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长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魏山忠

半月刊

1001-4179

rmcjzz@cjw.com.cn;rmcjzz@yahoo.com.cn

027-82828680;82828682

430010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人民长江/Journal Yangtze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水电综合性技术月刊,按刊登内容设置有水文、地质、勘测、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基础处理、机电、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政管理、泥沙研究、河道整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工程监理、安全监测、运行管理、三峡工程研讨、出国考察、国外科技、科技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鄱阳湖顶托作用评价指标研究

    陈璐邓金运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与鄱阳湖形成的江湖交汇系统存在复杂的河床演变与物质能量交换,江湖顶托关系是影响江湖水量交换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整个区域的水资源、防洪、灌溉、航运、生态有着重要影响.以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区为研究对象,从动量基本方程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估长江与鄱阳湖顶托强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顶托强度指标——顶托角.研究结果表明: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顶托角整体上没有发生趋势性变化,说明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变化不明显.但从年内变化来看,在枯水期,由于三峡水库的补水作用,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明显增强;在汛期,由于三峡水库的削减洪峰以及汛末蓄水,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减弱.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变化会在4~6 月使湖水滞留湖区,易发生流域性洪水;在7~10 月加速湖水的入江,使鄱阳湖的低水位形势持续恶化.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和鄱阳湖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江湖关系顶托作用顶托角三峡水库鄱阳湖长江

    长江感潮河段径流对潮波变形和传播的影响研究

    罗亮解超蒋陈娟严叔春...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径、潮流相互作用,长江感潮河段潮波从河口向上游传播过程中沿程变形过程复杂.基于长江感潮河段实测高、低潮位,潮时资料以及大通站日均流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Hermit插值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感潮河段潮汐特征值和潮波传播特征值随流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高、低潮位及平均水位随流量增大而增大,并且越往下游对流量的敏感度越低;江阴以上河段潮差随流量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径流对分潮振幅的影响在江阴以上河段较明显,半日潮和全日潮振幅随流量增大先减小后增大,1/4 日分潮振幅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其中半日潮振幅变化幅度最大;平均水位坡度在芜湖-马鞍山段随流量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马鞍山以下河段与流量呈正相关;潮波振幅衰减率随流量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越靠近入海口,流量阈值越大.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河口径潮相互作用机制,亦可为河口治理提供参考.

    感潮河段潮波传播径流分潮振幅平均水位坡度潮波衰减率长江

    水沙变化条件下不同边界弯曲河道演变特征研究

    陈羿名渠庚郑承太胡呈维...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况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纵剖面上游段冲刷下切、下游段变化不大,河道整体比降呈减小趋势,河道深泓弯曲度减小,其演变响应特性对含沙量的变化更敏感;在无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滩槽演变调整作用较强,纵剖面呈整体式下切,且下游段纵剖面下切幅度较上游段大,河道深泓弯曲度逐渐增大,其演变响应特性对流量的变化更敏感.弯曲河道发生演变的实质是变化的水沙条件与河道形态调整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演变的最终趋势是河道的形态结构与水沙条件达到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弯曲河道水沙变化河道演变自然模型护岸措施

    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研究Ⅰ——需求分析与优化条件

    邹强胡挺肖扬帆饶光辉...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陵矶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洪灾最频发的区域之一,是长江水库群防洪的重点保护对象.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 座梯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巨型水库群防洪能力巨大,显著改变了流域防洪调度格局.在概括分析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回顾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防洪补偿控制水位不同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优化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的研究要点,研究了金沙江下游梯级防洪库容投入情况,进而明确了提高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的有利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水位达到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 158.00 m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在预留40.93 亿m3 防洪库容的基础上,尚有 30 亿~60 亿m3 富余防洪库容可配合运用,为进一步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创造了良好条件.

    防洪补偿控制水位联合防洪调度城陵矶地区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三峡水库

    基于CiteSpace的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进展

    石倩彭焕华夏浩南唐梓涵...
    28-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短、时效性强等优势,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损失评估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对 2001~2021 年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与归纳总结.利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量、作者、主要发文机构及研究热点关键词等多方面,对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遥感技术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研究的成果数量随时间变化呈增加趋势,外文文献数量上升态势明显高于中文文献数量;2018 年以后国内学者在外文期刊论文发表数已超过中文期刊论文发表数.② 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发文量占全球总发文量的17.72%,中国科学院以54 篇占据研究机构发文数量首位;中国学者国际合作比率为 31.9%,国际合作积极性高,但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合作比例还有提升空间.③ 欧美及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较高关注,高被引论文主题从风险分析与评估逐步向机器学习、城市洪涝等内容转变.④ 地表分类、水体提取、动态监测、风险评估等主题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城市洪涝、承洪韧性、机器学习等正成为洪涝灾害遥感监测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云计算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将会给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与风险分析带来新机遇.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GISCiteSpace研究热点

    量子点光谱监测在长江流域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王嘉薇周田硕霍旭佳曹启明...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水质在线监测被越来越多用于辅助管网健康诊断.为研究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采用基于新型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水质原位在线监测技术,在长江经济带芜湖市D污水处理厂上游管网系统,开展了外水入渗、管网错混接、雨污混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工作共识别出导致污水处理厂进厂水质低的2 个重点区域,通过对重点区域的污水管网精细化监测,定位并现场核实了外水入渗来源和雨污混接位置.研究表明:通过管网水质数据或水质与流量、降雨等数据联合分析,该新型原位水质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在管网排查以及本底浓度特征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厂网提质增效和减少溢流污染排放.

    水质管网健康诊断在线监测外水入渗雨污混接量子点光谱芜湖市

    典型河湖治理经验及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启示

    周雨王殿常余甜雪叶盛...
    45-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作,选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韩国清溪川和美国奥基乔比湖 4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河湖作为案例,整理和归纳了这4 个河湖的污染治理过程与对应的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相关的治理措施.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治理中存在的同类问题,总结了这4 个河湖在跨区域协同治理、跨部门统筹管理、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和商业运营等方面的经验,提出建立跨区域共同协商的流域水污染管理体制、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统筹管理机制、完善流域统一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公共参与等措施和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协同长江的保护与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河湖治理水生态修复莱茵河泰晤士河清溪川奥基乔比湖长江流域

    湖泊淤泥脱水固化复合调理剂优化及其作用机制

    王龙涛夏新星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湖泊淤泥脱水固化处置的难题,采用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与骨架构建剂组成的复合调理剂对湖泊淤泥进行改性调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各组分的配比,并探讨复合调理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复合调理剂的最优组合为依次投加4.11 g/L聚合氯化铝(PAC)、0.18 g/L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和18.06 g/L低碱性淤泥固结剂(LAC);使用后污泥比阻降低87.6%,压滤脱水时间减少 70.6%,尾水pH达到排放标准,脱水效率较生石灰提升5.9%.复合调理剂作用机制为PAC组分降低淤泥的Zeta电位绝对值 9.5 mV,从而减少淤泥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后续加入的APAM发挥吸附-架桥的作用,聚集淤泥细颗粒为较大的絮体,利于淤泥颗粒间水分的排出;最后掺入的LAC则发挥了骨架构建剂的作用,在淤泥脱水压实过程中形成排水通道,提升了淤泥泥饼的孔隙度6.4%,进一步提升了脱水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湖泊淤泥的高效环保处置提供参考.

    湖泊淤泥脱水固化絮凝剂骨架构建剂响应曲面法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研究

    李小婷朱红伟王哲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石,生态产品总值(GEP)的核算结果目前仍存在不受认可、不接地气以及未能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充分衔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在空间上量化GEP价值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研判生态产品综合价值高地,依据综合价值高地结果从全域及典型片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研究.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为对象,开展了全域层面价值高地识别并分析了区域价值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及特色文化与生态低碳产业化发展、生态资源指标交易与跨界水体生态保护补偿模式等方面开展全域层面路径转化的具体策略;同时依托综合价值高地结果识别典型重点片区,按照"生态资源摸排-生态价值核算-路径策略分析-价值增量预测"的工作路径为田山庄村乡村振兴项目提出了更具实操性的价值转化方案与增量评估结果.提出的GEP核算与价值转化相互衔接模式,在可视化GEP价值量的同时,可为区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研究以及生态产业模式的打造与生态项目的甄选提供参考.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价值提升转化模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长江安徽段江湖连通性及生物通道恢复研究

    刘宏高熊昱李德旺包琦琳...
    69-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湖阻隔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衰退的最主要原因,江湖连通和生物通道恢复是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华阳河湖群、菜子湖、升金湖和安庆西江古道等与长江干流的阻隔现状及连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和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发现:依托涉水工程建设开展恢复河湖生物通道的做法可以有效缓解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衰退,尤其是以"过鱼设施建设、季节性灌江纳苗、生态水网建设"相结合的生物通道恢复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相关成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江湖连通性及生物通道恢复、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江湖连通生物通道生态水网灌江纳苗过鱼设施生态修复长江中下游