墨武凯贾贺鹏孙宇...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 6061-T6铝合金薄板的高速搅拌摩擦焊数值模型,研究高速焊接工艺条件下的温度场及变形场特点,采用示踪粒子方法研究焊接区材料塑性流动规律.开展高速搅拌摩擦焊试验,分别从温度场、宏观样貌和内部缺陷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高速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温度场及变形场,也能精准预测焊接缺陷出现的位置及尺寸.相较于常规搅拌摩擦焊,高速搅拌摩擦焊在焊接方向和横截面都具有更密集的温度梯度,塑性应变区域也较为集中,其热影响区更小.

    高速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变形场示踪粒子数值模拟

    钎焊温度对Ti-Ni-TiB2钎料钎焊连接γ-TiAl接头的影响

    冯志雪王一轩张文涛黄慧...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钎焊温度1170~1210 ℃、钎焊时间1min的工艺参数下,采用真空悬浮熔炼的Ti-Ni-TiB2铸态钎料钎焊连接Ti-47Al-2Nb-2Cr-0.15B(at%)合金,研究了TiAl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的显微组织,及钎焊温度对接头的组织、抗剪强度的影响,并观察了接头的剪切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钎焊接头主要由扩散层(Ti3Al)、界面反应层(Ti3Al+Al2NiTi)和中心钎焊层(Al2NiTi+Ti2Ni+TiB2+TiB)3个界面反应层组成.随着钎焊温度的增加,TiAl钎焊接头的扩散层宽度和抗剪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界面显微组织越来越均匀.当钎焊温度为1200 ℃时,接头抗剪强度最大,达到348 MPa,接头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TiAl钎焊接头中原位自生的TiB晶须使裂纹发生偏转,调节钎缝的热膨胀系数梯度,实现对TiAl钎焊接头的强韧化.

    TiAl合金钎焊温度抗剪强度TiB晶须真空钎焊

    Q345B钢MAG焊与激光-MAG复合焊对比研究

    曹世杰毕学松李志波侯艳喜...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4 mm和8 mm厚的Q345B试板分别进行MAG焊和激光-MAG复合焊的工艺试验研究,分析焊缝成形,检测焊接接头宏观形貌、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MAG焊,激光-MAG复合焊能够实现单面焊背面无垫板的自由成形;焊接速度显著提高,焊接作业效率提高一倍以上;焊材消耗减少,仅为MAG焊的22%~27%;焊接热输入小,焊后工件变形显著减小;焊接接头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合格,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MAG焊激光-MAG复合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工艺

    电弧超声耦合波形对铝合金MIG焊缝成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王程程孙亚龙陈琪昊王加友...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超声频脉冲电信号与直流MIG焊接电信号耦合,可将超声引入焊接过程.通过改变耦合电容参数获得三种不同的耦合波形,采用超景深三维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全自动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电弧超声耦合波形对铝合金焊缝成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容为0.033 μF所获得的耦合波形进行焊接时,焊缝成形最佳,焊缝气孔率最低,接头各区域硬度高于利用另外两种波形焊接得到的接头硬度.分析认为,焊接质量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容为0.033 µF所对应耦合波形的附加热输入最小.合理的耦合波形可以明显抑制焊缝区与熔合区中第二相的析出,但电弧超声反而会促进热影响区内第二相的析出,导致热影响区的第二相面积占比增大.

    电弧超声耦合波形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铝箔复合膜激光标记工艺与机理

    梁耀韦习成沈宝东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铝箔PET复合膜上实现永久且环保的信息标记,同时克服激光能量聚集导致铝箔熔融穿透的限制,实验采用1064 nm纳秒激光,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激光脉冲频率对在铝箔PET复合膜上标记的白色图形色差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膜标记区白色成因和色差形成机理.当脉冲频率从121 kHz增长到151 kHz时,标记区色差随脉冲频率增大而增大.随脉冲频率在151~169 kHz范围内增加,色差先下降后上升.研究发现,白色效果源于铝箔标记区表面结构对可见光的随机化反射.铝箔标记区中心凹坑对可见光的多重反射消耗是色差形成的主因.

    激光标记铝箔PET复合膜色差

    含Ti耐候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翁镭吴红艳杜林秀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钛含量耐候钢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机理,采用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设备,对两种不同Ti含量的耐候钢进行了腐蚀行为研究.腐蚀实验后,测量了腐蚀减薄量.然后用数码相机和扫描电镜(SEM)对表面腐蚀产物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分析钢中大小角度晶界对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似晶粒尺寸条件下,钢中Ti元素有助于提高抗海洋环境腐蚀性能,但是Ti含量的增加使小角度晶界、∑3晶界和∑7晶界比例下降,Ti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耐候钢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

    耐候钢小角度晶界重位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