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频率冲击条件下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试验研究

    朱腾栾道成胡志华王正云...
    112-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重载铁路辙叉恶劣的服役情况,对自行研发的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进行多频率冲击试验,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多频率冲击后,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的组织内部晶粒发生碎化变形,晶界变得模糊,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其冲击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在较高冲击功作用下,其冲击表层组织进一步纤维化,产生的加工硬化效果也更加明显.

    贝氏体钢多频率冲击残余奥氏体加工硬化

    冷变形及时效对Ti-15Mo-3Al-2.7Nb-0.2Si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单陇红黎志勇杨斌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子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冷变形和时效处理对Ti-15Mo-3Al-2.7Nb-0.2Si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冷变形过程中没有发生相的转变.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的晶格逐渐向<011>方向旋转.合金冷变形后时效会析出均匀分布的细小针状α相,α相与β基体具有非常良好的共格关系,这有助于合金性能的提升.冷变形时效合金以时效析出强化为主,形变强化为辅.冷变形会促进时效析出,冷变形量越大,时效析出强化效果也越明显.60%冷变形时效处理的合金最大抗拉强度达到了 1786 MPa.

    Ti-15Mo-3Al-2.7Nb-0.2Si钛合金冷变形时效组织性能

    DZ125合金激光沉积CoCrW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卞宏友王美男刘伟军邢飞...
    121-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DZ125合金表面采用激光沉积制造技术制备CoCrW合金沉积层,研究热输入量对热影响区裂纹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沉积态试样沉积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过高的热输入量使得热影响区低熔点共晶相液化,导致裂纹萌生与扩展,通过降低激光功率减小热输入量制备了无裂纹沉积层.沉积层底部为沿沉积高度方向外延生长的柱状晶,中部为杂晶,顶部为杂乱分布的等轴晶;沉积层物相主要由γ-Co、CrCo、M6C和Cr23C6组成.沉积层底部、中部、顶部的平均显微硬度较基体的平均显微硬度分别提高4%、10%、18%.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平均摩擦系数、磨损量、磨损率、磨损后的面粗糙度值较基体的均减小,沉积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基体.

    激光沉积制造沉积层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

    汽车用镁合金纯剪切变形工艺的模拟分析

    李银标吴捷王振宇王树云...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弱化织构和细化晶粒以改善AZ31镁合金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设计了纯剪切挤压变形工艺.通过Deform 3D软件对该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该挤压剪切变形,镁合金材料呈现不对称性流动,变形主要集中在材料外侧.随变形程度增加,应变向内部延伸扩展,进而形成较大剧烈塑性变形,弱化织构和细化晶粒,有利于镁合金综合性能提高.

    AZ31镁合金剪切变形织构弱化晶粒细化

    稀土La、Ce和Y对Al-6.5Si-5.5Cu-0.2Zr-0.01Sr-0.06Ti-0.2RE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乐乐孙智伟许晓静洪志恒...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 SEM、OM、EDS、拉伸试验,研究了稀土 La、Ce 和 Y 对 Al-6.5Si-5.5Cu-0.2Zr-0.01Sr-0.06Ti-0.2RE 铸态合金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和Y明显改善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细化了 α-Al相,并且提高了共晶Si相的变质效果,而La元素对合金的改善效果较差.加入稀土元素Ce和Y的铸态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硬度分别为76.8 HV和79.05 HV,抗拉强度分别为182.61 MPa和216.83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6.03%和7.84%.而具有La元素的铸态合金的力学性能较低,硬度为73.58 HV,抗拉强度为160.58 MPa,断后伸长率为3.21%.具有稀土元素La的铸态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较好,腐蚀坑较小,最大腐蚀深度达90μm,腐蚀等级为三级.而具有稀土元素Ce和Y的铸态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逐渐变差,最大腐蚀深度分别为110.21 μm和145.68 µm.

    Al-Si-Cu合金稀土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水玻璃波美度对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龚建勋刘书同张明华艾孝文...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复合粉粒+H08A实心焊丝"自保护明弧焊方法制备了高铬耐磨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能谱仪和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硅酸钠型水玻璃的波美度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粉末经水玻璃粘结造粒后,电弧燃烧稳定且飞溅减少;随着水玻璃波美度的提高,合金组元的过渡系数明显提升,组织从典型的亚共晶转变为过共晶结构,其中初生M7C3的体积分数显著提升.当水玻璃波美度为25时,堆焊合金耐磨性最好,是波美度为0时的7.6倍.随着水玻璃波美度的提高,合金耐磨性显著改善,磨损机制由微切削和微剥落的共存方式转变为以微剥落为主.

    复合粉粒堆焊显微组织耐磨性波美度

    激光熔覆(FeCr)70Co10Ni10Mn10高熵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赵阳许秋敬纪薇王少卿...
    143-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45钢基体上,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 3种成分的(FeCr)70Co10Ni10Mn10高熵合金涂层,分析了这3种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蚀性.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FeCr)70Co10Ni10Mn10高熵合金涂层与基体达到了冶金结合,随着熔覆层数的增加,涂层成分趋于稳定.随着Cr含量的增加,涂层从面心立方相转变为σ相,随着σ相大量增加,涂层的硬度提升.合适的Cr含量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大量的σ相会降低合金的抗点蚀能力.

    高熵合金激光熔覆σ相耐蚀性

    高强重载汽车大梁钢表面麻坑问题的研究与改进

    张继永陈子刚李爱民李红俊...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强重载汽车大梁钢表层氧化铁皮在开平矫直过程中破碎、脱落导致后续矫直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形成大小不一的表面麻坑.本文研究精轧入口温度、轧制速度、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等工艺因素与氧化铁皮厚度之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精轧入口温度在1040 ℃以下时氧化铁皮厚度随着入口温度的上升而缓慢增加,在1040 ℃以上时氧化铁皮厚度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随着轧制速度的加快,带钢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变薄;较大速率冷却可以抑制氧化铁皮的长大、增厚;在560~630 ℃,卷取温度越高,氧化铁皮越厚.通过优化加热制度,提高轧制速度,优化层流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等措施,大梁钢表面麻坑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表面麻坑氧化铁皮厚度表面相结构高强大梁钢共析反应

    加氢反应换热器漏气原因分析

    师红旗周泳莲李琪龙胡志强...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石化公司加氢反应换热器在使用中发生了漏气.为了查找该换热器漏气的原因,使用渗透探伤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SEM微观形貌分析、EDS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对漏气的换热器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复合制备的317L/316L复合不锈钢换热器管板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建议严格控制堆焊工艺,在堆焊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堆焊层的残余应力,或选择整体317L不锈钢来制备换热器管板.

    加氢反应换热器管板堆焊应力腐蚀开裂

    氧化铝厂压溶区弯管开裂原因分析

    王永进解豪周海斌牛靖...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氧化铝厂压溶区弯管的短时间开裂问题,对裂纹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对弯管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观察、硬度以及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弯管的短时间开裂裂纹主要沿晶扩展,断口表面腐蚀痕迹明显,是比较典型的碱脆开裂;弯管管体化学成分符合Q345E成分要求,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失效弯管供货状态不合理是其力学性能、应力状态异常及管体短时间碱脆破裂的主要原因.

    弯管沿晶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碱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